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杜密學赴并州
維帝私明哲,遙遙世可論。風流擅南國,文采續高門。
才美趨賢路,名雄出帝閽。雍容初入幕,烜赫已開藩。
黠吏腹心潰,疲民襦袴溫。讞刑曾攬轡,按俗亦飛軒。
倚注宸襟切,淹回物論喧。朔區官益峻,憲府望彌尊。
除弊朝之急,于時孰肯言。議高心不撓,補外眾為冤。
西雍新恩重,中臺故事存。政行殊有體,化洽密無痕。
尺詔來丹扆,雙符換太原。具裝明晚野,大旆卷朝暾。
惠愛留關輔,風威入塞垣。安車行急召,想望慰元元。
維帝私明哲,遙遙世可論。風流擅南國,文采續高門。
才美趨賢路,名雄出帝閽。雍容初入幕,烜赫已開藩。
黠吏腹心潰,疲民襦袴溫。讞刑曾攬轡,按俗亦飛軒。
倚注宸襟切,淹回物論喧。朔區官益峻,憲府望彌尊。
除弊朝之急,于時孰肯言。議高心不撓,補外眾為冤。
西雍新恩重,中臺故事存。政行殊有體,化洽密無痕。
尺詔來丹扆,雙符換太原。具裝明晚野,大旆卷朝暾。
惠愛留關輔,風威入塞垣。安車行急召,想望慰元元。
帝王偏愛賢明睿智之人,其聲名流傳久遠值得評說。杜密學風度瀟灑在南方聞名,憑借文采延續著高貴門第。他憑借才華踏上賢才之路,聲名顯赫走出宮廷。從容地初入幕府,很快就顯赫地擔任一方長官。狡黠的官吏內心崩潰,疲憊的百姓感受到溫暖。他曾親自審理案件,也曾乘車巡視風俗。皇帝對他殷切倚重,任職拖延引發眾人議論。北方地區官職越發重要,御史臺威望更加尊崇。革除弊端是朝廷當務之急,當時卻無人肯說。他見解高明意志堅定,外調任職眾人都覺得冤枉。西雍新受皇恩深厚,中臺舊例依然留存。他施政很有章法,教化融洽悄然無痕。詔書從皇宮傳來,他持雙符前往太原赴任。裝備整齊照亮傍晚原野,大旗在朝陽中翻卷。他的仁愛留在關輔地區,威風傳入邊塞。他乘坐安穩的車應緊急征召,百姓盼望著能得到安慰。
私:偏愛。明哲:賢明睿智的人。
風流:風度瀟灑。擅:獨攬,聞名。南國:南方。
高門:高貴門第。
賢路:賢才晉升之路。帝閽:宮門,借指宮廷。
雍容:從容不迫。幕:幕府。烜赫:顯赫。開藩:擔任一方長官。
黠吏:狡黠的官吏。腹心潰:內心崩潰。疲民:疲憊的百姓。襦袴溫:百姓感受到溫暖。
讞刑:審理案件。攬轡:拉住馬韁繩,指親自處理事務。按俗:巡視風俗。飛軒:乘車。
倚注:倚重關注。宸襟:皇帝的心意。淹回:拖延。物論:眾人的議論。
朔區:北方地區。憲府:御史臺。
除弊:革除弊端。
議高:見解高明。補外:外調任職。
西雍:地名。中臺:指尚書省。故事:舊例。
具裝:裝備。旆:大旗。暾:剛升起的太陽。
關輔:關中及三輔地區。塞垣:邊塞。
元元:百姓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當時可能處于朝廷需要人才治理地方、革除弊端的時期。杜密學因才能出眾受到皇帝倚重,此次赴并州任職可能是朝廷的重要安排,詩人寫詩相送表達情感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杜密學的才華和政績,惋惜其外調,期望他赴任能造福百姓。其特點是語言典雅,對人物形象和政績的描述生動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反映當時官場情況和文人之間的情誼。
天衢甲第丹霄迥,樓閣虛明望轉微。海日重光開冉冉,宮云五采映霏霏。喜延賓客時分席,靜玩琴書晝掩扉。退食從容無一事,愿歌隆棟荅垂衣。
一架牽牛花褪了,日長亭院秋清。云羅低抹遠山青。疏疏小雨,涼透木犀屏。薄睡起來添半臂,夕陽又照西欞。更無人會此時情。自鈔宮譜,閑品玉靴笙。
東風初入長春殿,碧溜新融太液池。社遠未當迎燕日,川晴先近浴蠶時。
賦就慚辭拙,書成共笑迂。學傳三世舊,用處一分無。衰鬢頻看鏡,流年付挈壺。悠悠身外事,目斷塞云孤。
一木難支大廈傾,闔門拚卻赴波鯨。歸來止為尋墳隴,隱去不教知姓名。剩有詩篇傳不朽,相從野老話生平。翩翩只鶴扶云去,群玉峰頭籍大清。
暫把好懷抱,開顏向客邊。歲窮還有日,醉倒不須錢。笳鼓兒童市,寒酸尺五天。不妨論甲子,明日又添年。客愁連歲積,都到夜燈邊。家信來三日,官銜直幾錢。買癡作白眼,把酒問青天。臥聽曉鐘發,翻疑說去年。燕歌墻外度,高遏彩云邊。袖出降魔劍,囊無賣賦錢。星躔隨歷次,更漏一壺天。莫怨宮流水,泠泠不系年。守歲翻便睡,思兄來夢邊。有官非肉食,無吏索租錢。漉酒問燕市,烹魚見楚天。相思愿相見,相共祝長年。
將軍萬里托封侯,太史何須嘆滯留。骨相生來無燕頷,毛錐且復事蠅頭。
重陽叢菊雨中開,籬下行吟日幾回。老圃秋香人獨醉,夕山佳氣鳥飛來。登高舊許君能賦,斗健應偕客舉杯。聞道南陽泉石好,何時載酒更徘徊。
折贈寒枝氣味親,江城猶幸接芳鄰。君山消息憑君問,劫后能蘇幾樹春。
先朝抗疏柏臺臣,云是南中第一人。二十年來持斧處,至今風動八閩春。
阮生未老各情親,誰道先生不覿鄰。莫管彈丸驚鴨者,豈無沽酒與魚人。何曾膝上推文度,亦許車中載小陳。賜第京師即山鑄,得如跳出軟紅塵。
由來東海百川尊,呼吸風云日月昏。隱隱三泉盤地軸,迢迢一水上天門。天雞啼處夜生潮,東望蓬萊翠霧消。紫貝高為云外闕,青龍盤作日邊橋。地脈東南一線開,千流萬?幾時回。恰從瑤圃峰頭去,又逐銀河天上來。方丈瀛洲一水傍,層城懸圃羽人鄉。青云不散三花樹,丹露長零五色漿。石門雙闕入蓬瀛,日日惟看云霧生。白蜃吹霓晴后見,翠虬銜月夜中行。海上三山倒影垂,風吹波動錦漣漪。云中對出神仙闕,地底雙開日月池。白鶴東飛去不回,不知何處是蓬萊。漢皇虛筑迎年觀,嬴帝空馀望海臺。王子題詩滄海岸,青鸞銜去海東邊。龍女織成紅錦字,仙人吹入紫簫篇。長風吹出六龍車,夜坐天壇吸紫霞。自是神仙游海上,元非逐客臥天涯。
循水尋流不見源,逢人相問豈堪言。知君背覺勞生解,謾語皆真意普賢。
夏景舒長,麥天清潤,高低萬木成陰。曉意寒輕,一聲未放蟬吟。但聞鶯友同音。宴華堂、綠水中心。芙蓉都沒,紅妝信息,終待重尋。清冷相照,邂逅俱歡,翠娥擁我,芳醞強斟。笙歌引步,登臨更向瑤岑。臥影沈沈。自風來、與客披襟。縱更深。歸來洞府,紅燭如林。
漏瓊侵鈿琯,正依依、夢別小坊幽院。熏衣練香軟,掩金蟬組帳,密燈慵剪。翠尊自暖,未相思、柔腸寸斷。恨雁翎不寄,云箋十二,碧城天遠。蔥茜螺心睡髻,鳳眼橫釵,賦情難遣。烏絲淚滿,詩寫在,舊團扇。算啼鵑枝上,烘愁澹月,曾識秋娘半面。看今宵,兩處憑欄,是誰病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