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韻昌甫九峰庵所寄
庵院誰人車馬來,草生泥路石生苔。
冢邊只有千章木,山外寧無一點埃。
先友到時多感慨,孤兒知后轉悲摧。
讀詩何忍賡酬去,夜月吹涼曲岸隈。
庵院誰人車馬來,草生泥路石生苔。
冢邊只有千章木,山外寧無一點埃。
先友到時多感慨,孤兒知后轉悲摧。
讀詩何忍賡酬去,夜月吹涼曲岸隈。
有誰會到這庵院來呢,泥路上雜草叢生,石頭長滿青苔。墳墓旁只有大片樹木,山外難道就沒有一點塵埃嗎?從前的友人來到這里多有感慨,孤兒知道這些事后更加悲痛。我讀著詩不忍心去唱和,只能在夜月中于曲折的岸邊感受涼意。
次韻: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。
千章木:大片的樹木。章,大木材。
寧無:難道沒有。
賡酬:以詩歌相酬答。
隈:山水彎曲的地方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詩中‘先友’‘孤兒’等內容推測,可能是在一些友人離世后,詩人來到庵院,面對荒蕪之景,觸景生情而作,當時心境應是充滿了對故友的懷念和世事無常的感慨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先友的追思和世事變遷的感慨。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,以荒涼之景襯哀傷之情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創作風格。
清玄道士騎黃鶴,曾向春班趁早朝。香動螭頭云氣暗,路回龍尾佩聲遙。還山去采泉中玉,洗耳終亡樹上瓢。聞說淮南招桂隱,渡江明月聽吹簫。
重陽薄酒且沾唇,歲患雖煩節物新。昨日未知今日雨,流年不恕老年人。籬花欠事無黃菊,江草多愁漫白蘋。何待齊山始酬醉,小孫須辦拾頭巾。
客來身挾煙霞氣,云宿天門最上頭。夜半忽懸滄海日,封中倒瀉絳河流。行時向子無婚嫁,歸后宗生好臥游。為有故人馀興在,不隨風馭訪丹丘。
愛聽箏聲曲,貪看錦上花。青年去如失,白發坐來加。政復憐身世,無徒戀物華。勸君堅晚節,湖畔臥煙霞。
過盡白沙洲,千峰躍未休。青馀原上麥,紅失驛中樓。客子程途遠,長江日夜流。不緣君父重,奔走亦何求。
上客來何暮,山齋菊欲殘。猶馀秋徑色,聊待酒人歡。艷蕊迎霜立,寒香浥露餐。晚酣休便去,新月出林端。
衣皺霞千疊,鞋彎玉兩弓。色酣眉黛綠,香膩口脂紅。密約心還怯,多情意未通。黃昏頭懶卸,繡被象床空。
亂灑春霙著紙寒,玉成天地片時間。有人諳盡江湖冷,卻愛尋常罨畫山。
柳暗藏鴉,花深見蝶,物華如繡。情多思遠,又是一番清瘦。憶前回、庭榭來春,個人預約同攜手。恨遲留,載酒期程,孤負踏青時候。搔首。雙眉暗斗。況無似今年,一春晴晝。風僝雨僽。直得□時迤逗。想閑窗、針線倦拈,寂寞細捻酴醾嗅。待還家、定自冤人,淚粉盈襟袖。
客中皆念客中身,唯汝相逢意更親。不向燈前聽吳語,何由知是故鄉人。
霜凝天色晚,繞闌躑躅,新月照庭除。隔簾聽燕語,軟語商量,北返共將雛。芙蓉漸老,怨歸帆、不渡重湖。猶記得,來時春柳,絲縷系香車。愁余,煙云陡起,霧靄沉昏,障家山何處?空太息書隨雁杳,鏡怯鸞孤。當年蝶向花叢醉,甚近來、香夢俱無?秋風起,今宵應瘦蘼蕪。
凄風颼颯撼驚條,似漆荒林泣老梟。木榻冷清眠被亂,煤燈幽暗暈光搖。坐殘歲月天涯迥,思盡親朋嶺海迢。三十二年如夢寐,夜深向壁度生朝。
仙翁對弈古松根,當局機鋒未易論。只許兩先饒日月,休將一著賭乾坤。滿盤星斗無人測,四角關河有路存。樵子歸來柯已爛,空山寥落又黃昏。
樹影覺秋疏,山光映晚除。溪毛和雨薦,石發任風梳。艾蒳窗馀篆,蕓暉架有書。呼兒具毫楮,應欲賦閑居。
清聞拋如碎玉卮,倦心頓復飲霞曦。百年夙愿捐棄已,聽琴且倚亸云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