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方平西齋對雪
對酒閑齋晚,開軒臘雪時。
花飄疑節候,色凈潤簾帷。
委樹寒枝弱,縈空去雁遲。
自然堪訪戴,無復四愁詩。
對酒閑齋晚,開軒臘雪時。
花飄疑節候,色凈潤簾帷。
委樹寒枝弱,縈空去雁遲。
自然堪訪戴,無復四愁詩。
傍晚時分,在安靜的書齋里對著酒,此時打開窗戶正逢臘月下雪。雪花飄飛讓人懷疑時節是否錯亂,雪色純凈滋潤著簾幕。積雪壓彎了寒枝顯得很柔弱,空中盤旋的歸雁也遲遲未去。這樣的雪景自然讓人想起王子猷雪夜訪戴的雅事,不再有張衡《四愁詩》里的愁緒。
軒:窗戶。
臘雪:臘月的雪。
委:堆積。
縈空:在空中盤旋。
堪訪戴:用王子猷雪夜訪戴逵的典故,體現賞雪的雅興。
四愁詩:東漢張衡所作,表達愁緒。
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劉方平一生隱居不仕,此詩可能創作于其隱居期間的某個臘月雪夜,在書齋中對酒賞雪時有感而發。當時他遠離塵世喧囂,于靜謐環境中享受雪景帶來的雅趣。
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雪夜之景,表達閑適心境。其特點是寫景生動,意境清幽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劉方平寫景詩的特色。
夢心月,淚里圓,透脂處不容人輕見。今宵為伊不去眠,替君收取一半憐取一半。
北來煙爨苦凄涼,金灶崢嶸突尾長。滿篋香粳無處用,郵亭一飽待桄榔。
有花憑插,裝一個少莊家。笑時人觸須大,炎涼下面說閑話。有油水喜上眉頭,無毛血皮都拉下,下石落井再回頭耍。你哪里去怪他,你哪里去怨他,也只細數著當個蟲兒罵。
暖候明鐙夜。聚千人、不分賓主,坐圍深廈。弦索新翻回紇奏,繡幕徐徐先下。聽幕外、流鶯聲姹。報導剛終軒幕起,驟珠環、翠額光交射。歌一曲,定場乍。深耕冠蓋農勞大。又全民、為鋼而戰,自成良冶。體勢如真描劃盡,忽變繡衣弓架。斜趁步、紅巾飄灑。剛健之中含婀娜,似游龍、還似飛天者。歡震屋,舞初罷。
路逢行客向江州,勒馬荒郊為少留。家事滿懷無紙寫,好將言語付蒼頭。
旌頭落盡少微明,追復成均雅頌聲。詔起儒宗高一代,禮隆師范表諸生。拾遺柱史當螭立,潤色綸言倚馬成。行把荷囊多獻納,要將文彩助升平。
我這里離了岸,遠了塵寰。我這里拋了家園,也路過廟和庵。且就這大紅錦斕隨風展,托就明月送我還。且看那茫茫一片白地真共遠,撒卻了名利只留下俺。我這里掀翻了白玉盤,我這里扯斷了紅絨線。山中高士惟有薛,夢里花痕只為憐。把鏡里歡情夢里功名齊拋閃,將世情一一歷遍。只為著一粒清塵,踏不遍的山川這歷不盡的峰巔。只為著一縷疏煙,訴不完的厚地那覓不全的高天。
半掩船篷天淡明,飛帆已背岳陽城。飄然一葉乘空度,臥聽銀潢瀉月聲。
春浮花氣擁門闌,星昴神嵩瑞世間。一字夢靈通洛學,諸儒文弊隔賢關。巨源淳德真金玉,吏部高名信斗山。此去致君堯舜上,黑頭卿相自朱顏。
興至哉,一燈一火一樓臺。醉里春秋多掛礙,少酒難開。看天地總無奈,趨不盡的名利客,一夢淡抒懷。天外來我,我來天外。
淮海兵荒日,分飛直至今。知擔諸子出,卻入四明深。衣必編仙草,僧應共栗林。秋風溪上路,應得一相尋。
星斗垂天月淡明,九衢歌鼓樂升平。當時常侍傳呼處,只有荒陂鳧雁聲。
南非東亞。汝獨橫行無顧藉。想像人天。此意還從一例看。陽烏恣絕。余焰猶能燒七月。驀地涼風。送汝長埋草棘中。
三千功未了,大道本無程。好共禪師好,常將藥犬行。石門紅蘚剝,柘塢白云生。莫認無名是,無名已是名。
恰一似這鴛鴦分散那同時伴,恰一似這比目魚捅殘了一只眼,恰一似那大風卷走了同心扇,恰一似那冰雹打碎了并蒂蓮。前本不著村,后本不著店,直揣就情字匆匆急路上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