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夔州挽章 其一
防拓西南重,皇華賦詠優。
忍將憂國淚,來作聽猿愁。
瘴掃烏蠻俗,吟殘白帝秋。
修名磨不得,三峽自東流。
防拓西南重,皇華賦詠優。
忍將憂國淚,來作聽猿愁。
瘴掃烏蠻俗,吟殘白帝秋。
修名磨不得,三峽自東流。
防守西南地區責任重大,你以使者身份賦詩才華出眾。怎忍心帶著憂國之淚,化作聽猿啼般的哀愁。你掃除烏蠻地區的不良習俗,在白帝城中吟詩直至秋盡。你的美名磨滅不了,就像三峽之水永遠向東流去。
防拓:防守、開拓。
皇華:《詩經·小雅》有《皇皇者華》篇,后以“皇華”指皇帝的使臣。
烏蠻:古代西南少數民族。
修名:美名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當時西南地區可能面臨一定的邊防壓力,逝者李夔州在防守西南、傳播文化等方面有重要貢獻,詩人在其去世后寫詩悼念。
這首詩主旨是悼念李夔州,突出其憂國情懷和在西南的功績。特點是情感深沉,意象運用巧妙。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當時對官員功績的重視和對憂國之士的敬重。
淳淳堯舜朝,翼翼皋夔佐。懷古慚吾才,綱紀曷宜播。剛毅近剽悍,寬柔或選愞。更弦懼瞀眩,因轍太委惰。譬彼鼎黃耳,覆餗誰能那。懋懋恭朝夕,庶以寡吾過。
天命靡有常,空視時運覆。珍重山間翁,抱道庸自玉。掀髯發清興,開軒恣遐矚。空谷闃無人,惟有云相逐。山翁為有知,戀戀情綣縟。綣縟林中薪,歌已禽聲續。勿謂有傾頹,維心常位育。顧我無依歸,猶然嗜幽獨。愿結金蘭交,共茲南山麓。
玲瓏金剎白云邊,踏閣攀林一徑穿。龍出洞門常作雨,鶴巢松樹不知年。僧來殿上鳴鐘飯,客到山中借榻眠。怪底夜來難得寐,秋風窗下繞流泉。綠蘿陰下到蒲團,茗葉松花進晚餐。近水云霞晴亦雨,傍巖樓閣晝常寒。旅懷寥落逢秋半,僧話淹留坐夜闌。惆悵塵蹤又南去,朝來鐘磬隔煙巒。
泛泛江都棹,河平水不流。閒情添客路,春色憶皇州。未訪瓊花勝,聊攜寶劍游。知君有高抱,期作濟川舟。
已回鄰面三年粉,又結寒絲幾許冰。
城中無處聽蟬鳴,短策輕鞋晚出城。行到柳陰松影下,恰才聞得兩三聲。
廉纖絲雨春陰重。嫩草平鋪,低把金鞍鞚。綠遍天涯無半縫。憐伊歲歲和愁種。飛絮落花都不動。斗帳微寒,自做池塘夢。明日踏青誰與共。芳郊怕損鞋頭鳳。
幾樹鶯啼酒未醺,聲聲喚起杜司勛。初三斜月今宵見,第一春雷昨夜聞。愁欲遣時偏聽雨,夢將回處尚疑云。沈郎腰細無多少,又被東風瘦幾分。
亙地黃河出,開天此一門。千秋憑大禹,萬里下昆侖。入廟焄蒿接,臨流想像存。無人書壁問,倚馬日將昏。
老謝儒冠服草萊,殘經重抱到燕臺。只愁錯認文園病,特覬金莖賜露來。
幽懷自撫恐傷神,隨俗何妨雅化身。未悔蛾眉輕入世,故知西子總宜人。橫斜疏影添殊色,淺笑紅妝趁始春。偶爾相逢動清興,行行吟賞月華新。國色難圖認易差,天然妙頰泛紅霞。春回稍斂冰霜氣,骨化而為桃杏花。顧影未宜儕眾女,有懷相對思無邪。貞嫻別在風儀外,微笑拈容竊嘆嗟。驀地逢春意欲狂,一枝斜出作嚴妝。水邊灼爍爭朝日,物外精神認暗香。寓興不曾遭屈宋,托根原未在金張。風懷消盡當時事,猶為芳菲著思長。棖觸年時事不回,隔煙臨水會初開。含情自怯羞難掩,倚醉相容我獨來。那惜低徊吟百遍,肯辭瀲滟酒千杯。相思點點都成淚,重向枝頭認舊栽。
老觀當場闡大機,逢人赤手為提持。若能直下知端的,佛海波瀾無盡時。
即席詞成,才鋒驚眼,吟邊鷺足應翹。吳越王孫,彎弓便退江潮。英雄一樣多情甚,許鯫生、分道揚鑣。指云霄。西抹東涂,笑看兒曹。登樓難醒春婆夢,只頻年壓線,度遍纖腰。小聚歡場,醉來也自能驕。酒痕猶帶杭州味,問酒徒、意趣誰饒。可憐宵。覓個紅妝,高燭同燒。
滿院開殘紅白桃,盈樽人倒濁清醪。相逢重午還相醉,小會神仙吊楚騷。
正行佳處且休移,水綠山青欲染衣。蘆葦汀洲鴛鷺渚,斜風細雨不須歸。水光中更有天光,俯仰游人在混茫。自許纖毫無一點,那堪乘興得瀟湘。樂緣仁智兩相宜,好是斜陽未可歸。倒影沉沉長自在,謾懷今古嘆人非。橫斜林木覘寒流,島在山前且艤休。自笑自吟無俗友,此生相問有漁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