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日登跨鶴臺有懷 其二
西風吹我上危臺,鶴駕仙人跨海來。
雖少菊花猶破帽,既多楓落合傾罍。
玉溪凈瀉秋容淡,靈岫森羅夕照開。
老去悲傷易如許,人心何苦自崔嵬。
西風吹我上危臺,鶴駕仙人跨海來。
雖少菊花猶破帽,既多楓落合傾罍。
玉溪凈瀉秋容淡,靈岫森羅夕照開。
老去悲傷易如許,人心何苦自崔嵬。
西風吹著我登上高高的臺,仿佛看到駕鶴的仙人從海那邊飛來。雖然缺少菊花但我依舊戴著破帽,既然有這么多楓葉飄落就該盡情飲酒。玉溪清澈地流淌,秋景顯得淡雅,靈秀的山峰在夕陽映照下錯落有致地展現。人老了悲傷如此容易涌起,人心又何苦自尋煩惱呢。
危臺:高臺。
鶴駕仙人:指駕鶴的仙人。
破帽:用孟嘉落帽典故,形容不拘小節。
傾罍(léi):倒盡酒杯喝酒,罍是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。
玉溪:清澈的溪流。
靈岫:靈秀的山峰。
崔嵬:本指高聳的樣子,這里指內心憂愁郁結。
此詩可能創作于重陽節,詩人登高望遠時有感而發。在秋季,萬物開始凋零,容易引發詩人對時光流逝、人生易老的感慨。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人生的暮年階段,心境較為惆悵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年老后的悲傷與對人心自擾的思考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,意象豐富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時期的情感與思考。
明月中天云霧消,酒醒涼思逐風飄。星河不動秋空闊,鐘鼓無聲夜寂寥。露下遠山應唳鶴,水來滄海緬生潮。仙家俗事無緣到,虛負璚樓品玉簫。
誰不臨詩血怒流,嗟君終負少年頭。集名雙照真奇讖,照人照己并千秋。
舍南朝見一枝梅,舍北桃花昨夜開。笑問花開何太急,青春肯逐酒錢來。
平池雨初晴,日暮春水深。殘霞墮空闊,規月光已沉。驚波躍潛魚,過影窺翔禽。茭荷綠參差,嘉木懸清陰。但起垂綸想,遠生江海心。小大固有殊,放歌無古今。
寇昏以狂,敢蹈愬疆。士獲厥心,大袒高驤。長戟酋矛,粲其綏章。右剪左屠,聿禽其良。
元日新春已早歸,卻緣春雪勒春遲。一年柳色今何似,政是猶黃未綠時。
露蕙消煙,雨蘭摧浦,秋聲萬里流閒暇。家家月色蒼茫,蛩響低微,清歌共灑鴛鴦瓦。閉關剪燭坐西窗,孤懷落落堪誰話?淚下。秋水迷蒙岸馬。霜流明日哀湍瀉。誰復槳擊沙棠,飄衣來立,折柳當年灞?丘山自有古今愁,眉山何況鉛脂畫。
山房栽柿久成林,手澤傳芳直到今。根與芝蘭同長養,葉連椿桂共蕭森。霜明秋色垂朱實,雨過春云結翠陰。每見奇材常輩出,應知先德種來深。
九河水流何濺濺,君去春花車馬前。入幕官僚清宴久,揮毫渤海白云天。相將牛酒勞從事,未少魚鹽給俸錢。此去陸沉無不可,于今薊北靜烽煙。
今日不樂是何辰,千花萬花明上春。洞庭明月湘江水,望望風帆思故人。
區區倦翼傍旌旄,獨上名臺滯思逃。章水背流馀派合,崆山前隱獨峰高。萬家井落氛埃絕,千里喉襟氣象豪。一見荊川勝侯印,況將佳趣慰塵勞。去年秋宿洞庭湖,今日登臨在郁孤。兩處風流皆勝絕,一身奔走亦崎嶇。光搖二水看云斷,翠滴千山愛日晡。吏役不容清興足,放船回首望城隅。
萬樹西風秋氣橫,長亭短亭送君行。乾坤莽莽去何處,銜杯駐馬難為情。臨別贈言亦恒事,嗟予何以贈諸生。昔者陽明滁水之上別其友,一句精詩尚記否。欲慰相思崇令德,何必驅馳遠奔走。我今亦以贈行人,此外欲言無所有。
雪寒渾未解,風力更狂吹。強飯憐君瘦,重裘覺我衰。酒香紅面頰,燈影黑須眉。黃鶴山中地,求田已有期。三年冗博士,四海老詩人。同是桑榆日,惟堪曲米春。清羸元壽相,骯臟任長身。微子誰知我,從來懶更真。
不復關時論,將因與世違。受金廉吏枉,疑璧眾人非。淮海孤舟別,匡山白首歸。天寒江上雁,但恐尺書稀。
山深大古日偏長,閉戶蕭無與世忘。蘅然幽林無俗韻,云霞絕壁悟文章。詩成晚唱聞樵徑,琴罷流泉響石床。夜半卻驚魑魅走,書聲徹谷振瑯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