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刑祠部再和前篇猥為禱祈之應輒復次韻且以見志
長吏憂民深望歲,諸侯閔雨著編年。
鵝鮮聊用遵明詔,尩鼻何能感上天。
五事肅時斂在宥,九功美利屬持權。
守藩無狀惟推分,必在蒙莊內外篇。
長吏憂民深望歲,諸侯閔雨著編年。
鵝鮮聊用遵明詔,尩鼻何能感上天。
五事肅時斂在宥,九功美利屬持權。
守藩無狀惟推分,必在蒙莊內外篇。
地方長官憂心百姓,殷切盼望好年景,諸侯們因擔憂降雨情況而載入編年史冊。我僅用鵝肉之類的祭品來遵循朝廷明詔,像我這樣平庸之人怎能感動上天呢。當五事恭謹時,收斂之舉應有所寬宥,九種功績和利益之事都取決于掌權者。我守土無方只能安守本分,或許只能從莊子的內外篇中尋求寄托。
提刑祠部:官職名。
長吏:指地方長官。望歲:盼望豐收之年。
諸侯:這里可能泛指地方官員。閔雨:憂慮雨水情況。編年:編年體史書,這里指記載雨旱等情況。
鵝鮮:可能指用鵝等祭品。遵明詔:遵循朝廷的詔令。
尩鼻:形容自己平庸、無能。
五事:古代指貌、言、視、聽、思。肅:恭謹。斂在宥:收斂之舉要有所寬宥。
九功:指六府三事之功,即水、火、金、木、土、谷為六府,正德、利用、厚生為三事。持權:掌握權力。
守藩:指地方官員守土。無狀:沒有功績、表現不佳。推分:安守本分。
蒙莊:指莊子,莊子又稱蒙莊。內外篇:《莊子》有內篇、外篇。
此詩可能創作于當地遭遇旱情時,地方官員們積極祈雨。提刑祠部先寫了一首詩,作者和詩回應。當時社會以農業為主,降雨情況關乎百姓生計,官員們對降雨情況十分關注,作者守土一方,面對旱情雖努力遵循詔令祈雨,但自覺能力有限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地方官員對百姓的關懷和祈雨的心情,以及自身的無奈。其特點是用典豐富,體現出作者的文化素養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反映了當時地方官員的心態和社會狀況。
我本郎君屬部民,今朝堂上拜靈樁。
閑閑而后無名手,寂寂之余有此人。
千里家書常訓子,一言心事在褆身。
仙翁若問吾州政,萬碧樓空不染塵。
去年春花少,開晚不及時。
今年花開早,滿樹紅離披。
多花豈不好,中有枯死枝。
夏潦則秋旱,物理有盈虧。
鬰鬰松與柏,收斂含華滋。
嚴霜歲欲暮,蒼翠無時衰。
水畔斜陽萬馬行,柳邊殘雨一蟬鳴。
催人老去何忙甚,覺我新來太瘦生。
不死雖然如管仲,有生終是愧淵明。
商飆愈緊歸心切,莫把詩書博惡名。
萬里舟車要覓詩,衰年忍負始來時。
未成班氏兩京賦,僅見韓山一片碑。
歸信正須傳雁帛,秋風不為憶莼絲。
今朝再渡桑干水,月朗風清誰系思。
憶昔相逢霜露寒,再三與我返鄉關。
溪行散亂飛蓬鬢,旅泊凄涼落日顏。
活計獨傳鴻寶苑,清游重上鹿門山。
崇朝觸石需滂沛,笑我閑云苦未閑。
北帝宮中億萬姝,天花散盡滿天衢。
蓬山宮闕白禽獸,秦地山河銀雁鳧。
寒聳吟肩呵滴硯,春回醉頰宴開爐。
梅花半樹南枝早,夢遶孤山訪老逋。
泗水阻小艇,孤汀恰水生。
一炊云外熟,雙櫂雨中行。
衣醭梅天潤,蓬疎臘月清。
江南稍有侶,鵲報曉來晴。
老來不寫送行語,送子不可無一句。
幾回特地費思量,有句可寫難寫意。
從上佛與祖,別無可指示。
只要息心仍息念,墻壁木偶恰相似。
驀然見得親,不負出家志。
茫茫日月去如飛,轉得眼來老已至。
當思祖道重千鈞,凜如一發孰可寄。
釣雪磯頭瞠老眼,秋空萬里孤鴻遠。
衰世門戶單,惟有子與我。
手足共一身,右短固不可。
投老得寡妻,誰謂此計左。
鴟梟覆爾巢,骨肉翻成禍。
知幾苦不早,漸理歸舟柁。
縣官不可入,有理子亦頗。
自憐羽翼低,尺書忽遠墮。
兩年食奔走,老蠶自纏裹。
相救在急難,寧能久安坐。
玄精有可倚,矧此乃幺麼。
匆匆分手向天涯,便憶高齋聚首時。
繞榻圖書春睡醒,一燈風雨夜談遲。
幽州此去三千里,行客當歸六月期。
窗枕那堪秋思澹,瀹茶細與說相思。
故人東下濯滄浪,見說金沙作斗量。
昔想萬錢還跨鶴,晚知六博亦亡羊。
詩傳劍閣煙霞藁,地入桐廬云水鄉。
瀟灑滿懷無處著,歸程何況接新涼。
已當天色暮,況復雨霏微。
落葉元無定,因風更自飛。
壯心欹客枕,寒事到征衣。
明日臨晴霽,黃花看晚暉。
田里創殘疚正深,望醫起死息呻吟。
神功那用千金藥,妙處都由一寸心。
劍外空遺喬木望,江東將有憇棠陰。
十分存省新甿了,歸轉洪鈞普作霖。
我有折角牛,放在前山麓。
山瘦石棱棱,歲月老觳觫。
摻摻過百指,仰此種田谷。
短笛臥斜陽,我飯何時足。
絳節彤幢御火精,世間那是水晶城。
醉橫蘄竹愁重醒,睡落齊紈惜屢驚。
家口飛蚊兒女語,鄉心過雁弟兄情。
更闌誰撼千章木,悮作連床夜雨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