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中卿池陽倅貳
九華秀出明秋浦,暑雨吹涼樹色新。
彈壓江山非俗輩,平分風月有詩人。
經行古寺心情別,放步空村語笑親。
安得酒邊看近作,白頭青眼話鱸莼。
九華秀出明秋浦,暑雨吹涼樹色新。
彈壓江山非俗輩,平分風月有詩人。
經行古寺心情別,放步空村語笑親。
安得酒邊看近作,白頭青眼話鱸莼。
九華山秀麗挺拔,映襯著明麗的秋浦,夏日的雨吹走炎熱,讓樹木的顏色煥然一新。能掌控這大好江山的絕非庸俗之輩,能與清風明月相伴的自是詩人。走過古老的寺廟,心情格外不同;漫步在空寂的村莊,笑語顯得格外親切。怎樣才能在酒席邊讀到您的新作,我雖已白發蒼蒼,但仍會以青眼相待,與您暢談家鄉的鱸莼美味。
九華:九華山,在安徽池州。秋浦:河名,在今安徽貴池西。
彈壓:鎮服,此處有掌控、駕馭之意。
平分風月:意謂與清風明月為伴,有高雅的情趣。
經行:走過,經過。
白頭青眼:白頭指自己年老;青眼表示對人喜愛或尊重。鱸莼:指鱸魚與莼菜,常用來表示對家鄉的思念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池州一帶,與擔任池陽倅貳的鄭中卿交往時創作此詩。當時社會環境相對穩定,詩人在與友人的相處中,被當地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氛圍所感染,從而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情感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贊賞和期待相聚之情。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,通過自然景觀和人文場景的描寫展現情感。在文學史上雖沒有廣泛的影響力,但體現了宋代詩歌注重意境營造和情感表達的特點。
五馬驕嘶錦水隈,雙旌遙指劍門開。巴童吹笛羌兒舞,重見文翁鎮蜀來。
垂老惟高枕,經秋不到城。孤吟來鳥雀,萬事掩柴荊。野曠浮云色,庭虛落葉聲。秪應鄰叟過,共話薜蘿情。
誕瑞元良重,頒書郡國遙。使旌遴玉署,皇澤霈丹霄。寶服云龍麗,宸章日月昭。宗藩均慶賜,寰海遍歡謠。賢繼方歌啟,男多競祝堯。天枝千葉茂,璇律萬年調。才子華簪稱,詞林俊望超。鳳毛呈異彩,瓊樹挺清標。麾節梁園道,風煙洛水橋。染衣塵叆叆,鳴驛馬蕭蕭。汴寺連云起,河冰逐晛消。帆津凌沆漭,屐岳上岧峣。覽勝才能賦,尋幽會屢招。隴梅勻細萼,渠柳變芳條。禾里山連舍,江門月映潮。宮袍裁晝錦,壽酒注春瓢。戀別頻看劍,承歡更駐軺。起居榮八座,封錫賁三朝。氣挾湖山動,恩垂雨露饒。筵開青鳥度,樂奏紫霞飄。白發仍將母,青宮特簡寮。禁林春色滿,側耳聽回鑣。
小小游車四面紅,美人花貌映玲瓏。隨車更有郎行馬,散入鐘山十里松。
春殘花落雨濛濛,十載襟期此日同。一榻獨懸青嶂里,數杯長醉白云中。已聞嘯似蘇門遠,還羨談如稷下雄。明發河橋應折柳,白頭為客任西東。
信君仙骨,望層云無路。一杖穿云最高處。攬大千世界,第一江源天師洞,銀杏千年奇古。好峰三十六,大禹西行,更向千峰萬峰去。何地斸黃精,絕好仙山,指林下唐宗曾駐。倘若遇姚家故將軍,話滿地兵戈,也應凄楚。
云水王三悟悟。甘河鎮、祖師遇遇。元本靈明,便惺惺也,真個詩詞做做。丹藥內中頻顧顧。逍遙處、三光覷覷。全得當時害風風,真個神仙去去。
危樓雄麈楚氛收,緩帶輕裘日燕游。赤羽萬夫開虎幕,黃流一曲枕鰲頭。天高樹老關河暮,水落云枯澤國秋。北地誰教限南北,蒼茫極目使人愁。
雨過畦蔬綠漸勻,呼童小摘慰情親。個中滋味如諳得,不是尋常肉食人。
銷金帳下忽天明,夢里無情亦有情。何處亂山可埋骨,暫時相對坐調笙。
壯士傳觀山石間,腰頭寶劍祥光吐。摩挲醉眼叱海神,嫌殺蛟龍作妖舞。
出師亙長云,盡驅詣闕下。首唱恢大義,垂之俟來者。
一上歸舟日,便為見母期。誰知咫尺地,翻作逗遛悲。冰合河流斷,雪深山路危。高堂念游子,正是倚門時。
人人欲看壽陽妝,自笑狂夫老更狂。取醉不辭留夜月,踏花歸去馬蹄香。
涵空一鏡碧,日晚出纖鱗。挾雨隔蒼海,沖波碎綠蘋。沔南誇丙穴,周什薦嘉賓。白首清江曲,誰憐獨釣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