挽趙知宗三首 其三
寓里身重到,孱生謁屢通。
儉欽行己素,健識養生功。
歸旆廬山遠,清尊洛下同。
遙憐猿鶴恨,蕙帳失仙翁。
寓里身重到,孱生謁屢通。
儉欽行己素,健識養生功。
歸旆廬山遠,清尊洛下同。
遙憐猿鶴恨,蕙帳失仙翁。
又來到您寓居之處,我這孱弱之人多次拜訪與您交流。我欽佩您一向節儉自律的品行,也知曉您善于養生的功夫。您的靈柩歸向遠方的廬山,我們曾如在洛陽一樣舉杯同飲。遙想那猿猴和仙鶴定會遺憾,它們的蕙草帳中失去了仙翁般的您。
寓里:寓居的地方。
孱生:作者自謙之詞,指孱弱之人。謁:拜訪。
儉欽:欽佩節儉。行己素:一向的行為準則,指節儉自律。
健識:知曉。
歸旆:靈柩,這里指送葬的隊伍。
清尊:清酒,酒杯。洛下同:像在洛陽一樣相聚飲酒,可能是形容朋友間的雅聚。
猿鶴恨:猿猴和仙鶴的遺憾,暗指隱居之地失去主人。
蕙帳:用蕙草編織的帳子,常指隱居者的住處。仙翁:指趙知宗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趙知宗可能是一位有一定修養和品行的人,與詩人交往密切。詩人在趙知宗去世后,來到其寓居之處,回憶起與他的過往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當時社會環境或許對詩的創作影響不大,主要是詩人個人對友人離世的悲痛情感的抒發。
這首詩主旨是哀悼趙知宗的離世。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,通過回憶與友人的交往和描繪友人隱居之地的變化,表達哀思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古代文人之間深厚的情誼和對友人品德的敬重。
等閑過也芳菲節,小院紅稀。鎮日相思。凄絕遙山翠罨時。凝情怕說當年事,后約難知。昨夢都非??v有花箋得到伊。
香魂一縷逐游絲,翻惹蜂衙蝶檄馳。墮地忽過懷橘日,行云應到夢蘭時。堂驚槌毀緘何語,骨徹砭磨痛已遲。圮廢青陵臺畔路,空余大木號相思。
天女乘空灑藍水,秋云染就層山里。瀉地稍天萬尺長,客霧郵風二十里。筼筜谷前君山側,水冷山枯行不得。藤花格子竹方床,眼里叢梢如舊識。
冬晴連月歲欲闌,比陸脩景回南巒。行人喜舞農人歡。負耒杖策各自返,過涉不愁溪水寒。
九重深念朔庭空。良弼夢時中。擢第難遵常制,筑巖直繼高風。明年東府,金釵珠履,列鼎鳴鐘。良醞儻分焦革,早禾休浸曹公。
東風來萬里,大地韶光溥。桃靨對客笑,柳腰為客舞。萬物化欣欣,向榮各得主。嘆息古英雄,寂寞歸黃土。
避秦逃世若登仙,洞里人家別有天。石鼎蒸霞全是藥,桃花流水自成川。厭聞晉代衣冠變,驚訝漁郎道路傳。勒馬閑來尋古跡,宮前草色亦幽玄。
東風無賴妒華年,一夜凄寒到酒邊。放盡珠簾遮畫炬,莫教檐雨濕青煙。河傾海立夜翻盆,不獨妨燈更損春。凍澀笙簧猶可耐,滴皴梅頰勢須嗔。
鬧籃方喜得抽頭,退鼓而今打未休。莫把乳峰千丈雪,重來換我一雙眸。
家鄉消息乍相聞,何事浮蹤隔雁群。吏隱不堪山路渺,書來剛及楚蘭薰。天涯暫得舒懷想,花底何時共苾芬。久負故園松菊約,倚欄終日望鄉云。
殘英蝶夢寒。曉被鶯呼煖。山光林影換、東風緩。飛紅逐水,寂寞無人管。繡簾慵未軸,卻被楊花巧穿。特恁柔款。情悰依約,驀地添凄惋。從前多少事、心頭館。江淹有恨,欲賦綾箋短。擬向東君問,此際年年。也應清淚痕滿。
黃巖出谷半丹邱,使指新疏萬壑流。筑堰未妨齊著力,旱天隨取灌高疇。
山龍黼黻殿中間,象貝犀琛貢百蠻。星拱已歸天北極,嵩呼齊祝壽南山。瑣窗虹貫金蓮炬,丹陛春聯玉筍班。白發老臣何以報,也沾恩渥駐蒼顏。
厭厭秋意落空床。憔悴舊潘郎。零云缺月飄蕭慣,隔年心重怯新涼。倦羽自憐歸雁,酲魂須付啼螀。歌塵酒霧耐思量。余夢尚驩場。當筵未解留春住,剩寒燈顰笑蒼茫。長伴西風嗚咽,幽階幾疊微霜。
千丈秋巖錦十層,去年著屐憶同登。只茲一點清閒事,除卻先生便不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