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集鮑樓作
秋在湖樓正可過,扁舟窈窕逐菱歌。
淡云遮月連天白,遠水生涼入夜多。
已是高人難會聚,矧逢佳節共吟哦。
明朝此集喧城市,應說風流似永和。
秋在湖樓正可過,扁舟窈窕逐菱歌。
淡云遮月連天白,遠水生涼入夜多。
已是高人難會聚,矧逢佳節共吟哦。
明朝此集喧城市,應說風流似永和。
秋天時節在湖樓正好度過,駕著小船輕盈地追逐著采菱人的歌聲。淡淡的云朵遮住月亮,連著天際一片潔白,遠處的湖水帶來涼意,隨著夜色漸濃愈發明顯。本來高人就難以相聚,何況又逢中秋佳節一起吟詩。明天這次聚會的事在城里傳開,人們定會說這風流韻事如同東晉永和年間的雅集。
窈窕:形容小船輕盈的樣子。
矧:況且。
永和:東晉穆帝年號,永和九年王羲之等人蘭亭雅集,傳為佳話。
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,推測是在中秋佳節,詩人與一些志同道合的高人在湖樓相聚,飲酒吟詩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記錄中秋與高人的聚會。其特點是景中含情,將秋夜美景與聚會的風雅相結合。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雅集生活。
巉巖歷盡到山門,萬木叢邊酒一樽。霜葉步穿僧徑滑,松香煙繞谷云屯。富春山擁螺千點,丁字溪蟠線一痕。勝處未經歐九眼,欲將佳致與誰論。
常欲從君一夜譚,自慚風骨帶塵凡。今朝款曲陪嘉話,更聽松聲出翠巖。
水際空明月正圓,人行月里水如天。道旁聽得人爭指,半是當年折桂仙。千年佛閣與云齊,足力窮時目力移。堪笑癡兒誇壯麗,那知芥子納須彌。
車騎如云結五都,少年誰不避呼盧。故鄉明日黃冠去,曾否君王賜鏡湖。
蕎麥花開山翠飛,腰鐮翁孺愁相依。金川道上風浪急,玉笥山前煙火微。長鯨已墮黃石磯,大將猶搴龍虎旗。翩然揚袂者誰子,陌上酣歌緩緩歸。
歡愛二月風,吹枯作紅紫。儂愛五月風,吹花結成子。
昧旦乘輕風,江湖忽來往。或與歸波送,乍逐翻流上。近岸無暇目,遠峰更興想。綠樹懸宿根,丹崖頹久壤。
朝陽初起燦霞敷,蘭室欣聞養鳳雛。不待膝前聽稚語,先從掌上看明珠。喜來可有詩千首,興至先邀酒一觚。怪道昨宵一星墜,原來天上降仙姝。
區區州縣肯徒勞。誰得似、卯金刀。一笑醉蟠桃。問何處、仙山可巢。兩朝人物,積年陰德,心力過蕭曹。門戶便須高。看今后、君家鳳毛。
煙水混微茫,金山是上方。波心開佛剎,石罅隱禪房。風定壚煙直,江空磬韻長。妙高臺上望,遙見五云鄉。
曹丘寧任俠,其意乃憐才。得士風塵里,恍然云霧開。浮沉不改諾,緩急豈論財。所以千秋墓,猶傳羊角哀。
君不見蘇黃門,祝融之墟世間生,豪壓嶺海誇三城。風流杜牧不足數,直與長公爭弟兄。閑來調鶴西郊渚,借我虹橋灑然去。愛子山水多秀奇,輞川堪作王維墅。把酒臨風岸葛巾,揮毫大笑傍無人。長篇百韻奇直逸,要與林卉相鮮新。俊才況值清平世,人間好事多相際。但從古巷覓幽芳,莫向西禪嘆相廢。只今蘿徑春氣深,草色花香連遠岑。曲池燕子迎風語,夾岸薔薇帶雨陰。草閣闌干吟獨憩,小車花下何時至。石鼎重烹竹竇泉,苔磯細語參同契。君不見圣賢與世常推移,屈伸闔辟天之機。皇王帝伯無消息,惟有青山伴醉卮。
徽州螺鈿酒杯輕,偏寄烏銀接紫瓊。日出一雙飛在手,風流千載飲知名。墨煙兼惠分兒女,膠漆頻忘是友生。歲歲有書還唱和,天涯咫尺枕中行。
紫茄時被隴,舒葉自虧蔽。登君玉盤內,得耦嘉蔬味。結花詎能芳,垂實迥連帶。雖微蹲鴟用,頗勝匏瓜系。
一亭端合搆煙籮,剪棘誅茅費幾何。山到富春終自別,地分僧寺可須多。回流幾葉浮煙艇,返照千峰浸碧波。如此風光如此景,巔崖碑板為誰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