箬溪樓制錦堂長興長官趙可齋新制 其二
古制宜藏巧,吾寧十目窺。
弗將青鏡掩,誰兆白鷗疑。
雁鶩方群散,罝罦各自施。
悠然機杼別,無媿召南思。
古制宜藏巧,吾寧十目窺。
弗將青鏡掩,誰兆白鷗疑。
雁鶩方群散,罝罦各自施。
悠然機杼別,無媿召南思。
古時的制度應隱藏巧妙之處,我寧愿被眾人審視。不將銅鏡掩蓋,誰會引發白鷗的猜疑。大雁和野鴨正成群散去,捕鳥的網各自施展。悠然間機杼之巧與眾不同,無愧《召南》的情思。
古制:古代的制度、規制。
十目窺:指被眾人審視。
青鏡:青銅鏡。
兆:引發、招致。
雁鶩:大雁和野鴨。
罝罦(jū fú):捕鳥的網。
機杼:本指織布機,這里引申為心思、構思。
召南思:《召南》是《詩經》十五國風之一,這里可能指《召南》所體現的美好品德、為政理念等。
此詩為長興長官趙可齋新制箬溪樓制錦堂而作。當時可能社會存在一些復雜的現象和不同的為政方式,詩人通過此詩表達自己對古制的推崇和自身的為政理念,可能是對趙可齋新制的一種肯定和期望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古制的堅守和光明磊落的為政態度。其特點在于運用意象和象征手法表達情感和思想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,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一種價值觀和為政理想。
乳燕將雛,啼鶯求友,江南梅子黃時。欲晴還雨,煙外看成絲。迎袂風來麥隴,吹餅餌、香入書帷。行吟處,溪翁說我,不似去年衰。方池。荷出水,朱榴倚檻,粉籜穿籬。有吾曹我輩,把酒尋詩。醉去黑甜一枕,爐煙裊、花影斜暉。家山樂,南窗寄傲,唯有晦庵知。
昨遇饑年,為甚累增勸教。怎奈向、人人忒□。越貪心,生狠妒,百端奸巧。計較。騁風流賣俏,也兀底。忽爾臨頭,卻被閻王來到。問罪過、諱無談矯。當時間,令小鬼,將業鏡前照。失尿。和骨骸軟了。也兀底。
尋芳愁路盡,山寺始花開。獨上高樓望,傷春不易裁。
堂陛多年形勢分,臺臣閫帥兩殷勤。舊時宰相不輕士,今日將軍能好文。馬首青山情戀戀,路旁草木意欣欣。來宵有夢落何處,月照梅花疑見君。
呂將軍在守襄陽,十載襄陽鐵脊梁。望斷援兵無信息,聲聲罵殺賈平章。
地僻塵埃少,幽居一院清。自題花色號,暗記樹根莖。竹撼蕭疏影,松搖淅瀝聲。也知園圃少,隨分適閑情。
長伴流蘇與合歡,腰肢瘦盡黛眉殘。漸看衣帶愁中緩,卻恨春光枕上闌。夢去何心游楚峽,起來無力步邯鄲。一從玉指纖纖困,掛壁秦箏久不彈。
珊瑚化了,似壺冰凝水。漸漸盈階嫩紅膩。盡散煙宮里,話雨窗前天未曉,惜別苦將人替。鏡臺斑點點,戲贈檀奴,記取啼痕上鴛被。手把碧紗籠,便到成灰,也留得零星珠子。又簾外西風半邊吹,怕一樣偏心,有人偷拭。
水岸風回晚更涼,菰蒲零亂拂衣裳。扁舟莫到花深處,恐礙波心片月光。
相期賦九日,倚堞興何饒。天若來風雨,人應感寂寥。長河明遠色,寒柳凈疏條。更愛東林勝,談禪坐此宵。
扈蹕初從江漢歸,長途終日馬騑騑。冰綃不受紅塵涴,謝得君恩賜面衣。
二月經行十月終,西臨回紇大城墉。塔高不見十三級,山厚已過千萬重。秋日在郊猶放象,夏云無雨不從龍。嘉蔬麥飯蒲萄酒,飽食安眠養素慵。
南樓月轉銀河曙,玉簫又吹梅早。鸚鵡沙晴,葡萄水暖,一縷燕香清裊。瑤池春透。想桃露霏霞,菊波沁曉。袍錦風流,御仙花帶瑞虹繞。玉關人正未老。喚磯頭黃鶴,岸巾談笑。劍拂淮清,槊橫楚黛,雨洗一川煙草。印黃似斗。看半硯薔薇,滿鞍楊柳。沙路歸來,金貂蟬翼小。
霽色開晴望,春風破客顏。綠紆東去水,青起北來山。魏府方期往,共城已夢還。芳菲梅塢盛,要醉竹花間。
千年石上古人蹤,萬丈巖前一點空。明月照時常皎潔,不勞尋討問西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