禪月臺
山路難嫌腳力登,盡高高處又憑陵。
豈無道院燒仙藥,定有僧龕供佛燈。
一任薦紳多習熟,都緣書冊易因仍。
屋頭巷尾誰連壁,涼冷秋來老莫勝。
山路難嫌腳力登,盡高高處又憑陵。
豈無道院燒仙藥,定有僧龕供佛燈。
一任薦紳多習熟,都緣書冊易因仍。
屋頭巷尾誰連壁,涼冷秋來老莫勝。
山路難行也不嫌腳力去攀登,一直登上那最高的地方再往上。難道沒有道院在燒制仙藥,肯定有僧龕供奉著佛燈。任憑士大夫們對此多么熟悉,都因為書本知識容易因循守舊。屋頭巷尾誰家墻壁相連,秋來寒涼讓人難以承受。
憑陵:登上。
道院:道士居住的地方。
僧龕:供奉佛像的小閣。
薦紳:同“縉紳”,指士大夫。
因仍:因襲、沿襲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詩人可能在登山游覽時,看到山林中的道院、僧龕等景象,結合對士大夫階層的觀察有感而發。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因循守舊的風氣,詩人借景抒情,表達自己的思考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借登山所見抒發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和秋涼之感。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思考相結合,語言質樸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,但反映了詩人獨特的視角和情感。
炎炎皦日正當中。澄潭忽此逢。金丹乍浴表深功。通明照水紅。丹浴罷,樂無窮。怡然百體融。人間何處不清風。此懷誰與同。
孤客江程付小詩,廟前春木雨來時。十年直北天涯感,惟有云安杜宇知。
衣冠元禮舊龍門,旄鉞西平奕代勛。官是唐家貴公子,名高漢室故將軍。四朝人地推時望,千載丘園脫世紛。國器幡然臨摯殞,赍咨遺事謾傳聞。
身外塵緣淺,堂前酒盞深。笑予多感慨,喜汝漸能唫。敢忘先人德,應憐后裔心。醉來還自慰,膝下玉森森。
延平閣想張華劍,寶婺樓觀沈約詩。
顢頇冰面瑩池心,風刮瑤階臘雪深。怪得宮中無獸炭,步搖釵是辟寒金。
黃河西去從天下,華岳東來拔地高。
殘臘才經一番霜,青青三寸作金黃。故園兄弟懷思我,特地分甘到草堂。
平時感慨寓詩中,怨恨春江起戰風。觸景生情今昔異,衰年不與壯年同。
城隅一曲抱滄浪,有客新裁薜荔裳。檻外漁舟回七澤,座中龍笛到三湘。松花暮合陶潛里,草色春添杜甫堂。莫向峰頭歌白雪,夜驚神女出高唐。
日日思歸未有期,及歸翻恨數年遲。開船聽得吳歌起,絕似閶門送別時。
逆境春容少,窮時節義難。此花小異處,卻要十分寒。
豪家大廈敞千楹。風搖玉柄輕。金盆弄水復敲冰。熱從何處生。低草舍,小茅亭。如何安此身。元來一念靜無塵。蕭然心自清。
流水難窮目,斜陽易斷腸。誰同砑光帽,一曲舞山香。
老樹如龍翠意寒,酒樓人散夕陽間。葦苗沿路清于水,一夜詩心到滸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