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方巖下黃巖曲江阻風幾溺 其一
天云卷??車,橫波起濤頭。
拔木如剪葉,況復一葉舟。
鄉來不鳴條,醞藉仍風流。
今也賈余勇,浩蕩隳前修。
天云卷??車,橫波起濤頭。
拔木如剪葉,況復一葉舟。
鄉來不鳴條,醞藉仍風流。
今也賈余勇,浩蕩隳前修。
天上的云像卷動的炮車,江面上橫起的波浪涌起高高的濤頭。狂風拔起樹木就像剪斷樹葉一樣容易,更何況是一葉小舟呢。以前微風連樹枝都吹不動,還顯得含蓄而有韻味。如今卻鼓足余勇,氣勢浩蕩地破壞了之前的溫和。
??車:炮車,形容云的形狀像炮車在滾動。
鄉來:向來,以前。
不鳴條:微風連樹枝都吹不動,形容風很輕柔。
醞藉:含蓄而有韻味。
賈余勇:本指用其余的勇力,后指鼓足勇氣。
隳(huī):毀壞。
前修:以前的溫和狀態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題可知,詩人送友人在黃巖曲江時遭遇狂風阻風,幾乎溺水。當時可能詩人親身經歷了這場狂風,目睹了狂風的強大破壞力,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狂風的威力和變化,突出大自然的無常。其特點是通過對比和夸張手法,生動展現狂風的可怕。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,但生動記錄了一次特殊的經歷和感受。
棼泯絲繩不可治,縱橫豺虎竟相違。春秋有戰元非義,曹檜無風不足思。野廟祭馀烏逐逐,荒城人散狗累累。風塵滿地居難卜,山澤何年草可蓍。
嘉陵江到水菰園,水勢東回入閬川。前過劍門山路穩,免尋閣道上云巔。
驢覷井,井覷驢。智容無外,凈涵有馀。肘后誰分印,家中不蓄書。機絲不掛梭頭事,文彩縱橫意自殊。
眼空湖海動征軒,驛路鶯花春正繁。倒屣有人迎國士,曳裾何必向侯門。登臨五岳憑孤劍,詞賦三都溢萬言。誰念臥游疏懶者?時從芳草憶王孫。
渤澥東南界,西北倚昆崙。當時推步,但知宇內有乾坤。午夜風輪微轉,駕我浮空泛景,一息過天垠。俯視人間世,渺渺聚漚塵。挽天吳,摩海若,吐還吞。寧用計年,八十陽九又三陰。要自白榆星外,直至黑流沙底,山與澤俱平。不論初末度,一色界如銀。
煙浪云濤不盡頭,夕陽殘壘總生愁。英雄一去成今古,忠義千年貫斗牛。楓葉蘆花秋瑟瑟,龍舟鳳艦水悠悠。今逢海宇清寧日,都把興亡付白鷗。
一般妙質,笑樂天、夸詫小蠻樊素。萬柄參差羅翠扇,全隊西方靚女。不假施朱,也非涂碧,所樂惟幽浦。神仙姑射,算來合共游處。一任冶妓秾姬,采蓮歌里,盡是相思苦。花氣荷馨清入骨,長傍銀河東注。月澹風輕,霧晞煙細,忽灑霏微雨。此時心事,美人澤畔停佇。
前朝戚里剩荒塋,荊棘銅駝感不勝。一片夕陽翁仲語,冬青霜冷十三陵。
耿耿不成寐,空城寒漏遲。那堪聞雨夜,政是憶君時。檐溜時驚夢,蟲聲暗助悲。何當同剪燭,重與話相思。
我之有州,賴彼夏侯。前兄后弟,布政優優。
大觀局尺幅,千里只一目。故人期不來,秋江浪如屋。
飛騰仙馭自漳濱,去去西隅指贛津。夾道賓僚方一際,滿城老稚便皆春。正心誠意平生學,愛物親民此日仁。只恐貳藩車未煖,紫泥催促貳皇鈞。
三句違玉署,一枕感秋蓬。失譜琴忘操,思家藥減功。寒煙沖去雁,暮雨入飛蟲。明日重陽酒,煩君對菊叢。
知君久積池塘夢,遣我方思變動來。操執若同顏叔子,今宵寧免淚盈腮。
欲解驕陽厄,寧辭祀禮繁。純誠殫毣毣,英烈仰言言。云陣千屯合,雷聲萬馬奔。晚來歸路好,飄灑勢騰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