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張吉甫寺丞歸洛
洛中平日是吾家,時節芳菲正可夸。
權去獨思來衛幕,春歸誰約醉桃花。
晴飛縣舄瞻仙翼,暖擷新蘭薦潔牙。
更想緱笙聞夜月,翩然高意薄青霞。
洛中平日是吾家,時節芳菲正可夸。
權去獨思來衛幕,春歸誰約醉桃花。
晴飛縣舄瞻仙翼,暖擷新蘭薦潔牙。
更想緱笙聞夜月,翩然高意薄青霞。
洛陽平常就是我的家,此時花草芳菲正值得夸贊。權力失去后獨自想著來衛幕之地,春天歸去誰和我相約醉賞桃花。晴天時如仙人飛鞋般看你離去的身影,暖春里采摘新蘭品嘗。更想象你在夜月中聽到緱山的笙聲,瀟灑高遠的意趣直逼青霞。
洛中:洛陽。
芳菲:花草盛美。
權去:失去權力。衛幕:泛指幕府。
縣舄(xì):據《后漢書·方術傳》載,王喬為葉縣令,有神術,常自縣詣臺朝,帝怪其來數,而不見車騎,密令太史伺望之,言其臨至,輒有雙鳧從東南飛來。于是候鳧至,舉羅張之,但得一雙舄焉。后因以“縣舄”指縣令。這里比喻張吉甫的行蹤如仙人般。
擷(xié):采摘。薦潔牙:品嘗。
緱(gōu)笙:傳說周靈王太子晉在緱氏山乘鶴升仙,常吹笙作鳳鳴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。推測是詩人在友人張吉甫要回到洛陽時所作,當時可能詩人仕途或生活有不如意之處,看到友人歸鄉,借詩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對友人的祝福。
這首詩主旨是送友人歸洛,突出特點是運用典故和優美的語言營造出美好意境。展現了詩人的文學才華,在送別詩中具有一定特色,體現了詩人對生活和友情的感悟。
公似長松特秀冬,青蒿安敢與松同。
高于岱頂誰曾覽,遠若河源未易窮。
歷塊豈無追電駿,步虛疑有架天虹。
吾詩直猶磚拋耳,載寶而歸所得豐。
一蒼頭贊謁,兩赤腳扶行。
醫柰毋吟詠,賓嗔不送迎。
都忘虛室白,時夢小窗明。
回首然藜地,誰憐老更生。
載贄來相覓,挑燈讀失驚。
尊公王逸少,外祖鄭康成。
子壯堪傳嫡,吾衰浪得名。
江湖有公論,不必問鐘嶸。
龜?皆云二月佳,愁眉攢定幾曾開。
不如腐草成螢爝,絕似明珠隔蚌胎。
啖月蟇何嘗磔死,啣泥燕卻已歸來。
清羸不敢深思索,信筆成章一散懷。
衛王自謂過伊周,奕葉珥貂何足酬。
四世五公禁太盛,六卿三家僣有由。
地寒曾為國遠慮,天高未察臣志謀。
京檜令終真幸矣,何須接踵貴吊攸。
品題經二紫薇公,攜袖中詩訪老農。
遠祖似曾為藏史,前身莫便是淳風。
自憐槁木灰生意,絕怕菱花照丑容。
但愿海鄉魚稻熟,耄夫不復問窮通。
手援鍪弧先奮呼,盛氣直傳入國都。屈盤硬語押險韻,有似兵家使詐愚。
專場自矜觜距黠,覆軍詎意肝腦涂。堂堂老將號令肅,中營外柵如聯珠。
曾呼項羽作豎子,亦斥李陵為降奴。彼望麾幢已披靡,此遺巾幗聊揶揄。
深藏區脫避石矢,密設鹿角埋樁株。始猶哆口學張籍,俄乃掩面如唐衢。
毋庸奏凱論功級,且可按甲休師徒。獻俘奚異獲長狄,諱敗謹勿書朱儒。
君家人物盛典午,或披鶴氅擊唾壺。坐觀士稚無鎧仗,冷笑群謝皆袴襦。
安知出奇電雹速,靡待掩耳并瞬??。再衰三竭乃引去,裹創飲血自捄扶。
鐵鎗漫留姓名在,玉麈有益成敗無。憑軾姑與君王戲,棄甲宜按軍法誅。
嘗聞匹夫不可狃,蜂蠆有毒況國乎。嗟余久矣精銳鑠,驅使不禁詩酒虐。
蟬嘶今懶事章句,鯨吸舊寧論升較。磨石胡庭要勒銘,策勛轅門因舍爵。
備嚴豈慮偏師攻,理到何妨異議駮。周公尚存祓禊禮,子貢詎知觀蠟樂。
祈年卜稼信當務,崇飲飾游不宜數。弟子服矣鳴吻悲,似聽於菟嘯風壑。
寒墐戶牖不敢窺,顧惜床廬愁見剝。志士之愿在時清,窮人所憂惟歲惡。
但當擊缶賽蠶官,一壺村酒醉楊樸。
雖則凝香無幾日,攽條下教得民和。
迎來境內風謠美,仙去城中巷哭多。
應似柳侯驅癘鬼,又疑包老作閻羅。
眼看青史常如此,命制于天可奈何。
飛錫應來從鷲嶺,卓茅渾未有蜂窠。
輸他靈運先成佛,笑殺僧伽改姓何。
一半芋甘堪共飽,六如語妙不須多。
珍公棒喝方行用,肯著詩仙掛搭么。
甫暮書窗黑,俄瞻貫月虹。
真知今絕少,好本古來同。
孤壘吾無拔,偏師汝策功。
暗投可借許,留取和重瞳。
我于中壘譜相通,君喚玄英作祖翁。
每恨暮云一樽隔,暫欣夜雨對床同。
為晨門黍談清宿,留剡溪舟避逆風。
眾作紛紛鳴瓦釜,黃鐘聊復鼓于宮。
閱盡諸公上要津,丹山除目一番新。
六卿尤重大宗伯,九制須還老舍人。
太史將封乃留滯,紀瞻雖召尚逡巡。
應憐公干今衰病,頻寄書來寂寞濱。
珍重吾兒記瞽言,獻之玉帳及輶軒。
漢鉗者眾商多犯,秦稅民深吏少恩。
監竹忍饞毋食筍,割葵輕手勿傷根。
烏衣子弟多佳者,莫遣諸賢笑后村。
憶昔叨陪冊府仙,曾陳大計璪琉前。
探符癡妄空勞矣,當璧休祥已灼然。
奉璽相真曾浴日,倚楹女豈敢貪天。
分明狐趙俱釀賞,不似之推隠去賢。
松風地籟瀑天紳,下有苔磯著老身。
僵臥從教茅屋破,放歌不犯玉臺新。
陶元亮可羲皇上,管幼安非漢魏人。
酒禁近來開一線,霜天便覺滿懷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