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月初三四雪
霰集三秋后,花飛十月初。
更添兩度白,并作一年書。
稻疃齊生耳,麰田爛弗鉏。
寒敲君子竹,壓折怕林疎。
霰集三秋后,花飛十月初。
更添兩度白,并作一年書。
稻疃齊生耳,麰田爛弗鉏。
寒敲君子竹,壓折怕林疎。
霜雪在深秋時節紛紛聚集,雪花在十月初飄落。這兩度潔白的雪,仿佛是一年的記錄。稻田里的積雪像長出了耳朵,麥田里雪厚得難以鋤地。寒冷中雪敲打著君子竹,真怕稀疏的樹林被雪壓折。
霰:在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凝結成的小冰粒,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時出現。
花:指雪花。
稻疃:稻田。
麰田:麥田。麰,大麥。
鉏:同“鋤”,鋤地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題可知是十月初三四下雪時所作。當時可能處于農業社會,雪對莊稼的影響備受關注,詩人在看到雪后景象有感而發。
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十月初雪后的景象,突出雪對莊稼和樹林的影響。其特點是描寫細膩,語言平實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生動展現了當時的自然和生活場景。
鳳凰何處不歸來,
衰草斜陽只廢臺。
欲喚謫仙歌一曲,
長安今日更堪哀。
潞河水程安且娛,盤旋直到丁字沽。卻舍雙輪曳雙槳,歌詩不歌余馬瘏。
言子觥觥世文學,能為漢賦摧吳歈。春風原草出佳句,才名英絕傳皇都。
金臺駿骨已不朽,上客珠履爭迎趨。析津形勢控南北,黃河萬里此尾閭。
方今金甌無點缺,誰令堂闥來貙貐。宗生乘風范攬轡,斯志頗志常人殊。
蟲魚釽析小言耳,彼哉溝瞀而拘迂。我生心力百無賴,有書廢讀冠則儒。
坐看鹒蟀似流電,安有遠志殫八區。以我方君何所似,強者齊楚,弱者猶曹邾。
祇馀結習未全汰,別無美謚惟至愚。臨歧一語重諉諈,君應諾我勿囁嚅。
水西莊畔脫經過,尚聞八卷題襟韻事無?
高閣持杯滿泛霞,佳賓勝景興偏賒。
賈生憂國何時召,王粲還鄉未有涯。
簾下奕棋真樂事,風中聞笛是誰家。
偶然身外無塵累,共倚闌干醉物華。
閒向庭階步綠苔,蕭蕭風葉撲人來。客情正是無聊賴,惟見寒鴉日往回。
閒向庭階步綠苔,側身南望獨徘徊。遙知風雨重陽節,三徑荒涼菊自開。
魚鱉甘貽禍,
雞豚飽自焚。
莫云鷗鷺宿,
饞口不饒君。
小庭數朵寒梅放,雪綴霜棱。裝點香英。玉軟瓊嬌兩未勝。
佳人皓腕爭攀取,插向壺冰。素色相乘。不羨高花萬萬層。
擘荔江園歲有期,仙丹凝露飽瓊枝。重瞳萬里無由獻,爭忍隨人說貴妃。
蘭蕙無多柏數株,石橋添雨水平渠。午風快欲荷筒飲,莫遣南來信息疏。
溪竹亦多景,詩句每無難。云凈山爭出,湍驚石自安。旅懷拚酒盞,生事愧漁竿。猶覺壯心在,孤舟十八灘。
萬壑荊閩接,雙溪章貢來。風聲隨雨散,水勢與山回。石蘚痕痕合,巖花點點開。客心渾似砥,灘怒謾如雷。
十八灘頭路,三千里外身。如何滿船月,常照異鄉人。
神劍占新氣,仙槎問舊津。小臣重王事,陟險敢辭頻。
樹殘不礙當樓月,清光直射疏簾。霜風落葉報秋嚴。都將愁思,催上兩眉尖。
時節不憐衣袖薄,峭寒偏向人添。棲烏側側繞窮檐。高枝宿盡,啼煞夜如年。
崚嶒狹路步時艱,到處游人意乍閒。
翠見面前排樹樹,青看腳底起山山。
墻邊花色今猶古,洞里仙人去不還。
安得云中來白鶴,岧峣佛頂不愁攀。
謫籍棲遲久,頹波感慨頻。
新年增白發,故國滿青磷。
星朗空江夕,花秾小檻春。
迂生謀已拙,窺管驗鉤陳。
誰解橫刀出,真成下殿趨。
亡秦三戶在,哀郢兩門蕪。
日月回元運,風云感圣謨。
幾時哀痛詔,寰海慶昭蘇。
泥金撚鐵綴花枝,
淺白深紅映酒卮。
回首瓊林真一夢,
插花還似去年時。
春月。春月。照見花枝清絕。
玉人小立花邊。獨聽枝頭早蟬。
蟬早。蟬早。莫又韶齡易老。
塵緣夢幻總須臾,烽火馀生寄此軀。
賴有主人能說法,一時座客盡歡娛。
青山無恨逢春碧,白水多情漲綠蕪。
明日征途何處宿,翁人怎不費踟躕。
晴霜落波底,斗柄插堤外。
扁舟燈火明,樽酒夜相對。
臨歡意暫遣,念離心已痗。
篙師喜冰拆,理楫事晨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