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薊行
昔者帝堯光宅本都冀,幽朔廼為寰內地。
舜肇十有二州此其一,禹服周藩有年祀。
崆峒之英其人武,氣含陰殺樂鉦鼓。
秦漢發(fā)吏守邊亭,世與其民捍中土。
召伯功勤黑社傳,昭王意氣金臺古。
我興北望涕交頤,念汝幽薊之奇士兮。
今為勛華光耀照四海,忍遂反衽偷生為。
吾民孰不愿左袒,汝其共取燕支歸。
昔者帝堯光宅本都冀,幽朔廼為寰內地。
舜肇十有二州此其一,禹服周藩有年祀。
崆峒之英其人武,氣含陰殺樂鉦鼓。
秦漢發(fā)吏守邊亭,世與其民捍中土。
召伯功勤黑社傳,昭王意氣金臺古。
我興北望涕交頤,念汝幽薊之奇士兮。
今為勛華光耀照四海,忍遂反衽偷生為。
吾民孰不愿左袒,汝其共取燕支歸。
從前帝堯廣有四海,都城本在冀州,幽州、朔方都是國家內地。舜帝開始劃分十二州,這里是其中之一,歷經夏禹之服、周朝之藩已有多年。崆峒一帶的英雄勇武,氣質中蘊含肅殺之氣,喜愛戰(zhàn)鼓。秦漢時派遣官吏守衛(wèi)邊疆亭障,世代和百姓一起保衛(wèi)中原。召伯功勞卓著,其事跡在黑社流傳,昭王禮賢下士,黃金臺依舊古老。我興起向北眺望,涕淚交流,想念你們幽薊的奇士啊。如今圣明君主的光輝照耀四海,怎忍心反而茍且偷生。我們的百姓誰不想奮起相助,你們應共同奪取燕支山歸來。
光宅:廣有、充滿。
幽朔:幽州和朔方,泛指北方地區(qū)。
寰內:京都周圍千里之地,泛指國內。
肇:開始。
禹服:指夏禹所劃分的九州區(qū)域。
周藩:周朝的藩國。
陰殺:肅殺之氣。
鉦鼓:軍中樂器,借指戰(zhàn)爭。
召伯:即召公奭,西周初期的重要政治家。
黑社傳:可能指召伯的功績在當?shù)亓鱾鳌?/p>
昭王:指燕昭王,曾筑黃金臺招納賢才。
勛華:指帝堯(勛)和帝舜(華),這里借指圣明君主。
反衽偷生:形容茍且偷生。
左袒:原意是露出左臂,表示偏護一方,后指擁護、相助。
燕支:山名,在今甘肅永昌、民樂二縣之間,這里代指敵人的地盤。
具體創(chuàng)作時間不詳,推測當時可能國家面臨邊疆問題,詩人希望幽薊地區(qū)的奇士能夠奮起保衛(wèi)國家,通過回顧幽薊地區(qū)的歷史,激發(fā)人們的愛國熱情和責任感。
這首詩主旨是激勵幽薊奇士保衛(wèi)國家。其突出特點是善用歷史典故,以古鑒今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廣泛,但展現(xiàn)了詩人的愛國情懷和對國家命運的思考。
當年衛(wèi)道大賢功,人士今知有學宮。自嘆升堂慚董子,豈無笑列議韓公。儒風濟濟衣冠舊,世事茫茫塵網中。我已結茅溪五曲,飛鴻尚許溯天風。
手摩一丈石,讀盡上元碑。
莫重于祭,非禮不成。籩豆有踐,爾殽既馨。神具醉止,薦以齊明。贊徹孔時,釐事斯成。
申春江是女仙壇,密約居然降彩鸞。北站車迎花馥郁,東方云擁月團圞。攻心不礙身仍守,抱璞誰知璧尚完。無奈相逢無奈別,贈行還襭紫羅蘭。
兩圍江水薄城闉,地僻民稀俗化醇。暫止熊羆消大暑,秋深云合殄妖氛。
梅嘆知音少曠夔,政須我輩與伸眉。逋仙詩勝多多許,咀嚼無令一字遺。
月明萬山靜,灝氣浮空濛。翛然無塵界,涌出青蓮宮。
茫茫瀛海間,海岸此孤絕。飛泉亂垂纓,險峒森削鐵。天香固遙聞,梵相俄一瞥。魚龍互圍繞,仙鬼驚變滅。舟航來旅游,鐘磬聚禪悅。笑撚小白花,秋潮落如雪。
太清宮廟近蓬萊,連日天門六扇開。萬乘旌旗沖曉過,兩宮輿輦詰朝來。城中三水河通漢,庭下千官棘映槐。老稚扶攜同祝圣,年年常此望昭回。
前年初對大明宮。寒律轉春風。幾度鄉(xiāng)關歸夢,催成兩鬢霜蓬。山州歲晚,還逢令節(jié),空記前蹤。莫遣酒兵相向,愁城生怕頻攻。
萬里黃沙白草秋,行人歸及楚江頭。從知汝亦傷心者,來自燕云十六州。
未參五祖已開山,合下全身此地安。不是香煙忘故里,衣留孔道要人看。
仙令裁花自國工,幽香競吐曲闌中。瑤臺驟立霜千朵,玉砌渾攲露一叢。摘處杜陵堪歲晚,餐來屈子未途窮。白衣剩有江州醞,莫遣東籬悵望同。
甘泉如惠泉。
大隱東南第幾峰,我思論學武夷翁。春秋時義今如昨,文獻風流已不同。陽欲復時宜靜俟,道當窮處有時通。先生若有觀梅約,好把篇詩和渚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