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漢嶺上古杉
一畝蔽蒼苔,曇猷手自栽。
滴高零露馥,蟠厚烈風哀。
黛色垂云黑,丹心閱世灰。
兒孫幾度老,獨立暝云隈。
一畝蔽蒼苔,曇猷手自栽。
滴高零露馥,蟠厚烈風哀。
黛色垂云黑,丹心閱世灰。
兒孫幾度老,獨立暝云隈。
一畝之地被蒼苔遮蔽,這古杉是曇猷親手栽種。高處滴下的露珠散發著香氣,粗壯盤曲的枝干在烈風中似有哀傷。杉樹青黑的顏色如低垂的烏云,它歷經世事,內心已如死灰。它的子孫后代換了幾輪,唯有它獨自挺立在黃昏的云霧邊。
一畝:形容古杉覆蓋范圍大。
曇猷:東晉高僧,相傳親手栽種此樹。
零露:滴落的露珠。馥:香氣。
蟠厚:指樹干粗壯盤曲。
黛色:青黑色。
丹心:指古杉歷經歲月,有見證世事之感。
兒孫:指古杉繁衍出的后代。
暝云隈:黃昏云霧的角落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可推測,詩人可能在游覽羅漢嶺時,看到這棵相傳為曇猷所栽的古杉,被其歷經歲月的滄桑所觸動,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當時社會或許也處于一種變遷之中,詩人借古杉抒發對時光和世事的感慨。
這首詩主旨是借古杉抒發對歲月和世事的感慨。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生動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營造出深邃的意境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,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歷史的深刻感悟。
昨日如來垂法雨,今朝法雨洗如來。了然一味無差別,云外青山朵朵開。欲報如來深恩,殿上重新浴過。
龍門結夏勝諸方,大地山河為舉揚。若向九旬參得透,更無佛法可商量。
多情卻似總無情,唯覺尊前笑不成。蠟燭有心還惜別,替人垂淚到天明。
風吹太古秋聲,手捫星斗行天際。荒荒下界,齊州九點,萬山如髻。元晦論交,疊山請謚,齊名蘇子。有龜堂詩骨,龍川文筆,唾壺響,鐵如意。志取長鯨為鲙,問中原、虜塵消未。蒼天老矣,趙家宮殿,錢塘王氣。小試滁湘,可憐王藺,謗書忘此。逗叢編夜雨,天驚石破,化黃河淚。
了知一,萬事畢,釋迦彌勒欣今日。但得心安是處安,無災無難無今昔。要知佛法根源,記取五月初一。
海內文章孰定評,觀書月眼子能明。年來漸似歐陽九,不畏先生怯后生。
涼生幾疊湘裙樣,春蔥動搖朱夏。側翅鴛鴦,閃花蝴蝶,展出宋時聲價。泥金細寫。更點筆櫻唇,淡描宮畫。子夜聞歌,欄干按拍背人打。秋來裝入繡套,萬千針線眼,曾刺遙夜。無分團圓,不時開闔,紅裹淚邊羅帕。蕭郎醉也。慣撩向風前,聚頭低話。玉骨香桃,瘦來無一把。
襁褓予多疾,三年托渭陽。未能看擊甕,常是戲登床。轉首塵埃里,驚心歲月長。挽兄赍志去,傾淚入詩章。
入得龍門事事奇,聞聲見色不思議。山青水綠緣何事,盡是諸人力使之。
愁挾詩來為護持,生知愁是賦詩資。有愁寧可無詩好,我愿無愁不作詩。
朝色將霞,染紅未已,天際烏云深淺。漸漸梧桐樹,淚痕樣、瀉出啼珠萬點。寒隨老至愁多夢怯,身世磨牛轉轉。白露今朝節,嘆物華換了,秋邊人遠。搖落見江關,漂零歲晚。各各燕山吳苑。七度哀蟬曲,涼葉下,顧影銀屏雙掩。遙望蒹葭何處,大旗殘照,但濕云翠斂。任西風霜花吹到,齊響刀剪。
王祖扶天日,同聲外氏翁。功勛俱卓越,門戶合穹隆。諸舅今何在,唯兄命亦窮。賢郎須力學,一線續家風。
先師當年末后句,與人皮下挑出刺。譬如六月日中冰,銷镕處處皆相似。后來聽響各流傳,更加一二與三四。個中孰是無耳人,明見去來不生死。
又老三年,記中秋未中,酒半傷別。花潭夢冷,是一般歸燕,西風如客。小山叢桂發。認不定秦時舊月。休說人間世,青天碧海,呼影醉瑤席。姮娥近應猶昔。問河山鏡里,今是何夕。狼星掃未,到八荒無事,烏頭先白。露涼知夜久,伴角枕、新添鬢雪。漸漸烏云上,情知雨聲催曙色。
睡鄉分境隔山川,枕坼槐安各一天。那得五丁開路手,為馀鑿夢兩通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