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吳春卿赴都
法座臨軒策俊髦,同君陛見預旌招。
疲駑十駕始千里,孤鶚一飛先九霄。
蘭棹秋風行邐迤,觚棱旭日勢岧峣。
石渠為謝諸時彥,行邁同趨便殿朝。
法座臨軒策俊髦,同君陛見預旌招。
疲駑十駕始千里,孤鶚一飛先九霄。
蘭棹秋風行邐迤,觚棱旭日勢岧峣。
石渠為謝諸時彥,行邁同趨便殿朝。
皇帝親臨法座策試才俊之士,我和你一同在宮殿前被選拔表彰。我像那疲弱的劣馬,走十次才走一千里;而你如同孤獨的鶚鳥,一飛便直上九霄。你乘坐著蘭舟在秋風中緩緩前行,宮殿在旭日映照下顯得高聳入云。請替我向石渠閣的各位賢才致意,我們一同前行去參加便殿的朝會。
法座:指皇帝的座位。臨軒: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。策俊髦:策試才俊之士。
陛見:指臣子朝見皇帝。預旌招:參與選拔表彰。
疲駑:疲弱的劣馬。十駕始千里:出自“駑馬十駕,功在不舍”,比喻能力差但堅持努力也能成功。
孤鶚:孤獨的鶚鳥,鶚鳥善飛,這里比喻吳春卿才華出眾。
蘭棹:用木蘭樹做的船槳,代指船。邐迤:曲折連綿的樣子。
觚棱:宮殿的屋角瓦脊,這里代指宮殿。岧峣:高聳的樣子。
石渠:即石渠閣,漢代宮中藏書之處,這里借指朝廷中的賢才。時彥:當時的賢才。
行邁:遠行。便殿朝:在便殿舉行的朝會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詩中可知是在朝廷策試才俊之時,詩人的友人吳春卿被選拔赴都任職,詩人寫詩送別。當時可能是政治相對穩定,朝廷重視人才選拔的時期,詩人對友人的前途充滿期待。
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吳春卿赴都。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,通過自謙襯托友人才華。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不大,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送別文化和情感交流。
牡丹凋謝荼蘼老,錦茵不忍殘英掃。春事已闌珊,銷魂芍藥欄。烽煙仍滿地,未礙芳時麗。再作看花人,明年花更新。
時平塞外野蒼蒼,休息三軍藝稻粱。耕鑿已堪忘帝力,不知何地是沙場。
大樹君宜憩,高名人共傳。帝城鞭白馬,佛國長青蓮。道術存東魯,功名屬少年。丈夫不惜別,翻覺此情偏。
卷卻絲綸付一竿,世間無處問嚴灘。客星自落江湖上,只有孤山處士看。
招搖出西郭,宛轡臨芳渚。浮陽耀原隰,凱風動禾黍。伊人不可見,中坻敞衡宇。開軒游鮒適,卷幔賓鴻舉。顧我平生友,茲焉澹容與。肅肅嘉樹陰,行歌謝徒旅。晞發散煩燠,蜚觴對靈雨。好樂無太康,先民有遺矩。襜帷難久淹,虹橋屢延佇。嗟彼鳧與雁,安知慕儔侶。
江南可采蓮。蓮葉何田田。魚戲蓮葉間。魚戲蓮葉東。魚戲蓮葉西。魚戲蓮葉南。魚戲蓮葉北。
一日除形役,三年賦蟄居。小園堪樹木,靜室頗觀書。疾喜新來減,詩慚久已疏。風云偶評點,差可勝前余。
讀君旅居集,佳句似陰鏗。遲和慚余拙,多能莫汝爭。輝光分太乙,芒角逼長庚。嘉植西園茂,松風拂幾清。
閒對枯槎與釣緡,暮云斑駁似龍鱗。青山不許談新事,白鳥如曾狎故人。宮閤參差十里水,衣冠包裹一生塵。西門車馬東門月,冷熱從誰問假真。
雞鳴丑,三四五六七八九。象骨峰頭木馬嘶,新豐洞口石牛吼。山之前,水之后,吳道僧繇畫不就。斷頭船子下南康,彷佛天明到湖口。
巢許伊周無彼此,江湖何處不堪居。人雖世網埋頭處,天在先生放酒馀。蕉鹿豈知身亦夢,濠梁吾恐子皆魚。眼前識得無窮趣,一點浮云只太虛。
巖城一望大如舠,匹馬之官豈憚勞。壯志自憐新結綬,微名應愧舊同袍。幄中明月俱塵土,鏡底寒霜是鬢毛。四境弦歌何日冷,當年誰復笑牛刀。
有子如君少,終緣叛國亡。冢前無后嗣,切勿怨張湯。
狂濫生涯今幾許。敕賜湖天,萬頃煙波主。約我小舟同老去。要前一葉風掀舞。邂逅同尋溪上路。淡墨題詩,正在云深處。別后作書頻寄語。無忘林下蕭蕭雨。
不是關情也有情,十年愁病損蘭成。顏衰怕見時藏鏡,眼倦難明每近燈。花自落,草新生,東風吹到幾時停。才能拭了傷春淚,簾外鶯啼又數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