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饒登科八人所識者四
鄉邦為作四賢詩,所識還知盛一時。
高質靜專還樸厚,熙心堅正卻平夷。
新尤膽略無回曲,適且才華不詭時。
他日要當為國器,喜看虎榜大名垂。
鄉邦為作四賢詩,所識還知盛一時。
高質靜專還樸厚,熙心堅正卻平夷。
新尤膽略無回曲,適且才華不詭時。
他日要當為國器,喜看虎榜大名垂。
家鄉為這四人創作賢才之詩,所認識的他們正彰顯一時之盛。他們品質高潔沉靜專一又質樸敦厚,心地光明堅定正直且平和坦蕩。新人尤其有膽略不迂回曲折,合適且才華不迎合不良時俗。日后他們定能成為國家棟梁,高興看到他們在科舉榜單上大名遠揚。
鄉邦:家鄉。
靜專:沉靜專一。
樸厚:質樸敦厚。
熙心:光明之心。
平夷:平和坦蕩。
回曲:迂回曲折。
詭時:迎合時俗。
虎榜:即龍虎榜,指科舉中榜。
可能創作于科舉放榜之后,當時上饒有八人登科,詩人認識其中四人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詩人有感而發,寫下此詩表達對登科者的贊美與期望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家鄉登科者的優秀品質和才華,期待他們為國效力。其特點是情感真摯,語言平實。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,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科舉人才的重視。
悲風抎黃桑,茇舍依樲棘。歲歉兒苦饑,家貧母猶織。寒窗秉機杼,卒歲不成匹。里胥夜蹋門,叫怒催纴織。蹇余晚歸田,耕不如神力。一飯愧其人,安敢自皇息。胡雁乘朔風,矯矯厲羽翼。江南稻粱地,異彼陰山北。所憂弋者篡,繒繳在尋尺。奈何隨陽侶,自剪排風翮。豈知經羅網,復懼膏鼎鬲。本不飛冥冥,于今悔何益。有虞昔南狩,死葬蒼梧山。帝子泣幽怨,至今竹斑斑。重華骨已朽,淳樸何時還。我欲往從之,洞庭汨孱顏。夢寐奠靈瑣,懷椒候其間。安得御風去,揮手謝人寰。美利在于人,翕張隨所如。上焉有好者,天下將同趣。宣尼常罕言,防源知在初。魏罃問利國,孟子亦回車。沛公田舍夫,蕭何刀筆胥。提劍入咸陽,僅收其圖書。謀生誡止足,制用自可馀。橫流竟莫返,舉世無寧居。西山一何高,草樹郁樽樽。仙靈此焉宅,尚有秦遺民。我欲躡丹梯,引手捫青天。天高迥無極,欲上嗟無因。令天若可上,世上那有人。喬木豈無枝,高山亦有岑。嚶鳴尚求友,我獨無知音。沉嘆和氏璧,掩抑嵇生琴。誰令抱奇蘊,惻惻多苦心。
妙墨虛無曉度關,題殘楚澤與吳山。煙波以外分明見,風水之文宛轉嫻。鳥跡居然淳古在,天書定自玉皇頒。稻粱詎息翀霄志,臨罷黃庭半日閒。
昔簉鯉庭后,嘗瞻林下風。一從隨地遠,五度閱星終。教載恩勤在,驚呼夢幻空。送車知幾兩,獨欠舊孤童。
神鬐在水不入篊,仙禽在野不受籠。達人泥土視軒冕,林巒刬跡偕洪蒙。嵩山征君巢許蹤,高柯百尺龍門桐。召拜諫官臥不起,草堂僻徑臨巃嵷。巖姿壑籟有神會,自寫不假丹青工。墨痕迥出濃淡外,絕境直與虛無通。手書十志字健勁,藤枝薤葉紛相蒙。在昔右丞妙詩畫,輞川舊本留清風。征君絕藝亦兼擅,藍田少室將無同。弘農好古愜真賞,跋尾小印蟠絲紅。筆法獨啟元祐派,胚渾坡老兼涪翁。開運下迄淳熙代,五閱丁未云流空。神物不隨陵谷變,浩嘆者誰周益公。慶元到今夏幾世,暗中呵護煩蒼穹。黯然之光久愈發,何啻寶玉搖晴虹。我在修門昔曾見,愛此疊巘藏玲瓏。歸田五載親抱甕,柘湖拓地芟嵩蓬。石廊洞戶頗幽雅,十指愧未嫻皴烘。重來那免猿鶴怨,故園青碧孤芳叢。云煙一卷快入手,槐根欹枕游高嵩。
夢里曾作南柯守,少時元是東陵侯。今朝半醉歸草市,指點青簾上酒樓。
縱不人誅亦鬼誅,生靈百萬死何辜!斷難大義容三叔,休遣清談禦五胡。行在陽秋書待著,廣明庚子事原殊。中朝國法兼家法,遏必隆刀可在無!
向令從七國,是自列陪臣。太尉空稱賞,非知劇孟人。
情重。心痛。揮淚送。小鋤攜。梅花壟。筑冢。鳥兒棲。短碣字親題。凄凄。難忘月樓西。盡情啼。
太平天子絕畋游,結束宮娥馬打毬。韶樂引來花錦隊,男兒跪拜謝頭籌。
吾家墻之東,云水一廬小。菜圃雜菊畦,種得花多少。新柳垂萬絲,好音坐幽鳥。別院寄妻孥,人事一無擾。牙簽三萬軸,枕饋忘昏曉。遙想云中君,吾意方縹緲。老友林琴南,寫圖遠寄我。雖未至吾廬,位置似亦頗。大江日夜流,襟前復帶左。老樹聽吟聲,滿地松花墮。白云時出入,幽扃渾不鎖。即此有聲畫,謂之詩也可。京華有故人,招賞西山雪。吟鞭逐寒影,遂與吾廬別。人皆憙清涼,我獨畏炎熱。自惜潔白衣,常恐緇塵涅。何如老圃花,寒香爭晚節。曰歸復曰歸,聊以守吾拙。好山喜我來,螺黛繪深淺。怪石待主人,僵立殊偃蹇。我感山石意,花徑行宛轉。入夜猶尋詩,露濕衣裳軟。鐙花自開落,幽靜不可剪。時聞華子岡,人定一聲犬。幽人早起時,初日未掛樹。微聞草木香,群動浣清露。我思陶隱居,曲閤入煙霧。北窗臥羲皇,未必得此趣。持帚掃白云,不令白云住。生恐塵世人,認得云深處。別廠而曰堪,實一土屋耳。有古陶復風,此意差可喜。白發老詩人,蕭然水云里。荒徑長菊松,小園遍桃李。蘭成與彭澤,前身毋乃是。白水寄神交,長懷古君子。遺民周之馀,大隱南山麓。習習清風生,美人慕空谷,淋漓寄詩酒,歡笑雜歌哭。華發已滿顛,踽踽行猶獨。遐哉邴管風,邈矣顧黃躅。蘭室有清芬,芳鄰吾其卜。
流落天涯思故園,散愁郊外任蹣跚。云歸邃谷知無雨,風卷寒溪沒近灘。已見雁將歸楚澤,遙知春又到長安。桑林壟麥依稀是,祇見秦川萬里寬。
生事同鳩拙,貽謀任鵲安。地偏容膝好,天喜辟門寬。滿道酣春色,長河助筆瀾。面山名有取,紫誥矗云端。不但悠然見,南山巳在門。憑欄青滿野,攬袖翠盈軒。弦管多生樹,鶯花盡侑樽。幽懷一以破,對戶憶君恩。
年年廢圃我葵放,
淺紫深紅艷若何。
一丈高枝花百朵,
被人嫌處只緣多。
我無車馬客,亦乏絲竹情。
虛堂聽讀書,四壁金石聲。
秋風九霄外,常有黃鶴鳴。
噌吰互相答,露下天地清。
人間塵俗耳,一洗笛笆箏。
時聞吟李、杜,滄海吼長鯨。
時聞哦韋、柳,雪竹引銀笙。
瑯瑯誦墳典,天風吹瓊英。
讀書有馀樂,何必軒冕榮!
獨存千古意,可以語諸生。
「書中求大義,勿為泥功名」!
擇對鳴珂里,宜家駟馬門。
肅雍成孝敬,燕喜助平反。
閱世彌三壽,還鄉忽九原。
松風搖草露,愁絕后堂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