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常德徐使君兼簡李伯達 其一
孺子老蹁躚,尊前小謫仙。
水程春泛鹢,山驛夜啼鵑。
屏小梅垂實,樓高柳度綿。
楚天回雁字,幾日到吳天。
孺子老蹁躚,尊前小謫仙。
水程春泛鹢,山驛夜啼鵑。
屏小梅垂實,樓高柳度綿。
楚天回雁字,幾日到吳天。
徐使君年老卻依舊輕快活潑,在酒席前宛如被貶下凡的仙人。春天乘船在水路前行,船如鹢鳥般輕快;夜晚在山間驛站,能聽到杜鵑啼鳴。屏風外小梅已結出果實,高樓上柳棉飄飛。楚天之上大雁排成字往回飛,不知過幾日能飛到吳地。
孺子:對徐使君的稱呼。蹁躚:形容輕快、活潑的樣子。
尊前:酒席前。小謫仙:指被貶下凡的仙人,形容徐使君有超凡氣質。
泛鹢:劃船,鹢是一種水鳥,古代船頭上常畫鹢鳥。
啼鵑:杜鵑鳥啼叫,杜鵑啼聲悲切。
屏?。盒∑溜L。垂實:結果實。
度綿:飄飛柳棉。
雁字:大雁飛行時排成“人”或“一”字。
吳天:吳地的天空,這里可能指李伯達所在之地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可能是徐使君要前往常德赴任,詩人在送別時寫下此詩,同時借此詩向李伯達表達問候。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平穩,詩人與徐使君、李伯達可能是友人關系,對友人遠行有所牽掛。
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徐使君并問候李伯達。特點是意象豐富、意境優美,情感表達含蓄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詩人送別友人時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詩歌創作技巧。
鏡鵲晨開象簟清,乍梳妝后又釵橫。風姿偏是慵時好,儀節多緣熟極輕。障扇自通眉款曲,簪花也露性聰明。盡留真色教人看,一洗檀郎錯愛名。
風日闌干曉露稀,嫩炎輕襲碧羅衣。蝽蛛偏愛當窗掛,蝴蝶猶貪繞扇飛。含怨笑言終郁郁,鐘情形跡莫依依。無端慧舌酬清辨,又道關心替解圍。
三川北拱帝城開,
古殿陰移萬樹哀。
地老黃蒿通作柱,
霜侵白骨半生苔。
臨城獵騎櫜弓入,
帶郭漁舟擊棹回。
近說西羌諸部勁,
秋深牧馬過邊來。
三年治績蔚炎州,如月高明碧漢流。馴雉繞庭尊曩史,靈芝呈瑞見天庥。洗除塵滓人難似,稟得純和道易求。況有董帷驚太乙,還從經術傲中牟。
照耀煙霞秋月清,每逢白社起深情。臨風幾度孤吟況,棹雪今為一夜行。漢代歌聲傳玉管,熙朝神器壯金莖。遙知紫府耕鋤客,亦羨人間有此名。
書生三十舊登壇,落拓防身劍氣寒。
異國談瀛誇海客,中天列宿愧朝官。
千年鶴爪書何苦?一卷虬髯傳未殘。
獨上柁樓看象緯,東南風急送青翰。
乘槎浮海寄深嘆,
象法東來遍佛壇。
獨有青牛出關去,
流沙遙隔路漫漫。
新晴天氣好,畫里海墩行。
雨歇云猶漬,橋橫水自平。
涼添菰葉重,雪壓木棉輕。
帶月歸來早,江潮夕又生。
地迥人稀到,風清暑不侵。
竹簾香細細,桐閣綠愔愔。
隱幾時看畫,安弦靜譜琴。
夜涼明月上,掃石坐深林。
廿載甘棠愛,千秋大樹名。斷虹燕北路,斜日渭南營。部曲清笳送,官僚素旐迎。東南天半壁,誰為筑長城。
北里丹旌度,西江素翣回。千秋申甫業,一代管鮑才。象緯中臺坼,風云太華摧。袛應廬阜色,名姓共崔嵬。
形泰神勞極,
心非貌敬多。
甘從道左避,
肯羨馬前呵。
雪屋聽兒讀,
花房顧妾歌。
同聲不同調,
末后看如何。
歲歉望蠶熟,
絲成當粟看。
殘機聲欲斷,
又得夜舂寒。
獲自野羅知性巧
飼之鮮食已恩豐
下韝未便隨人意
須是經春更一籠
黃河袞袞抱潼關,
蒼翠中條接華山。
城郭丘墟人盡老,
藥爐依舊白云間。
田家刈穫時,
腰鐮競倉卒。
霜濃手龜坼,
日永身罄折。
兒童行拾穗,
風色凌短褐。
歡呼荷擔歸,
望望屋山月。
栽桑插柳展溝塍
共趁清明力倍增
分得這般窮伎倆
卻應苦行過于僧
先生堪擬葛天民,筑室郊原遠市塵??涂铋f門驚稚子,自分馀酌到農人。朱華冒日明棋局,翠竹含風撼角巾。不睹少微云霧里,楚江誰信有垂綸。
城闉未盡忽田家,心遠林塘近不嘩。往事仍栽彭澤柳,故人分種洛陽花。看山倚杖移長晝,拂石開尊駐晚霞。莫道尚平婚娶畢,更勞耕稼送年華。
丈人屏跡此林中,開徑唯將蔣詡同。地靜鳴筇窺鸛鶴,日高隱蓐任兒童。巾車欲返貪乘月,枕簟頻移遣就風。向客舉觴渾不盡,料君馀興屬鄰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