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宗皇帝挽辭五首 其一
羲軒前載遠,虞夏信書傳。
比德皆尊大,惟皇克繼先。
五陵同厚地,兩曜出高天。
制作流方策,憂勤十九年。
羲軒前載遠,虞夏信書傳。
比德皆尊大,惟皇克繼先。
五陵同厚地,兩曜出高天。
制作流方策,憂勤十九年。
伏羲、軒轅的事跡年代久遠,虞舜、夏禹的事跡憑借可靠的典籍流傳。他們的品德都被尊崇偉大,只有神宗皇帝能繼承先人的功業。五陵與大地同存,日與月高懸于高天。神宗皇帝的制度法令載入史冊,他憂國勤政達十九年。
羲軒:伏羲和軒轅(黃帝),傳說中的上古帝王。
虞夏:虞舜和夏禹。
信書:可靠的記載。
克:能夠。
五陵:這里可能指帝王陵墓。
兩曜:指日和月。
制作:指帝王制定的制度法令。
方策:典籍。
此詩創作于宋神宗駕崩后。宋神宗在位期間,任用王安石變法,力圖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,雖變法最終失敗,但他在位十九年憂勤國事。詩人在其去世后,作挽辭表達對他的追思和評價。
這首挽辭高度贊揚神宗皇帝能繼承先業,肯定其在位期間的作為。詩中展現出神宗的歷史地位和貢獻,在文學上以莊重典雅的風格表達對帝王的敬意,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。
瓊館迢迢隱碧岑,平時鐘磬出空林。苔因暑氣侵仙帙,鶴伴閑云對客簪。小洞石泉香洗藥,古壇松樹凈橫琴。欲談火棗交梨事,愧殺紅塵一片心。
容易春寒信手拈,夢痕回落白羅衫。清愁不似柳花纖。誰見風姿蕭索去,旋因迷路惘然占。生生又是別離簽。
亭前靜坐暗聞香,活水流花入小塘。聞說個中長若此,幽奇不獨在春陽。
登朝便與禍相粘,塵世功名到底甜。直到海南天盡處,桄榔樹下憶陶潛。
滄海歸來不嗣音。中年況味易銷沈。此生初釋怨恩深。鏡里簪花相坐賞,夢邊倒影獨追尋。醒時應識醉時心。
鳳姿日表極高明,講習詩書若性成。參決萬機裨獨斷,力行三善答輿情。綺園何必來為助,啟誦安能更擅名。日侍兩宮慈孝洽,萬年主鬯共安榮。
偶然一病便休官,萬石巖中處已安。底事書來猶剩語,也知習氣掃除難。
年少登壇笑伏波,飛章云錦粲明河。大揮隴右屯田疏,重制伊州出塞歌。謁帝華筵聞杕杜,懷人清興入藤蘿。翩翩白馬燕臺暮,頻許荊高挾筑過。
閒愁如海不成眠,暗度年華只自憐。知否寒窗今夜雪,有人燈下卜金錢。
不向羅浮問醉仙,笑呼孤鶴下吳天。春風吹散梅花雪,香滿西湖載酒船。
白苧衣裳懶自裁,手搖羅扇此徘徊。水晶宮殿涼風少,欲勸君王筑露臺。
吳楓葉落洞庭波,之子還朝整佩珂。千古湖山添保障,三年邑里減征科。游從總為斯文在,瞻戀其如父老何。白首林間睇霄漢,青春事業莫蹉跎。
孫枝出入萬松中,便好移來植寶宮。覆蔭人天正今日,不妨鼓動劫前風。
瓶中海棠亦太劇,細小翠擁胭脂深。秾姿故薰欲醉眼,芳信暗傳嘗苦心。偶逢一枝已自惜,若臨全樹更須吟。花時不道天無意,一日常橫半日陰。
家寄桐城身在蒲,袖中又有嶠南書。茅山極目茶亭遠,知向何州度歲除。韓慥林開妙不傳,請君自算小行年。公卿誰是揮金者,大半將詩準卦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