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懷 其一
晏齋風雨夜,門掩是深山。
絕俗詩編凈,懷人書尺閑。
兒孫今滿眼,雞犬久怡顏。
萬籟定俱寂,高標不可攀。
晏齋風雨夜,門掩是深山。
絕俗詩編凈,懷人書尺閑。
兒孫今滿眼,雞犬久怡顏。
萬籟定俱寂,高標不可攀。
在安靜的書齋里,風雨交加的夜晚,關上房門就仿佛與深山融為一體。遠離世俗所編的詩集純凈無暇,想念友人時書信往來也清閑自在。如今兒孫繞膝,看到雞犬也長久地露出愉悅的神情。萬籟俱靜,那高尚的品格難以企及。
晏齋:安靜的書齋。
書尺:書信。
怡顏:和悅的容顏,這里指露出愉悅的神情。
萬籟:自然界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響。
高標:高尚的品格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一種遠離世俗紛擾的生活狀態,可能是在晚年享受著兒孫相伴的寧靜生活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滿足和對高尚品格的追求。其特點是意境清幽,情感真摯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情趣和精神境界。
歲晏俄聞上國行,安車可是暮年情。早朝翠霧沾衣濕,夜直銀河入坐清。社稷憂勤霜鬢短,江湖歸夢釣絲輕。相攜不盡丁寧語,歌斷驪駒白下城。短褐寧陪衣繡行,相忘道術愧深情。光分玉樹精神合,氣肅金盤沆瀣清。孤鳳遠歸阿閣晚,六鰲浮去五山輕。微蹤亦與扁舟約,煙水南詢第幾城。
松竹庭階舞袖齊,錦萱開傍繡簾低。鸞刀縷切魚成膾,翠釜珍烹鹿進臡。使節增華催入幕,天恩有待賜封泥。江花江水春風衷,落日遙聞唱大堤。
日邊賜額寺名新,雞犬猶迎舊主人。見說小兒齊拍手,半山寺主裹頭巾。
為我殷勤噴彩虹,奇哉小管竟藏龍。紅黃藍色三元老,真善美中兩幼童。有此長橋通宇宙,無如暮日到龍鐘。人間誰有并州剪?剪取樓南一角空。
涼陰生墨池,葉葉秋可數。朝來禪夢醒,一片湘江雨。
烈風燕北起沙塵,十億蒼茫惑此身。泛海孤槎呼自主,燎原疾火奉祆神。民心孰與中南海,天意唯屠太下人。試聽琵琶悲少女,都門一炬正逢春。
薄霧霏霏欲滿空,爐煙不動寶薰濃。莫將俗語譏時輩,更學東京范蔚宗。
司空冠蓋映海濱,南望金陵并作春。玄綬拂林花氣發,隼旟接岸柳條新。中朝餞別千官出,夾道弦歌九敘陳。珍重留都根本地,只今水土是經綸。
營丘宗法廢,今喜子孫賢。世系千年定,親疏一本傳。載歌頍弁句,不誦角弓篇。珍重藏詩譜,家聲繼鄭玄。
憶從年少看花譜,數到紅梅已厭遲。入手天香笑今日,秋風己過第三枝。
卿勿言,朕自思,南詔覆師君不知。卿勿憂,朕自保,范陽弄兵苦不早。卿邪誰邪高與楊,非姚非宋還非張。有言如此尚不用,豈有藥石針膏肓。君不見咸陽老人能直諫,何曾得睹君王面。
陰陽聚散在乾坤,萬物初終理一原。泯泯形聲還寓跡,森森枝葉復歸根。周流冬夏成功顯,鼓舞風霆妙用存。靈氣充然隨處有,人間承祀禮知尊。
雨過天晴世界涼,冰盤凈洗出光芒。何須更待中秋月,從古嫦娥愛夏妝。
吾聞淮水出桐山,古來賢哲產其間。君令自稱亦私淑,漁釣須當借一灣。
平生翰墨箕裘,誤蒙獬豸分司早。登車攬轡,風煙萬壑,連云鳥道。五載歸來,中臺無事,江南芳草。記錢塘門外,西湖湖上,登臨處、知多少。夢里五云樓閣。正瞻依、玉墀春好。南海陰風,越臺暑瘴,不禁懷抱。白粥青齏,平心養氣,萬緣俱掃。便從今收拾,黃牛十角,只閒中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