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韻元要陪倉使張園
春閑有客伴遨頭,應喜園亭處處幽。
晴日暖風花影外,清歌妙舞酒船浮。
牢籠好景開詩膽,愛惜流光入醉眸。
珍重蘇門兩君子,至今人物尚同游。
春閑有客伴遨頭,應喜園亭處處幽。
晴日暖風花影外,清歌妙舞酒船浮。
牢籠好景開詩膽,愛惜流光入醉眸。
珍重蘇門兩君子,至今人物尚同游。
春日閑暇有客人陪伴著州郡長官出游,想必會為園亭處處清幽而欣喜。晴朗日子暖風吹拂,在花影之外,美妙的歌聲與舞蹈相伴,載酒的船兒漂浮。將美好景色盡收,激發了作詩的膽量,珍惜這美好時光,醉眼欣賞。要敬重蘇門的兩位君子,至今他們這樣的人物還能一同游玩。
次韻: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。
遨頭:宋代稱州郡長官為遨頭,因為他們常出游賞花。
牢籠:這里是包羅、囊括的意思。
流光:指如流水般逝去的時光。
蘇門兩君子:具體所指需結合更多背景信息,可能是與蘇門有關的兩位賢德之人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但從詩的內容來看,應是在春日,詩人與友人陪同州郡長官在張園游玩時所作。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安定,人們有閑暇進行游賞活動,詩人在游玩中受到美好景色的感染,遂作詩記錄。
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春日與友人、長官游園的情景,突出了園景的清幽和游玩的歡樂。其特點是語言優美,畫面感強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,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創作風貌。
白日騰騰睡醉鄉,塵絲撩亂罥巾箱。從令易趁翻書課,滿眼精神下五行。
茅茨清絕有蟾宮,水里嬋娟竹里風。高枕隔床啼鳥靜,小齋終日白云蒙。江邊好景詩難道,世上閑愁酒可通。題作隱求爭未信,如君方許學屠龍。
衣籠化為石,何年閣半巖。多因仙帔氅,不是無裙衫。
一溪屈曲與山隨,要試躋攀腳未衰。隔岸人家西日外,數株紅柿壓疏籬。
采蓮采菱雙棹行,游女綽約朝云輕。陽春和寡,吹鳳笙,奏龍笛。按秦箏。鼓趙瑟。
銜悲向南浦,寒色黯沈沈。風起洞庭險,煙生云夢深。獨飛時慕侶,寡和乍孤音。木落悲時暮,時暮感離心。離心多苦調,詎假雍門琴。
默而非緘,辨而罔談。須菩提慧空了了,憍尸迦華雨毿毿。更與剎塵分手眼,何妨機用見錘鉗。個人自得,古佛同參。
野寺捫蘿入,荒涼歲月深。偶尋逃暑處,一洗入禪心。共坐僧閒語,眠聽鳥細吟。出門仍理棹,落日半川陰。
留都文物漢西京,虎踞龍蟠集俊英。高廟神靈嘗陟降,中朝佞幸敢縱橫!瑣闈月白鐘山曉,烏府霜寒淮水清。望盡浮云天北極,長安應見泰階明。
凝碧池邊玉笛聲,長生殿里結盟情。愁心欲向彈棋寫,只恐心中自不平。
雪海冰山路,開疆賴伏波。鷹聲偏善引,馬骨卻憐多。唯有天垂險,能教地不頗。南方資保障,改道究如何?
花山極千仞,上有老君祠。何代來居此,青松有古枝。
苦雨何時止,微云又作陰。傍檐時小立,隱幾復微吟。枝重殘紅濕,堤平漲綠深。物華元自好,老病負登臨。春愁無處避,春雨幾時晴。黯黯陰連月,蕭蕭滴到明。窗昏減書課,弦緩咽琴聲。何以娛幽獨,新醅手自傾。
甚秋容、彫疏滿眼,山中宜適晨暝。蓬蓬如齊攢云樹,野卉小紅低映。霜信冷。試信步幽尋,微渺寥天凈。閒居漫興。只采藥林深,尋碑寺古,淡趣略相等。秋聲緊。一片楓林槲影。西風吹入寒勁。空中描取仙人境,那有玉樓銀井。君記省。圖不盡、回黃轉綠無窮景。流光莫定。盡屋角攤書,墻頭漉酒,祝爾睡鄉靜。
強名呼作大夫官,亙古摩空不免冠。但惜五封遭一點,寧如深嶺撼風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