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成
木落山呈骨,泉空水反源。
知時秋燕去,負日午蜂喧。
玉粒炊晨甑,金英臥晚園。
歲華今已暮,身世兩忘言。
木落山呈骨,泉空水反源。
知時秋燕去,負日午蜂喧。
玉粒炊晨甑,金英臥晚園。
歲華今已暮,身世兩忘言。
樹葉落盡,山巒露出嶙峋的骨;泉水干涸,水流回歸本源。知曉時令的秋燕離去,曬著太陽的午間蜜蜂喧鬧。早晨用甑蒸煮著如玉的米粒,傍晚金色菊花臥在園中。一年的時光已到盡頭,對于身世感慨都化作無言。
木落:樹葉凋零。
泉空:泉水干涸。
反源:回歸本源。
知時:知曉時令。
負日:曬太陽。
玉粒:指精美的米粒。
甑: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。
金英:指菊花。
歲華:一年的時光。
身世:指人生經歷和遭遇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可能創作于秋季末尾,詩人面對秋景,感慨時光易逝、人生短暫,從而寫下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歲暮和身世,通過描繪秋景和生活場景,展現了詩人對時光和人生的思考。語言質樸,對仗工整,有一定的藝術價值。
竹枝拗折殊多事,參取茶甌未到前。為報天臺癡五百,撞齋邏粥莫爭先。
回首玉泉下,白蓮十里花。扁舟載落日,欹柳鎖流霞。斷續蟬聲噪,參差鷺影斜。堤邊諸釣叟,艷說駐龍車。
行李無多半是詩,買船兼載鶴同歸。思君晚泊吳江冷,風捲蘆花幾雁飛。
兩條門巷對溪流,百舌春來噪不休。劃斷云溪春一曲,蔣家明月趙家樓。
雙雙古柳幾番栽,螞蟻墳高土一堆。只有元朝鐵獅子,曾看延祐晾鷹臺。
層翠浮空,簇紅拖水,好春野醉誰約?宵夢輕回,重門緊閉,惱人啼鳥不覺。斷橋風柳,似窺慣、冰簾繡幕。商量歸去,揉碎蠻箋,轉憐虛諾。幾年倦賦清明,滿眼凄香,怨懷無托。陰晴難問,登臨費淚,可怪人情涼薄。笑桃心愿,早分付、閑云野鶴。斜陽紅滑,還傍妝樓,雨花飄落。
楊郎鼓棹出江城,江日江波紫霧明。細雨欲沾行處濕,長風應解別離情。孤舟曉向三吳發,白帽宵從五泄分。飽浴江山俱是學,坐摛云霧總成文。江鷗沙鷺久無疑,可是談經愧爾師。秖說江云可相贈,白頭青眼對前期。青樓細雨玉簫生,聞道諸郎下楚城。我有憂心憑慰藉,短蓑何日更江亭。暨陽山水總流傳,越女吳姬濯錦邊。便從五泄攀奇勝,須向楊家泊酒船。
祝發何早,聞道何晚。出林猛虎靠山,當路毒蛇開眼。重不重漏泄,擬不擬便著。借問呂望六韜,何似黃公三略。
中嵩太乙南,巖竹風猶掃。長镵吾欲來,為君種朱草。
短發今朝塞上翁,當年治行是吳公。三邊冰雪春愁里,六詔風煙午夢中。皂帽本因時序易,布裙不為道途窮。挹婁城畔談經典,化俗知君術素工。
愛直趙清獻,忠文范景仁。累朝推舊德,今日見斯人。正色欲劘上,敢言寧顧身。紫樞方大用,惜不究經綸。去國名逾重,還朝道益尊。清虛懷骨鯁,嚴冷帶春溫。公綽真無欲,臧孫尚立言。騎箕雖永隔,精爽儼如存。凜凜古循吏,堂堂真巨公。死生忘度外,邪正烱胸中。憂世心誠切,籌邊事已空。龜潭山下水,流慶與無窮。百辟素歸重,三朝俱受知。風棱振臺省,名字落戎夷。召節叨同命,幾廷踵舊規。隧銘書不盡,歸泣峴山碑。
憶昔去江東,思君夢寐同。紅顏容易老,相見各成翁。
山前三秦道,車馬不遑息。日出紅塵生,不見青山色。峰巒未嘗改,往意自奔迫。誰言幽堂居,近在使者宅。俯聽辨江聲,卻立睨石壁。藤蘿自太古,松竹列新植。暑簟臥清風,寒樽對佳客。試問東行人,誰能同此適。
樓軒敞,遠寺送疏鐘。四面悠揚鳴曉暮,數聲斷續聽西東。檻外夕陽紅。
十方無壁慣曾游,一片孤云任去留。莫話潮陽舊公案,天臺行色滿檐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