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尉挽詩
有子承家美,能書已薦賢。
葛塘成別墅,嚴瀨亦同川。
意本功名遠,身猶爵命遷。
臨終言不亂,云繞寶華天。
有子承家美,能書已薦賢。
葛塘成別墅,嚴瀨亦同川。
意本功名遠,身猶爵命遷。
臨終言不亂,云繞寶華天。
有優秀的兒子繼承家業,憑借書法才能已被舉薦為賢才。在葛塘營造了別墅,嚴瀨的風光與之相似。本意是追求遠大的功名,自身也在官職上有所升遷。臨終時言語清晰不亂,好似有云朵環繞在寶華天上。
承家:繼承家業。
薦賢:舉薦賢才。
葛塘:地名,此處指別墅所在之地。
嚴瀨:即嚴陵瀨,在浙江桐廬縣南,相傳為東漢嚴光(字子陵)隱居垂釣處。
爵命:官爵和任命。
寶華天:可能指寶華山所在的天空,寶華山有佛教圣地之意,此處或有離世升天之寓意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,江尉在當地或許有一定的地位和聲譽。詩人可能與江尉相識,在江尉去世后,為表達對他的敬意和懷念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悼念江尉,突出了江尉的家庭美滿、才能出眾和高雅志趣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顯著地位,但從側面反映了當時士人的生活和社會風貌。
一柱通天鎮火維,層標拔起勢孤危。翠磨日月盤三楚,影落沅湘帶九疑。羅漢時來乘白鹿,祝融晝下閃朱旗。神燈夜夜朝金剎,知有高僧禮六時。
天風木葉落,江南應早秋。故人何處住,夢想在沙洲。沙洲曠望彌芳渚,桂楫棠舟自容與。零露朝漙五色芝,輕霜秋熟千頭樹。憐君幽尚結精廬,抱膝躬耕讀道書。龍額何年封李廣,狗監猶未識相如。翻飛本謂云中鵠,垂耳今為轅下駒。憶我別君顏色久,去去天涯屢回首。玄朔風高豺虎驕,黃河日落蛟鼉吼。金門上書不得意,落魄風塵在人后。摧眉折翼還歸來,寥落寒山對窗牖。結駟誰知環堵貧,金貂應笑牛衣丑。悠悠世事那復論,秪合狂歌飲醇酒。桃哀已死不復生,見爾交情不相負。瑯玕贈我光陸離,始知風雅未全衰。垂名本是丈夫事,莫謂揚雄壯不為。
仙姝天上自無雙。玉面翠蛾長。黃庭讀罷心如水,閉朱戶、愁近絲簧。窗明幾凈,閑臨唐帖,深炷寶奩香。人間無藥駐流光。風雨又催涼。相逢共話清都舊,嘆塵劫、生死茫茫。何如伴我,綠蓑青箬,秋晚釣瀟湘。
雙扉峙左右,扊扅橫其間。儂意倚郎意,夜夜常相關。
廿年腰腳疲江海,三界煩冤付劫灰。秦嶺橫云寒自獻,石門沙淺鳥飛回。心無一事成今日,情遣千絲入酒杯。遙想樂城明夜月,笑談應共故人來。
像貌崇賢圣,名言訓子孫。日親師與友,力學探淵源。
朋游三十年,道誼曾不替。知公定交初,德音日相繼。公本西平胄,水木有源柢。少年擅才名,文詞出新制。上書排帝閽,此志一何銳。門停長者車,青眼風塵際。仰窺古作者,流衍得真裔。主司躍然驚,擢桂亦常例。獻策回重瞳,一朝荷嘉惠。軒昂露頭角,清光映宸衛。尋常笑語間,歷歷邦家計。力深稽古馀,致遠未嘗泥。大哉養材功,不負文明世。鐘鏞懸華軒,圭璧藉文罽。令弟共翱翔,科重甲辰歲。發軔銓曹郎,優游養經濟。登俊拔芳翹,黜邪洗荒穢。公馀日扃門,惟有庭鶴唳。讀禮歸故山,三年淚盈袂。夏官故本兵,獨立謝權嬖。三邊諸將臣,始得重輕勢。公心如青天,風月動光霽。揮毫寓軍法,煙云亂行綴。奉使歷南邦,爽氣消瘴癘。西藩領參伯,簡在荷先帝。公初度函關,在在減征稅。向來暴如焚,屏若掃以彗。所不活群生,臣也誓有斃。人情甚苦荼,而我獨深嚌。移旌向浙江,山水心夙契。相逢我知心,歡顏照堂砌。冉冉山云浮,滔滔海波逝。倡和吊忠魂,情真句還麗。惡風從北來,群芳不勝脆。萬怪歘呈露,共訝天地閉。公時居左轄,只手披蒙翳。抗沖等鐵石,調劑參姜桂。哭聲動九關,天乎竟迢遞。力窮叫蒼梧,重華久云瘞。飄然得賦歸,冰霜日凌厲。乾坤浩茫茫,吾道真成滯。訃音隔三秋,乃復自燕薊。日斜望蕪汀,些罷愁云蔽。
天上白玉虹,延袤十萬里。昭回下紫溟,飛來跨瑤水。仙人挾之游,飄飖靡所止。祖騫尋河源,浮槎適孔邇。長揖銀漢間,相遺赤虬履。乃飾雙明珠,加緣五色綺。提攜未輕著,納令授孫子。千載俟風云,一附鸞鶴起。
一夢一悲涼,千思千愴傷。期言百年好,翻逐九春長。樓寂珠沈綠,臺空玉謝香。卿卿溝水意,今日更難忘。
爪期終代促裝前,常遺吾書索贈言。今日卻成哀挽句,霜風江上送靈幡。威惠三年邑政優,平生志業未經酬。嗟嗟故里松楸老,先隴歸陪地下游。
寒月漏明瓦,薄帷輝一方。情懷異當日,婉孌各空床。有夢脫身去,順風終夕翔。誰憐不得渡,淇水正湯湯。
輦道頻年積綠陰,人間天上兩沈沈。橋邊機杼勞相待,何似渾忘去住心。
佳期無奈鎖嚴城,燈火窗扉望里明。難把玉人心事訴,監門不是古侯贏。
南陽老人漢郎官,七十面如紅玉盤。家近浮丘丈人館,御女早得軒皇丹。二月羅浮大蝴蝶,紛紛出繭食花葉。山人言是小鳳凰,五色之鳥為臣妾。有似君家諸小郎,三歲四歲初扶床。琳瑯盡是天廟器,神仙之雛不可當。君今垂老多歡樂,左鬢會應生肉角。著書已當內外篇,采藥還期南北岳。從來大道貴傳人,長生有術予將學。
華梵名言底不同,咒聲初學苦難工。六經章句曾多讀,一會楞嚴失辯聰。擔板幾能知道妙,偷心疑弗與禪通。藥王故為醫分別,吞吐教如栗棘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