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潮行
吳山越山相對青,中有滾滾長江橫。
長江誰道不曾改,年來一半沙填平。
潮生潮落何時了,萬古人間一昏曉。
歲歲吳儂來看潮,不知潮送吳儂老。
酒樓笙歌喧醉耳,客帆翻覆云濤里。
悠悠哀樂永相忘,空江落日秋風起。
吳山越山相對青,中有滾滾長江橫。
長江誰道不曾改,年來一半沙填平。
潮生潮落何時了,萬古人間一昏曉。
歲歲吳儂來看潮,不知潮送吳儂老。
酒樓笙歌喧醉耳,客帆翻覆云濤里。
悠悠哀樂永相忘,空江落日秋風起。
吳山和越山相對著,山色青蔥,中間橫亙著滾滾長江。誰說長江不曾改變,這些年一半已被泥沙填平。潮起潮落何時才會停止,人世間不過是萬古的朝夕更迭。每年吳越的百姓都來觀潮,卻不知潮水送走了他們的青春。酒樓里笙歌喧鬧,迷醉了人們的耳朵,江中的客船在云濤中翻覆。悠悠的哀樂永遠被遺忘,空曠的江上,落日余暉中秋風漸起。
吳山越山:吳地和越地的山,泛指江浙一帶的山。
長江:這里指錢塘江。
吳儂:吳地的人,這里泛指江浙一帶的百姓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錢塘江潮是江浙一帶的自然奇觀,每年吸引眾多人觀賞。詩人可能在觀潮時,目睹自然的變化和人間的百態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當時社會或許相對穩定,人們有閑情觀賞自然景觀,但詩人卻從中看到了更深層次的意義。
這首詩主旨是感慨自然永恒、人生短暫和世事無常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、對比鮮明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經典名作,但以獨特視角展現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。
遁跡無圖匿姓名,萬重山后葺茅亭。隨情因事搜新偈,探妙窮微閱古經。與道交時心絕念,從緣感處物通靈。應須長遠存高節,屹屹喬松老更青。
憔悴無心對鏡臺,燕釵象揥鎖塵埃。昭陽自有身輕者,肯放羊車夜半來。
家貧且作會稽樵,擔在肩頭斧在腰。出谷每煩明月送,入山何待白云招。松深濕翠沾書卷,花近晴香撲酒瓢。千載榮歸憐去婦,低回羞過覆盆橋。
吾聞古周官,亦有挈壺氏。大者贊化育,調燮陰陽理。大道何洋洋,一陰與一陽。職思合其德,國士知無雙。
玉簫不聽鳳凰鳴,銀漢愁看織女星。永夜機中悲蟋蟀,十年窗下拾流螢。白頭司馬空多恨,清淚安仁更苦形。見說生兒是奇器,他年應慰九泉靈。
愁來幾度廢吟詩,三載荊花損兩枝。折臂已如亡右手,傷心況未見男兒。名山孰繼中郎業,蒿里偏吹仲氏篪。泉下若逢爺有問,為言貧賤似前時。
春水滿四澤,夏云多奇峰。秋月揚明暉,冬嶺秀孤松。
開邦勛業高無讓,啟第規模壯絕鄰。興廢感懷悲咤久,柳梢花葉自青春。
蘇耽成道返,阿母大歡娛。何意天邊月,還為掌上珠。白華長抱蒂,朱鳳更將雛。日夕流霞獻,慈顏似鮑姑。久客邊州里,初歸漲海濱。三遷憂老母,九死愧先臣。深愛存顏色,微忠托隱淪。簾前雙燕好,挾子獻青春。涕泣辭京國,間關出戰塵。發膚歸父母,薪膽獻君臣。逃墨因多難,成仙未是仁。蠻江葭菼外,此日復垂綸。五岳游難遍,歸來復閉關。祗因戀慈母,不忍住深山。草長多麋鹿,江清有白鷴。物情皆慕侶,吾亦倦知還。白盡高堂發,秋霜滿海天。早營烏鳥養,莫戀沃洲禪。井邑烽煙里,山河戰伐邊。絕裾誰忍再,空有壯心懸。
宰縣殊無補,初心復負書。極知通一藝,苦恨乏三徐。立志期乾健,流年嘆月諸。已拚雙鬢白,未必古人如。蚤慕登門寵,今欣后乘陪。窮山逢歲晚,佳節看陽來。地煖猶聞桂,冬深未見梅。高齋公事少,暇日足徘徊。
一徑蕭蕭萬玉林,數椽茆屋住山深。不知采藥何來去,總在云蘿無處尋。
步步青云肯憶家,西湖春訊到梅花。除書一紙飛來日,柳色鶯聲滿后衙。
森森喬木已成林,都憲猶懷故國心。自是楚云堪入夢,何如梧岫可追尋。寒梅雪后枝枝玉,黃菊年來樹樹金。遙望十亭亭外路,幾時容我一登臨。
敗屋猶馀茅不多,其如凌雨震風何。破誰一部慳貪相,還我數間安樂窩。
春曖飛來江北岸,秋涼飛過江南。江南江北好松杉。忘機相伴者,青鳥和鷗三。家有惲公圖雪鷺,斯圖九鷺新添。畫師可惜姓名淹。小鮮期共享,野鴨不容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