晝錦堂賞新牡丹
欲集珍叢稱此堂,春來栽檻首花王。
連砧不動開猶少,對酒多情格自強。
白晝已凌鄉(xiāng)錦色,清陰宜接訟棠芳。
娛賓一奉笙歌賞,從此香名歲月長。
欲集珍叢稱此堂,春來栽檻首花王。
連砧不動開猶少,對酒多情格自強。
白晝已凌鄉(xiāng)錦色,清陰宜接訟棠芳。
娛賓一奉笙歌賞,從此香名歲月長。
想要聚集眾多花卉來配得上這晝錦堂,春天到來時在花欄里首先栽種了牡丹。花砧未動,花開得還少,但對著美酒,它的品格顯得更加堅強。白天它的艷麗已超過了家鄉(xiāng)的錦繡之色,它清幽的樹蔭應與訟棠的芬芳相接。以笙歌之樂招待賓客來欣賞它,從此它的美名會隨著歲月長久流傳。
珍叢:珍貴的花叢,這里指牡丹。
花王:牡丹的別稱。
連砧:花砧相連,這里可能指牡丹栽種的情況。
格自強:品格顯得堅強。
鄉(xiāng)錦色:家鄉(xiāng)錦繡般的景色。
訟棠:指甘棠,傳說召公曾在甘棠樹下斷案,后用“訟棠”指代善政。
此詩可能創(chuàng)作于詩人在晝錦堂中舉辦活動之時。晝錦堂通常是文人雅士聚會之所,春天牡丹盛開,詩人與賓客一同賞牡丹,興起而作此詩。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(wěn)定繁榮時期,人們有閑情逸致進行文化娛樂活動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牡丹,突出其艷麗和堅強品格。特點是語言優(yōu)美,意境高雅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,但體現(xiàn)了當時文人賞景吟詩的文化風尚。
蔬腸消谷暖,拄杖出林深。犢背斜陽在,蛩聲暮氣侵。
崗巒舒伏脈,松菊會歸心。墟落函寒早,山曛日未沉。
步擔腰鐮急,平疇瀝稻稀。水云漫白道,烓灶起青霏。
縫塔隨煙暝,巢烏擇木飛。年豐閒正少,乘屋匠人歸。
數(shù)載經(jīng)營策治安,挫磨何敢謝艱難。
穿山繞谷輪蹄穩(wěn),推直求橫道路寬。
十度金牌遺妒毒,九州鐵錯鑄疑團。
前賢應是有先見,早闔雙眸不忍看。
炰瓊膏,擊素鮮。
金弁峨峨賓四筵。
趙瑟高張調蜀弦。
長袖翩翩陵七盤。
華歌妙舞及春妍。
蘭苕參差桃欲然。
上天明明降醴泉。
皇帝陛下壽萬年。
濃綠和煙,淺青漱雨,春回芳草池塘。繡簾未卷,紅影罩西廊。
九十光陰苦短,蜻蜓老、蜂蝶爭忙。相將近,鳴蛙鼓吹,閭悶滿斜陽。
浮生真可笑,區(qū)區(qū)世路,病懶相妨。護志勤絡緯,技轉蜣螂。
誰道安身有處,苔茵展、風月壇場。三杯好,江花江草,分付與詩腸。
滿院紅綃,半樓絳雪,幾叢艷冶成圍。
倚欄無力,嫩柳斗腰肢。
粉壁銀墻淡雅,明妝坐、人是瓊枝。
東風動,花光映肉,桃暈入冰肌。
胭脂。剛蘸雨,一番梳裹,別樣芳菲。
似六宮晝暖,睡重楊妃。
贏得三郎一笑,花前鬧、急管繁絲。
豪華甚,千堆蜀錦,那用杜陵詩。
娉婷揚袖舞,
阿那曲身輕。
照灼蘭光在,
容冶春風生。
禪家法眼本高寒,
不用機緣出世間。
一首清詩一盂飯,
靜看南北兩云山。
劉生氣若虹,身跨五花驄。
西京然諾重,北關姓名雄。
結客三輔外,揮蓋萬人中。
直繞河源地,歸來第一功。
譜系庭筠出管城,
胸中千畝盡秋清。
兒童不悟揮毫意,
閒傍虛檐聽雨聲。
謝橋一霎閑風雨。回波暗里漂花去。剩有幾芳菲。關心朝暮時。
畫樓雙語燕。怕向人前見。消息肯相瞞。累伊羅帶寬。
獨吟沂泗向黃昏,漠漠云天遠近村。
前月小陂今夜思,細分詩帖與諸孫。
海月生遙浦,輪高望轉微。
最憐羈旅影,尚與弟兄依。
照樹驚烏繞,橫江見練飛。
故園千里外,何處贈清輝。
春水溶溶鑒海平,
風潮相送一朝程。
如何令尹來消息,
三日同年聽櫓聲。
蠟炬談兵幕府秋,
劉虞殘客老田疇。
可憐誰賣盧龍塞,
桑海茫茫萬事休。
早歲虛仁鑒,頻年闊素書。
斯文誰后死,甲子正安居。
公館初陽動,江沙海氣淤。
近傳肝液少,歲晚更何如。
故老凄其甚,嗟余尚庶幾。
勛庸遲琬琰,顧盼有晶威。
伯氏供為子,諸生記攝衣。
凄涼葑菲恨,圖得誨言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