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韻昌甫送周正子入太學
西風邂逅清揚婉,三嘆章泉滿紙詩。
取友此時宜自信,決科他日未為遲。
賢關禮樂當深考,世路風波不用知。
我亦飄零玉溪住,鄉評相與見于斯。
西風邂逅清揚婉,三嘆章泉滿紙詩。
取友此時宜自信,決科他日未為遲。
賢關禮樂當深考,世路風波不用知。
我亦飄零玉溪住,鄉評相與見于斯。
在秋風中偶然遇到了氣質清揚美好的友人,反復吟誦章泉滿紙的好詩。此時交友應該自信,日后科舉中第也不算晚。在太學里應該深入研究禮樂,不必了解世間的風波險惡。我也漂泊在玉溪居住,鄉里的評價都體現在這里了。
次韻: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。
昌甫:可能是詩人朋友。
周正子:人名。
太學:中國古代的國立最高學府。
邂逅:偶然相遇。
清揚婉:形容人氣質美好。
三嘆:多次感嘆,形容反復吟誦。
章泉:可能是詩集名或指代詩人。
決科:指科舉考試中選。
賢關:指太學。
鄉評:鄉里的評價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題可知,是詩人為友人周正子進入太學送行而作。當時周正子即將踏入太學這一學術殿堂,詩人可能處于漂泊狀態,借詩表達對友人的期許和自身感慨。
這首詩主旨是送友人入太學并給予鼓勵。特點是情感真摯,既有對友人的勸勉,也有自身境遇的感慨。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,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學問的重視。
秋風吹短褐,長嘯過居庸。羸馬有歸思,枯蓬無定蹤。山橫邊色斷,日沒野陰重。旅鬢成衰颯,誰知阮嗣宗。
熱透芳心,揩不斷、情多于水。便生就、清涼無汗,淡紅將洗。密密暗將裙帶解,星星點上金訶膩。論相親、褪到小蠻腰,郎難睨。螺黛濕,須重理。青鳥去,休銜起。問當年題帕,可知儂意。酒暈生防魚纈涴,淚痕莫誤鮫綃漬。贈檀郎、換貼滿身香,花前秘。
大道修持,物物俱盡悔。莫起黑煙生叆叇。云水凈清須慷慨。逸優游、做成奇駭。壘這功行,便恰如山與海。得闃里,真閑誠自在。一塊紅霞籠寶排。化玉成形。轉生光彩。
六載橋陵得再攀,石房仍宿翠微間。拜瞻松柏驚時序,來往風塵笑病顏。幄殿六龍頻駐輦,羽林千騎遍遮山。太平儀典今看盛,薄劣虛慚侍從班。
舊歲已趣駕,為我不少遲。凡心畏增年,而歲豈容追。丈夫有蠖屈,牢落天南涯。收功英妙年,豪杰彼一時。寧當如秦越,坐視瘠與肥。鄰翁意誠厚,酌酒寬愁悲。慇勤何時忘,祝我致好辭。撫世非吾事,諸公正扶衰。
天涯地角古來傳,今在天涯地角邊。日日江頭望江水,蠻風瘴雨又凄然。
隔屋穿籬見一枝,幽香深謝好風吹。兒家門戶重重閉,縱有春來何處知。
生平知己壓腕刀,借交報仇燕南豪。一從濠梁成隔絕,梟獍觸忤狐貍嗥。夜夜斗牛多異氣,玉虹縈天光燭地。幾回夢里飛入手,痛惜當年都廢棄。近來館下遇家賊,空拳無奈徒忿激。撼床一夜寶刀鳴,黑風卷地吹霹靂。只今使節猶未回,祇應玉琫生青苔。何時磊落卻在手,為我討賊除氛埃。
樓閣四檐合,松蘿一徑分。微風傳夕磬,疏雨引朝薰。人世幾滄海,青山自白云。午炊猶未熟,騶從復紛紛。
詩來恰值酒醒馀,起步秋庭病忽除。喚婦不須愁夜黑,老夫今日得明珠。
憶殺仙人白仲都,江邊遺跡尚樓居。驂鸞翳鳳如容我,拜作先師定肯無。
閣雨輕寒斂夕氛,青牛畫轂已爭奔。皇州浩蕩風光里,紫陌喧闐笑語溫。冠壓花枝馳萬騎,簾垂繡箔卷千門。特傳詔語君恩重,凝睇天階謝至尊。
鴨觜灘頭燕尾分,西風吹老樹無根。何人醉灑淋漓墨,半是青山半是云。
故人騎馬到巖阿,同泛椒花醉薜蘿。別后青云俱未達,鏡中華發近如何。鷗盟隱去還堪結,馬齒年來覺漸多。新柳河橋初綻綠,明朝且莫賦驪歌。
一半淮江半浙江,怒潮日夜自相撞。揚州昨夜軍書至,說道淮安未肯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