覽九丹上化經寄南都王宣徽君貺
上清紫簡世傳稀,中有靈都妙旨微。
云霧披光丹鳳出,風雷接勢赤龍飛。
琴心三疊胎仙舞,籥筦雙迎帝子歸。
幸得九天真一訣,塵勞何事尚依依。
上清紫簡世傳稀,中有靈都妙旨微。
云霧披光丹鳳出,風雷接勢赤龍飛。
琴心三疊胎仙舞,籥筦雙迎帝子歸。
幸得九天真一訣,塵勞何事尚依依。
上清的紫簡在世間流傳稀少,其中蘊含著靈都的精妙旨意十分隱微。云霧散開光芒,丹鳳飛了出來;風雷相接成勢,赤龍騰飛。修煉達到琴心三疊的境界,胎仙歡快起舞;雙管吹奏迎接帝子歸來。有幸得到九天的真一秘訣,為何還對塵世的煩惱有所留戀呢。
上清紫簡:道教的珍貴典籍。
靈都:道教的一個概念,指神靈居住之處。
琴心三疊:道教修煉術語,指心神寧靜專一。
籥筦:即管籥,這里可能象征著某種儀式或修煉方式。
天真一訣:道教的一種修煉秘訣。
塵勞:塵世的煩惱勞苦。
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接觸道教文化并深入研究之時。當時道教文化較為盛行,詩人對道教的修煉和教義產生興趣,在研讀《九丹上化經》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,表達自己對道教修行的感悟和心境。
這首詩主旨圍繞道教修煉展開,突出了道教文化的神秘奇幻。其特點是充滿道教意象和想象,語言優美。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道教文化對文人創作的影響。
時值嚴寒,木葉無多,爭隕飄風。百顆榴實,霜邊墜紫,一棚枸杞,云里垂紅。妝點凄晨,流連卒歲,多少窮愁閉戶中。寒齏飯,但前村覓火,荒圃挑崧。
平生淡泊為功。愧無策謀生還未工。且西園灑墨,研經讀史,東郊習射,挾矢彎弓。麟閣標名,燕頷封爵,只索殊恩屬乃公。偏多事,為傷時感遇,咄咄山翁。
風草欣無節,霜筠怯走鞭。
玉香花媚晚,金綴菊迎年。
湖采螺紋石,番通馬劍錢。
忽看方物集,新返荷蘭船。
迎客都君風肅然,楊舟澹淡夕陽天。
辨帆日下邊何闊,覓港泥中腹漸堅。
換蟹饞思須近市,伐蘆生計羨連船。
寒灣水宿懷空渺,豈有高人夜叩舷。
飲食無他止養身,人間多少不惺惺。
朝晡細嚼家常飯,一卷神農本草經。
旋摘園蔬隨意好,軟炊土米繞牙香。
人言少吃多滋味,此是尊生第一方。
碧玉長簪出短籬,
枝頭腥血耐炎暉。
北堂花在親何在,
幾對薰風淚濕衣。
羅山橋水隔浮山,
橋上群仙日在還。
縱有飛泉流澗底,
仙源那得到人間。
野平萬象寬,天外愁相赴。
況在秋水上,浮云歸薄暮。
斜日掛遠村,沙鳥爭煙樹。
鄰檣競欲先,欸乃不能住。
寄身風波里,萬里念親故。
華發冷滄洲,有懷共誰賦。
東望月初生,照我夢中路。
昨朝觀抵戲,千步廣場對。
甲也烏獲徒,顧步熊虎態。
乙也乘勢來,躑躅進復退。
或有敗甲心,弦矢立其背。
甲初奮左臂,一箭奮者廢。
甲復舉右股,再射舉者墜。
坐令乙取勝,或乃一笑快。
因思中山趙,秦睨猶拾塊。
何為廉將軍,恥與相如會。
不念國之存,以吾兩人在。
一朝私仇破,兩虎共穴內。
他年藺公薨,頗老仍見代。
坑兵四十萬,大福遂不再。
依然卞莊子,拱手視成敗。
赤日忽西匿,秋風動水亭。
鳥啼煙樹濕,魚躍浪花腥。
云氣西山黑,嵐光北郭青。
新涼生白纻,酒意欲全醒。
積雨鵝潭闊,煙波入渺冥。
風蓑疑鶴影,云蓋想山形。
抱甕得無事,淋瓴不可聽。
非關春夢短,缊被濕頻醒。
鼁從灶底出,塵向甑邊生。
歌哭憐桑扈,猖狂笑彌平。
山飛云黯澹,海立雨砰訇。
不少迷津客,停車問耦耕。
四大假合非虛妄,
儱儱侗侗為二相。
東西南北不相知,
留與衲僧作榜樣。
翠巘遙連起白云。嵐色當門。樹影當門。
平坡如掌靜無塵。何處閑人。來訪閑人。
茅屋匡床幾度春。花鳥相親。風月相親。
寒香一抹暗消魂。雪意三分。梅信三分。
世尊聞鐘問弟子,此聲在鐘抑在耳。
在耳將奈群聾何,在鐘眾聽胡相似。
此圖百道飛嗚玉,我欲聽之寂無物。
主人看畫思舊游,髻髴妙音發琴筑。
漠者不應感者求,不逢知己徒頃憂。
山氣夜沈郭,蒼茫曉未收。
寒風來絕塞,入夏尚重裘。
盤馬雪千里,射雕天盡頭。
平生極飛動,惜不壯時游。
官閑無謁禁,朝退自賓稀。
開卷逢先覺,忘言接上機。
百千三昧悟,四十九年非。
老矣陶彭澤,浩歌胡不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