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齋子潛留瀹茗 其二
蕙畝分青長復低,菊梅連綠密仍稀。
墻陰未午風聲急,窗外從朝雨力微。
坐待酒杯來肅肅,案翻書冊凈暉暉。
幾年來往徒多感,今是那知較昨非。
蕙畝分青長復低,菊梅連綠密仍稀。
墻陰未午風聲急,窗外從朝雨力微。
坐待酒杯來肅肅,案翻書冊凈暉暉。
幾年來往徒多感,今是那知較昨非。
蕙草的田畝里,青草時高時低地生長著,菊花和梅花相連,綠色時密時疏。還沒到中午,墻陰處風聲就很急切,窗外從早到晚雨勢都很微弱。坐著等待酒杯安靜地端來,翻開書案上的書冊,書頁在潔凈的光線下閃耀。多年來的往來經歷讓人感慨頗多,如今又怎知道現在比過去是對還是錯呢。
蕙畝:種植蕙草的田畝。
瀹茗:煮茶。
肅肅:形容安靜的樣子。
暉暉:形容明亮的樣子。
今是那知較昨非:化用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中“實迷途其未遠,覺今是而昨非”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詩中可以推測,詩人可能經歷了一些人生的起伏和變遷,在與友人煮茶相聚時,看到周圍的自然景象,引發了對過去和現在的思考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的人生感慨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,以清幽之景襯內心之思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。
楚中有高士,意氣實霞舉。薄宦不徇時,三仕未躋膴。分符及盛年,地近庾山紫。赫赫何所知,悶悶只循理。王門再曳裾,去思尚孔邇。行路轉多艱,拂衣還故里。十五男女兒,婚嫁俱畢矣。行年八十馀,矯矯類仙侶。鼓棹出漢江,五岳從茲始。邯鄲大道旁,別君逾二紀。念我本同聲,訪我金陵市。促膝靡所談,雅尚仍圖史。筋力不自勞,驅車又復起。吳越美遨游,選勝猶未已。
脈脈臨江滸,朝朝見逝川。懶腰三篾束,慧命一絲懸。病鶴投深樹,羸牛耕瘠田。勞君指生計,春近大寒天。
出自天臺路,紅英雜碧蘿。忽逢綠發翁,問子將誰何?杖策人間世,索處恐蹉跎。老翁笑而去,林空山鳥歌。勸子且休矣,前途豺虎多。
草長花飛客路長,扁舟今日渡山陽。笛聲吹落黃河月,淮北淮南總斷腸。
雨過輕風弄柳,湖東映日春煙。晴蕪平水遠連天。隱隱飛翻舞燕。燕舞翻飛隱隱。天連遠水平蕪。晴煙春日映東湖。柳弄風輕過雨。
梅蕊開仍落,同云合末離。添為五大老,真是四無私。天女來成粲,冰蠶老欲絲。梨花一枝雨,冷艷可能欺。
離離嵓下菊,無主混蓬茅。路斷秋光隔,山明水影交。荒叢鳴蟋蟀,寒葉掛蟏蛸。擬訪陶廬飲,柴扉何處敲。
四子宜將四輔看,上山扶上萬尋巒。萬尋巒上千尋石,撒手應知著步難。
偶約山中路,其如風雨何。花期憐客甫,茗事負僧陀。柳岸漁翁艇,松坡牧豎蓑。此時應入畫,無計一相過。
待月消盟,怪柔絲系來,何早何急。小院檐低,無語倚風凝立。脈脈知誰會得。也應悔、良宵難覓。因何事、芳訊頻乖。兩心容易成隔。清輝照臨靜宅。覺無聲往來、羅襪塵陌。乍喜相看,猶是冷顏寒色。縱道相思未識,忍更負、人間今夕。星期約,空似情懷,可憐難解難結。
地扼東西粵,中丞作鎮雄。崧臺曾駐輦,錦石有行宮。兩載偏安業,孤臣再造功。可憐天運去,倉卒六軍空。
鳳凰山下繞清流,策也迎親住此洲。正好敲冰求尺鯉,倍宜垂雪飯高樓。月中醉客搖船夜,露下聽蟲助竹秋。何日細鱗隨網得,招予沽酒柳橋頭。
新鶯南陌酒初攜,明日梁園又杖藜。芳草喚愁千里隔,楊花如雪五陵迷。漸經河岳寒星斗,忽漫乾坤入鼓鼙。三月風光人共惜,與君揮手鳳樓西。
別后全無夢,寄書安得頻。誰憐獨往意,天棄苦吟人。債長新年息,貧欺漸老身。入林知未密,猶與俗相親。
草堂又是經旬別,江上梅花欲放春。兩閱尺書煩見問,幾時尊酒復相親。夜琴橫月彈山鬼,曉雁呵冰寫谷神。門外雪消春水滿,往來舟楫不妨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