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八日野趣軒
雨濕芙蓉綠映紅,池塘秋凈晚蒙蒙。
水痕已下歸蘋淺,嵐氣初寒入樹空。
僧寺半依山路外,人家多在郡城中。
一橋隔斷溪南景,天以閑窗付禿翁。
雨濕芙蓉綠映紅,池塘秋凈晚蒙蒙。
水痕已下歸蘋淺,嵐氣初寒入樹空。
僧寺半依山路外,人家多在郡城中。
一橋隔斷溪南景,天以閑窗付禿翁。
雨水打濕了芙蓉,綠葉映襯著紅花,池塘在秋夜的潔凈中透著朦朧。水位下降,露出淺水中的浮萍,山間初起的寒氣彌漫進空疏的樹林。僧寺一半依傍在山路之外,人家大多在郡城之中。一座橋隔斷了溪南的景色,上天把這閑適的窗景賜予了我這老頭子。
芙蓉:荷花。
蒙蒙:形容細雨迷茫的樣子。
水痕:水位下降后留下的痕跡。蘋:浮萍。
嵐氣:山間的霧氣。
禿翁:作者自指,可能是自嘲頭發稀少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能看出是秋季,詩人可能在野趣軒欣賞秋景時有感而發,處于一種閑適的心境。
這首詩描繪了秋夜景色,主旨是展現自然之美和閑適心境。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,意境清幽。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生活中自然之美的捕捉和表達。
委身仁義自清高,受躪千般未敢逃。卿問幽冥何處是,世間損友即陰曹。
并騎出都門,揚鞭一相語。楊柳遍春山,應從何處去。
山繞高樓水繞廊,亂蟬分夢隱匡床。平橋過兩晚荷立,曲渚添潮新荇長。遁世丘樊忘歲月,存生鷗鷺戀林塘。微吟間步竹西岸,悵望伊人自一方。
別后相思瘦玉肌,不堪重著看花衣。恨君得似梁間燕,社日辭家社日歸。
小軒瀟灑清宵午,風正緊、門深閉。藜床危坐,竹窗頻聽,春蟲撲紙。燈燼垂紅,篆煙消碧,衣輕如水。料飛花未止,堆檐已滿,時摧折、瑯玕尾。骨冷魂清無寐。這身在、廣寒宮里。暗懷千古,渾疑一夜,冰生腸胃。歲事崢嶸,故園睽阻,歸期猶未。向寒鄉、不念豐年,只憶青天萬里。
別時酒忽醒,客去唯空舍。風雪雁聲來,寒生石城夜。遙憶渡江船,正泊楓林下。
豫河曲北運河多,水轉灣埼疾似梭。直港得風斜港背,櫓聲帆影兩相和。
江西寇盜本王民,正賴諸公為解紛。使者精忠懸白日,尚書高義抗浮云。喜傳天上旌旗出,肯使山中玉石焚。千古魯連高世士,尚將談笑卻秦軍。
真賞誰應共,風流是舊歡。藏書周太史,襆被漢郎官。花氣尊中滿,松聲座上寒。相逢休惜醉,春色欲凋殘。
野寺門前信馬過,莫將塵土涴煙蘿。云蒙山頂晴猶雨,月浸潭心水不波。青杏子垂珠蓓蕾,紫藤花發錦曼陀。詩人興在留衣外,石壁新題不厭多。
天雞喔喔喚日車,東嶺燦燦生彩霞。生滅無常又不見,散作漫山金銀花。
飛泉灑成雨,洗盡塵土胸。欲持青芙蕖,去?赤鯇公。
凱風扇朱夏,草木生清涼。臥疾澹幽曠,白日悠且長。散帙觀古人,喟焉想虞唐。陽春能幾何,陰氣多繁霜。天道諒悠悠,人理亦茫茫。詠歌寄深情,歌罷增慨慷。
云暖天衢雨浥塵,清風雙旆遠行人。舊從桂籍知名久,今向楓宸拜命新。天入九江連郡治,星羅萬室擁編民。廬山五老多形勝,公暇何妨覽眺頻。
百畝芳園火作叢。元宵獨樹水無蹤。紅英落向燕支井,粉絮飛隨舶趠風。長命女,白頭翁。人閒何苦與人同。樓臺后日曾霄際,枕障前生細雨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