癸未寄王甥
別時庭戶正秋清,劃見園林翠織成。
吳下余思頻刮目,渭陽子豈遂忘情。
堤間飛蓋分垂柳,水面浮舟約半萍。
乘興時來共清話,相望能隔幾牛鳴。
別時庭戶正秋清,劃見園林翠織成。
吳下余思頻刮目,渭陽子豈遂忘情。
堤間飛蓋分垂柳,水面浮舟約半萍。
乘興時來共清話,相望能隔幾牛鳴。
分別的時候庭院正秋意清爽,轉眼間園林已翠綠一片。你在吳地的才思常讓人刮目相看,我這做舅父的怎會就此忘情。堤岸上飛馳的車馬掠過垂柳,水面上漂浮的船只如半片浮萍。你若有興致時就來一起清談,彼此相望又能相隔多遠呢。
劃見:忽見。
吳下:指吳地。
渭陽:典出《詩經·秦風·渭陽》,后用來指舅甥關系。
飛蓋:飛馳的車輛。
牛鳴:指距離近,古有‘聞牛鳴而足相接’之說。
‘癸未’為具體年份,推測詩人在癸未年與王甥分別一段時間后,因思念而作此詩。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,詩人生活閑適,故而有閑情表達對王甥的思念。
此詩主旨是表達舅甥間的思念與期盼相聚之情。特點是意象清新,情感真摯。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,但體現了古代文人之間的情誼表達。
生拍芳叢鷹觜芽,
老郎封寄謫仙家。
今宵更有湘江月,
照出菲菲滿碗花。
畫時應遇空亡日,
賣處難逢識別人。
唯有多情往來客,
強將衫袖拂埃塵。
仙公一奏思歸引,逐客初聞自泫然。
莫怪殷勤悲此曲,越聲長苦已三年。
織女分明銀漢秋,
桂枝梧葉共颼飗。
月露滿庭人寂寂,
霓裳一曲在高樓。
夜泊湘川逐客心,
月明猿苦血沾襟。
湘妃舊竹痕猶淺,
從此因君染更深。
官冷如漿病滿身,
凌寒不易過天津。
少年留取多情興,
請待花時作主人。
已嗟池上別魂驚,
忽報夢中攜手行。
此夜獨歸還乞夢,
老人無睡到天明。
前者匆匆幞被行,
十年憔悴到京城。
南宮舊吏來相問,
何處淹留白發生。
朱雀橋邊野草花,
烏衣巷口夕陽斜。
舊時王謝堂前燕,
飛入尋常百姓家。
老郎日日憂蒼鬢,
遠守年年厭白蘋。
終日相思不相見,
長頻相見是何人。
白帝城頭春草生,白鹽山下蜀江清。南人上來歌一曲,北人莫上動鄉情。
山桃紅花滿上頭,蜀江春水拍山流。花紅易衰似郎意,水流無限似儂愁。
江上朱樓新雨晴,瀼西春水縠紋生。橋東橋西好楊柳,人來人去唱歌行。
日出三竿春霧消,江頭蜀客駐蘭橈。憑寄狂夫書一紙,家住成都萬里橋。
兩岸山花似雪開,家家春酒滿銀杯。昭君坊中多女伴,永安宮外踏青來。
城西門前滟滪堆,年年波浪不能摧。懊惱人心不如石,少時東去復西來。
瞿塘嘈嘈十二灘,人言道路古來難。長恨人心不如水,等閑平地起波瀾。
巫峽蒼蒼煙雨時,清猿啼在最高枝。個里愁人腸自斷,由來不是此聲悲。
山上層層桃李花,云間煙火是人家。銀釧金釵來負水,長刀短笠去燒畬。
潯陽江色潮添滿,
彭蠡秋聲雁送來。
南望廬山千萬仞,
共夸新出棟梁材。
外道邪山千萬重,
真言一發盡摧峰。
有時明月無人夜,
獨向昭潭制惡龍。
將略兵機命世雄,
蒼黃鐘室嘆良弓。
遂令后代登壇者,
每一尋思怕立功。
常時并冕奉天顏,委佩低簪彩仗間。
今日獨來張樂地,萬重云水望橋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