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提刑挽章
衣冠忽蛻塵,桃下是仙津。
身與吳天遠,恩沾楚澤新。
授官寧后子,退己不先人。
盡是無私處,何慙第五倫。
衣冠忽蛻塵,桃下是仙津。
身與吳天遠,恩沾楚澤新。
授官寧后子,退己不先人。
盡是無私處,何慙第五倫。
您突然離世,就像脫去塵世的衣冠,桃下仿佛是通往仙境的渡口。您的身軀已與吳地的天空相隔遙遠,恩澤卻讓楚地的百姓感受到了新的溫暖。您授予官職時不優先考慮自己的子女,退讓時從不爭先。您處處都做到了無私,比起第五倫又有什么可慚愧的呢。
衣冠忽蛻塵:指人突然離世。蛻塵,脫離塵世。
桃下是仙津:桃下可能暗指仙境之地,仙津即通往仙境的渡口。
吳天:泛指吳地的天空,這里可能暗示徐提刑的籍貫或與吳地有關。
楚澤:指楚地的湖澤,代指楚地,說明徐提刑恩澤所及之處。
授官寧后子:指授予官職時寧可把自己子女的事往后放。
退己不先人:自己退讓,不搶在別人前面。
第五倫:東漢時期的官員,以清廉無私著稱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的內容來看,應該是在徐提刑去世后,作者為表達對他的悼念和贊美而作。當時社會可能注重官員的品德和功績,徐提刑以其無私的為官之道受到人們的敬重,作者通過此詩來紀念他。
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徐提刑并贊揚他的高尚品德。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具體事例和用典展現人物形象,語言質樸卻情感真摯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對于了解當時人們對官員品德的推崇有一定的參考價值。
官閣不逢何水部,羅浮錯遇趙師雄。欲隨姑射仙人住,卻在冰壺濯魄中。
道人移菊到山家,細裊薰風帶露華。便有淵明籬下趣,誰人著眼看荷花。
吾道宜多病,棲遲及暮年。同心溝壑盡,受命雪霜偏。山色寒當戶,河聲遠上天。祗應娥月好,長抱客星眠。
胥江漁火夜磷磷,歌罷《吳趨》亦愴神。廢苑空洲長是水,屟廊無草不知春。滿城明月烏啼樹,一市秋風鶴引人。古往今來唯有恨,暮山青靄自嶙峋。
三尺清池窗外開,茨菰葉底戲魚回。雨聲轉入浙江去,云影還從震澤來。
藤花滿地香仍在,松影拂云寒不收。山鳥似嫌游客到,一聲啼破小亭幽。
春氣和時秋氣清,西街緩步恣閑行。盡拚談笑鄉人共,始識堯夫混物情。
龍門百尺青玉桐,何年雕琢歸良工。七弦七軫抱明月,一彈一曲來薰風。薰風披拂知何處,瀧邑神君今召杜。希聲重理太古音,單父清徽更昭著。垂簾堂上心獨閒,據梧隱幾看青山。存神過化無遠邇,片言折獄如轉環。陽春有腳靡不到,百里鄰封胥再造。暮金不入四知門,枯木龍吟寫懷抱。一徐一疾皆有情,神之聽之和且平。徵音為民角為事,大弦常緩小弦清。初彈扎扎如機杼,再彈習習如風雨。機杼織為重纊溫,五風十雨膏禾黍。桑麻處處年谷豐,寒者授衣饑者充。蔀屋重陰見朝日,容光必照惟大公。我是羅浮水老鶴,聞聲起舞歡雀躍。飛入崆峒借一枝,佇看威鳳巢阿閣。請公再鼓無弦琴,柴桑千載稱知音。藍輿直入虎溪去,流水高山何處尋。
群龍噴沫沖波,一道殘陽如血。我立十萬人中,一點白衣如雪。
秋菊有黃花,有朱亦有素。靖節醉東籬,為識花心故。
片石插寒塘,泠泠箭竹黃。誰提數寸管,坐到一秋長。我亦耽清致,傳聞今幾霜。翻飛乏羽翼,那得到君旁。想見莓苔綠,坐令毛發蒼。疊膝嘉肺中,望斷云根觴。令我操題處,青棘披孤墻。日影淡無色,十月梅早芳。欲折以寄遠,無此長臂攘。料理竹下人,應少寒枝香。
燕頷封侯相,鷹揚國士風。金貂七葉貴,鼓角十州雄。按節星軺動,埋輪虎穴空。誰令交一臂,已失大槐宮。東吏重足立,無家寄一錐。道旁烏攫肉,舍下犬生氂。望絕重臨日,哀吟去后思。吳兒奉嘗我,歌此送迎詩。通德門中見,長安道上逢。虛名慚薦鶚,喜色看乘龍。流落湘江魄,崎嶇楚市舂。相看青眼舊,獨有后凋松。
一聲霜角起譙樓,歸念紛紛不自由。驛使幾回來庾嶺,詩人誰復在揚州。啼烏城郭春前曙,唳雁江天雪未休。冷落東風花莫恨,吹開楊柳又多愁。
老去方知惜歲華,故人流落共天涯。盤飧白酒醉還酌,紙帳青燈寒吐花。墐戶農歸猶舊臘,江城戍曉半悲笳。芙蓉枕畔殊蕭索,鄉國依依北斗斜。
曉起微涼病骨蘇,國香和露到貧居。我今不向當門種,免被時人取次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