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辰長老
燕坐非持律,游方不學禪。
長空任飛鳥,古澗自寒泉。
見月何須指,追風不待鞭。
平生一破衲,隨處伴閑眠。
燕坐非持律,游方不學禪。
長空任飛鳥,古澗自寒泉。
見月何須指,追風不待鞭。
平生一破衲,隨處伴閑眠。
您安坐并非是為了持守戒律,云游四方也不是為了學禪。廣闊長空任由飛鳥翱翔,古老山澗自有寒泉流淌。見到月亮何須他人指引,追逐清風無需鞭子催促。您一生就披一件破僧衣,隨處都能相伴悠閑入眠。
燕坐:閑坐,安坐。持律:遵守戒律。
游方:云游四方。
見月何須指:典出禪宗“以指指月,指非月也”,意思是見到真意無需他人指引。
破衲:破舊的僧衣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當時佛教禪宗盛行,詩人可能與辰長老相識,被其不拘常規的修行方式和自在的生活態度所打動,從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辰長老超脫的修行境界和自由的生活方式。其突出特點是禪意濃厚,以自然意象展現禪理。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詩歌與禪宗文化的融合。
萬里桑乾傍,茫茫古蕃壤。將軍貌憔悴,撫劍悲年長。胡兵尚陵逼,久住亦非強。邯鄲少年輩,個個有伎倆。拖槍半夜去,雪片大如掌。磧中有陰兵,戰馬時驚蹶。輕猛李陵心,摧殘蘇武節。黃金鎖子甲,風吹色如鐵。十載不封侯,茫茫向誰說。
風雨東籬晚。渺人間、南北東西,平蕪煙遠。舊日攜壺吹帽處,一色沈冥何限。天不遣、魂銷腸斷。不是苦無看山分,料青山、也自羞人面。秋后瘦,老來倦。驚回昨夢青山轉。恨一林、金粟都空,靜無人見。默默黃花明朝有,只待插花尋伴。又誰笑、今朝蝶怨。潦倒玉山休重醉,到簪萸、忍待人頻勸。今又惜,幾人健。
問君何日還,衷情賴汝宣。極目天邊雁,頻將尺素傳。
裊裊腰肢王一圍,妒紅嬌綠淡春暉。莫教名字傳宮掖,終遣詩人剌綠衣。臥薪終夜泣孤臣,落月飛霜幾度春。能使姑蘇聚麋鹿,誰知卻是浣紗人。
望斷秦川路。記當時、詞場邂逅,俊懷相許。蘭畹西風悲零落,還擬補題重賦。更覓夢、幾番來去。短燭寒廬窗影里,傍斜曛、冷抱憑銷與。經歲別,恨千縷。一聞佳訊傳鴻羽。喜荷塘、菱花并蒂,百年鴛侶。解道同心容易結,白首最難同趣。心事重、無多言語。知否叮嚀臨楮意,愿相攜、珍重閑朝暮。應不棄,紫霞譜。
惜別時時問去程,桑乾西下暮山平。緇塵雙眼還云樹,清夜孤燈此弟兄。官舍獨寒憐鄭老,夷門未許困侯嬴。春風桃李看勛業,況復庭槐漸長成。
勇退曾無屋數椽,掛冠神武便飄然。陶潛去家一百里,張翰收名四十年。平世深知還有幾,少時健決已無前。侏儒飽食堪羞死,莫浪狂言為著鞭。
幸承恩渥許還山,便遣悲聲徹帝關。六帙光陰銷鶴算,四朝勛業重鹓班。歸裝只有圖書刻,遺像空留劍佩顏。名與慶源應不竭,七閩流水共潺潺。
掌握軍民至重權,廟堂隆任豈徒然。招邀賓客三千輩,管領東南一半天。威惠足驚吳越地,才能不減漢唐賢。猶存賦役為民害,剛把無田作有田。
霜氣曉仍肅,煙花迥未銷。龍冰千尺繞,烏景一鐺高。同氣青天遠,孤征紫塞遙。行行不自己,翻恨我車膏。
三徑冷香殘,老圃斜陽短。欲向疏枝問晚花,門外風光換。空憶秀貞姿,莫喚霜魂轉。霧重煙寒素卷逢,日暮孤芳遠。
猛虎何猙獰,猛虎莫敢攖。攘臂許馮婦,善搏留其名。深林邃谷無不有,咆哮一聲百獸走。傍山人家時近有,犬羊惟恐落其口。渡江渡河聞昔時,汝雖肆暴亦有知。
春日深宮靜,閑觀女史箴。倦來俄起立,蝴蝶下庭心。
戶外黃塵滿地流,亭邊山色轉幽幽。牛無令斗殘吾竹,客與俱來上某丘。池上小風花樹午,夜深疏雨橘林秋。老翁獨樂寧非計,正使先生憶釣游。
新得前高一簇山。清虛洞府,亙古仙壇。皇天憐我苦奔馳,佚我年高,教我開顏。暗謝高穹賜我閑。松間石上,斷了追攀。忻然自得樂無窮,行出堪觀。坐也堪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