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徐總
半醉長呼意若何,官情道味兩蹉跎。
眼前漸漸故人少,世上紛紛新事多。
疎籟自鳴非節奏,虛舟妄觸任風波。
悲歌深嘆流年急,常憶江南藍采和。
半醉長呼意若何,官情道味兩蹉跎。
眼前漸漸故人少,世上紛紛新事多。
疎籟自鳴非節奏,虛舟妄觸任風波。
悲歌深嘆流年急,常憶江南藍采和。
半醉之中大聲呼喊,這是為何呢?為官的情懷和對道的感悟都已虛度。眼前的老朋友漸漸變少,世上的新鮮事卻紛紛涌現。稀疏的聲響自然發出,并非有節奏的韻律;像那空船隨意觸碰,任憑風浪起伏。悲嘆流年匆匆而過,我時常懷念江南的藍采和。
蹉跎:虛度光陰。
疎籟:稀疏的聲響。
虛舟:空船。
藍采和:傳說中的八仙之一。
由于“送徐總”并非廣為人知的經典詩作,具體創作背景難以確切知曉。推測可能是詩人在送別友人徐總時,感慨自己為官生涯和求道歷程的不如意,又看到身邊故人漸少、世事多變,從而引發了對時光和人生的思考,寫下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時光易逝、世事無常,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遺憾與向往。其特點是情感真摯,通過多種意象和手法營造出獨特意境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,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人生的普遍思考。
飯山吟瘦帶圍寬,過得秋來一日歡。
謾道高風憐破帽,還應衰發戀南冠。
黃花幾度今人老,藍水千年時夢寒。
日暮歸來成醉倒,南山風雨不堪看。
白石兮磷磷,清泉兮泠泠。岸有蒲兮水有芹。
敲竹筇兮金石聲,長嘯歌兮驚鬼神。
世間豈無宦海之可航,仕路之可騁兮,不如此壑之安且平。
魚自泳兮鳥自鳴,花自開兮木自榮。
任我心兮流水,等世事兮浮萍。
上下天地兮,吾并忘乎吾身。
天寒白月墮西湖,血淚啼枯聽薤歌。
食子俱亡收子在,近孫猶少遠孫多。
北邙有地存詩窖,后圃無人負鞠窠。
欲志魯山慚四絕,空遺陳跡照松蘿。
天教龍馬現河圖,盡把先天授伏羲。
三極都從九里出,六爻只向一中推。
易如可毀乾坤熄,神本無方晝夜知。
三圣有憂辭已贅,寥寥千載復何時。
郊原踏遍拾芳蘅,歸聽城頭打二更。
野渡無人舟早宿,山蹊有月馬遲行。
人家燈落半江影,僧寺鐘來隔岸聲。
世路百年雙屐底,青山不老白頭生。
短鬢蕭蕭已半霜,從教憔悴勝東陽。
磨穿老硯畫成趣,撚斷吟髭句不香。
月下行歌閑放逸,酒邊起舞發清狂。
欲過鄭老論心事,可惜相逢各異鄉。
粵從太極分,大塊溟涬泄。人生于其間,三才位成列。人極茍不立,清寧將竭裂。厥初始斷鰲,萬古功卓絕。
誰觸不周山,地摧天柱折。媧皇不煉石,方圓成陷缺。九載困懷襄,東柱至西碣。乘載微司空,斯民化魚鱉。
上下三千年,世變幾更迭。誰與持風輪,不至人類滅。魯廟祠太牢,漢庭定綿??。澤國訪羊裘,東都樹名節。
斯道無存亡,惟人善顯設。先后雖殊途,彼此有同轍。山冢摧且傾,川流沸將竭。托身止徬徨,勞心苦忡惙。
時無武城偃,誰知堂下蔑。吏來方叫囂,我行方蹩躠。賓主成寇讎,樽俎化縲絏。楚市愧受鉗,山東羞折頞。
無處吁旻天,甘心死巖穴。維北有星躔,煌煌西柄揭。皇帝哀不辜,分符理司臬。令出風霆行,章分云漢抉。
垂光燭幽壤,萬里悉昭晰。汲綆出深淵,千仞藉提挈。自顧此身微,天地一甕蠛。自笑往事非,古今一劍吷。
鳥卵來儀羽,駿骨致汗血。犁然心自孚,難以口騰說。衣冠出藻色,詩書響木舌。從此公道開,起我庶士揭。
不圖老轅申,復見人稷卨。蒼生在巔崖,寄命方杌隉。山下豺狼多,況復晝噬囓。皇皇倘無歸,惸惸靡遺孑。
四海望公來,久旱望霓切。惟有此西人,謂私我西浙。永言誓澄清,且為沃焦熱。次第雨八荒,寧久民望觖。
嚴瀨有男子,苦心頭半雪。受恩口難言,寤嘆惟契契。延佇羌思君,解佩愿遺玦。遺玦不可得,采芳聊薄擷。
詩書無用戲侏儒,兩序今猶見璧圖。
末路弟兄知己少,中原人物似君無。
曲終湘水絲繩絕,書入昭陵筆硯蕪。
珍重江南春信早,暗隨梅萼到西湖。
休休萬事總歸休,猶占青山對白頭。
籟寂乾坤機落落,境忘身世夢悠悠。
孤云野水遼天鶴,明月清風露地牛。
此意不知誰會得,一聲鐵笛萬山秋。
處士橫橋野水流,先生家住暮云稠。
百年故國成塵夢,千古青山憶舊游。
林下客盟寒白鶴,梅邊詩稿問蒼頭。
公來但掃墳前竹,莫載虛名入帝州。
一種孤芳別樣奇,化工镕蠟雪霜時。
正憐粉蝶歸何處,卻怪黃蜂集滿枝。
衣效道粧香惹袖,面侔佛相臉無脂。
清名也受梅花號,底事林逋不贈詩。
聲價中州第一流,雙鳧飛下錦溪頭。
隠微去處求民瘼,潛伏中間破吏媮。
暮雨煙村無吠犬,去年荒土有耕牛。
晝簾余暇渾無事,好去栽花待勝游。
遶簷森竹木,環列類排衙。
供客何消酒,論文只藉茶。
禽聲喧晝永,日影印窗斜。
更有清虛事,憑欄看藕花。
尊酒生芻吊舊游,白髭老淚故山秋。
百年勛業黃粱枕,一代文章白玉樓。
豪杰雕零天地老,山河牢落古今愁。
行人不歃青溪水,付與閑翁對白鷗。
自呼濁酒賦江蘺,一曲朱繩萬感隨。
沙漠美人青冢恨,關河壯士北邙噫。
無人流水音誰賞,老我雍門聽轉悲。
夜半月明天籟寂,飛烏猶自繞南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