敬題濂溪先生書堂 其二
出城三四里,
矯首愜遐觀。
頓覺市聲絕,
忻從天宇寬。
康山書幾浄,
湓浦硯泓寒。
一誦愛蓮說,
塵埃百不干。
出城三四里,
矯首愜遐觀。
頓覺市聲絕,
忻從天宇寬。
康山書幾浄,
湓浦硯泓寒。
一誦愛蓮說,
塵埃百不干。
出城三四里路,抬頭暢快地遠望。頓時覺得市井喧鬧聲消失,欣喜于天空如此遼闊。康山旁書案潔凈,湓水邊硯池涼水清寒。誦讀一遍《愛蓮說》,塵俗之事皆無法沾染。
矯首:抬頭。
遐觀:遠望。
市聲:市井中的喧鬧聲。
忻:同'欣',喜悅。
康山:指周敦頤書堂所在的山,具體所指待考。
湓浦(pén pǔ):湓水,在今江西九江一帶。
硯泓(yàn hóng):硯池中盛的水。
愛蓮說:周敦頤名篇,以蓮喻君子高潔品格。
塵埃百不干:謂塵俗之事完全無法沾染。
周敦頤(號濂溪先生)是北宋理學開山鼻祖,《愛蓮說》為其代表作。此詩應為后人拜訪其書堂時所作,通過描寫書堂環境與誦讀其文的感受,表達對其精神品格的敬仰。具體創作時間及作者無明確記載,推測為宋以后文人題詠之作。
全詩以訪書堂的行蹤為線,由遠及近描繪環境之幽,以'誦《愛蓮說》'收束,突出周敦頤高潔品格對后人的影響,是一首典型的追慕先賢、弘揚其精神的題詠詩。
鸞鏡生塵十載多,羞看嬌影舞婆娑。殘脂剩粉無人掃,隨水流來漲御河。
高門偏自傍城隅,車騎迎賓席每虛。西去垂楊臨大道,東來流水繞清渠。窗疏積曙晨搖筆,花樹棲螢夜映書。更喜數為文字飲,新秋還得慰僑居。
華堂秉列炬,光景中夜全。欣此良宴集,侍坐俱忘還。自慚鉛槧徒,得以廁芳筵。四座盡妙士,醉后唱高言。揮毫不停飛,侍女出邯鄲。年齒二八余,桃李為面顏。促膝進旨酒,雕楹奏鹍弦。一飲盡百卮,不惜年歲捐。豈不念窮困,所托在芝蘭。馨香入懷袖,永矢愿弗刊。
一月春風洛水幽,凜然惟有壑專秋。十室九空鴻雁渚,千村萬落杞荊疇。烏鳥有情瞻岵屺,黃龍無底羽淵洲。思昔朝廷天廣大,何時醢賜伴醪篘。
愛君池下影,時來池上眠。落花映修竹,靜起一簾煙。
飄然隨所適,不必感行藏。舞袖華于婕,眠花姓是莊。闌干朝雨后,山徑晝風長。莫與游蜂伍,纖毫毒易傷。
久向憨獅子,今來見影堂。白云何處去,閒卻半間房。
柏森增暗邃,霞幌類浮屠。客入山中寺,僧眠殿外嵎。行吟殊偈誦,膜拜近兒娛。靈塔苔生厚,經年對月孤。
倦游方嘆錦囊空,此道誰知一夕東。客里簿書慚老子,詩中旗鼓避元戎。叩門莫厭經過數,促席聊容語笑同。此樂秪憂兒輩覺,不應品藻待渠公。
茂陵秋草不如錢,老盡日光行宇宙。
咫尺云山辨莫真,小樓風雨夢偏勤。東籬有菊非貧我,重九無詩也俗人。酩酊正思千日酒,風光須念百年身。澗邊松下誰同醉,拈弄應知句有神。
君是青云料,吾當白發年。駑駘傍騏驥,魚鳥各天淵。他日難忘處,寒宵不忍眠。挑燈雪窗下,共讀雁奴篇。
隔歲相看思渺然,尺書忽向故人傳。九關天啟青云業,千古春涵白雪篇。列塞戈矛猶獨倚,清時雨露為君偏。勞歌欲和慚同調,瑞氣西依斗極懸。
無田種秫似淵明,卻說歸耕似不情。食粥魯公宜乞米,不妨千載有馀清。
羊腸有路地多險,馬脊無人天一隅。自從二水分新舊,南北煙波各自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