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平山
吳會括眾山,戢戢不可數。其間號天平,突兀為之主。
杰然鎮西南,群嶺爭拱輔。吾知造物意,必以屏大府。
清溪至其下,仰視勢飛舞。偉石如長人,堅立欲言語。
捫蘿緣險磴,爛漫松竹古。中腰有危亭,前對紺壁舉。
石竇落玉泉,泠泠四時雨。源生白云間,顏色若粉乳。
旱年或播灑,潤可足九土。奈何但泓澄,未為應龍取。
予方棄塵中,巖壑素自許。盤桓擇雄勝,至此快心膂。
庶得耳目清,終甘死于虎。
吳會括眾山,戢戢不可數。其間號天平,突兀為之主。
杰然鎮西南,群嶺爭拱輔。吾知造物意,必以屏大府。
清溪至其下,仰視勢飛舞。偉石如長人,堅立欲言語。
捫蘿緣險磴,爛漫松竹古。中腰有危亭,前對紺壁舉。
石竇落玉泉,泠泠四時雨。源生白云間,顏色若粉乳。
旱年或播灑,潤可足九土。奈何但泓澄,未為應龍取。
予方棄塵中,巖壑素自許。盤桓擇雄勝,至此快心膂。
庶得耳目清,終甘死于虎。
吳地匯聚眾多山巒,密密麻麻難以計數。其中有座天平山,高聳突出堪稱群山之主。它雄偉地坐鎮在西南,眾多山嶺爭相簇擁輔佐。我知道造物主的心意,定是用它來屏障蘇州府。清澈溪流流到山下,抬頭看山勢如飛舞一般。巨大的石頭像高大的人,穩穩站立仿佛要說話。手抓藤蘿沿著險道攀登,松竹古老爛漫。半山腰有座危亭,正對著青紫色的山壁。石縫間落下玉泉,四季都有泠泠的水聲如細雨。泉水源頭出自白云間,顏色像粉乳一樣。干旱之年或許能播灑甘霖,潤澤九州大地。無奈它只是一潭清澈的水,沒被應龍取用。我正想遠離塵世,向來就向往巖壑山林。徘徊選擇雄偉勝景,到了這里讓我身心暢快。希望能讓耳目清凈,最終就算葬身虎口也甘愿。
吳會:指蘇州。
戢戢:眾多的樣子。
突兀:高聳的樣子。
屏:屏障。大府:指蘇州府。
捫蘿:手抓藤蘿。緣:沿著。險磴:險峻的石級。
紺壁:青紫色的山壁。
石竇:石縫。
泓澄:水深而清的樣子。
應龍: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,能興云致雨。
塵中:塵世。
心膂:心和脊骨,比喻重要部位,這里指身心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,但從詩中可看出詩人在游覽天平山后有感而發,當時可能處于對塵世的厭倦,渴望在自然中尋找寧靜。
這首詩描繪了天平山的雄偉景色,表達詩人歸隱之意。其寫景生動,情感真摯,在展現天平山之美的同時,體現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塵世的超脫,有一定藝術價值。
醉笑一聲懷遠澤,行吟幾度過新昌。天龍付得江山色,神龜吞之日月光。如此玄黃心浩蕩,依然金碧勢輝煌。恒沙分別路多少,悟道歸來已坐忘。
不惜折楊柳,孟津楊柳西。本是虜家女,嫁作漢兒妻。
西風臨望極南天,楚客思歸倍黯然。云樹遠連秋浦路,塞鴻初度秣陵煙。半江明月聞寒笛,荒渚孤燈泊夜船。遙憶長卿詞賦好,異鄉應得故人憐。
初下車來首勸耕,老農爭走道邊迎。歡聲便似承平日,不待期年政已成。夜聞催餉不成眠,遙望官壺眼欲穿。醉倒田間真快樂,念無田者益堪憐。莫厭行春馬足勞,彈琴吟詠節彌高。盡驅赤子持田器,勿使潢池煩賊曹。
石田荒盡豆苗稀,素化為緇尚未歸。不是此山無好景,草心正欲報春暉。
榕樹陰中一葦橫,鷓鴣聲里數峰青。南人到此亦腸斷,一是南人作么生。
可憐同巢燕,孤飛向春殿。不若銜花歸,尋巢得相見。
山來絕厓虎跳躍,路入半空蛇結盤。安得云霄生羽翰,直排閶闔獻瑯玕。曉行函谷星初落,晚渡轘轅雪正寒。所歷未知今日險,何鄉能托此身安。
任重才荒悴此心,不堪衰病日侵尋。感君惠我行囊藥,一顆烏丸抵萬金。
日出長镵在手,獨入千山萬山。忽見桃花流水,誰知不是人間。
零落鈿蟬出漢宮,闌干雙淚背春風。君王總署回心院,再畫蛾眉恐未工。
三高堂下綠蘋風,十載維舟兩鬢蓬。范蠡無書留越絕,張翰有夢到吳中。云開笠澤浮珠闕,月出長橋動綵虹。長憶故人心斷絕,五羊南去少飛鴻。
揚子江頭飛楊花,勞人傷別古所嗟。昨夜閨中瀲滟酒,今日江上渡漢楂。鼓楂圖南無夭閼,惟輪之力紛其拿。中流四顧忽怦動,有世何年陷此窊。填之未聞來精衛,補之未聞降女媧。長此奔騰莽黃浪,人物萬世盡淘沙。長此迢迢銀漢隔,江南江北望眼賒。揮刀斷水流不止,靈鵲乏術梁無涯。撫舷脈脈難自名,愚公之計愿何奢。水若有情水亦老,人若不老無春華。愿言金湯在天塹,鐵打山河固漢家。
十載風塵倦往還,細看巾帽一汍瀾。愁多白發三千丈,路折青泥百九盤。丘嫂漫嗤儀舌在,故人誰惜范袍寒。天涯多少驅車客,不信人間行路難。老去身慵憶壯游,尊前無計破牢愁。青衫不掩功名淚,白發難藏富貴羞。風雨可堪雞廢職,稻粱那計雁為謀。因思自鬻于秦者,何事當年樂飯牛。
白云飛空往復還,行人道上坐長嘆。親庭偶與云路值,云飛寧與人相關。梁公去來幾千載,撫卷為君增嘆嘅。天涯望云傷客心,膝前一刻千黃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