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韻鄭盱眙郊居 其一
年來有味是琴書,喜見新園更結廬。
萬事從教無造物,一身終是在寰區(qū)。
賢愚袞袞多前古,富貴紛紛滿后車。
倒著接?扶杖去,從公秋水看清渠。
年來有味是琴書,喜見新園更結廬。
萬事從教無造物,一身終是在寰區(qū)。
賢愚袞袞多前古,富貴紛紛滿后車。
倒著接?扶杖去,從公秋水看清渠。
這些年來,與琴書相伴最有滋味,很高興看到新園又建起了房舍。一切事情就讓它順其自然,沒有造物主的安排,我這一生終究是在這世間。古往今來,賢愚之人眾多,富貴之人也紛紛坐在華麗的車中。我戴著顛倒的帽子,拄著拐杖去,與您一起在秋水邊看清澈的水渠。
次韻: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。
盱眙:地名。
從教:任憑。
造物:指創(chuàng)造萬物的神靈。
寰區(qū):人世間。
袞袞:眾多連續(xù)不斷的樣子。
接?:古代的一種頭巾。
具體創(chuàng)作時間地點不詳。從詩中可推測,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遠離塵世喧囂的生活狀態(tài),對世俗的賢愚、富貴有了自己的感悟,與友人在郊居相處,寫下此詩表達心境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對世俗名利的淡泊。其特點是語言質樸,情感真摯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(xiàn)了詩人獨特的人生態(tài)度和精神境界。
心閒境自清,境清神愈適。是以曠達姿,遐蹤寄幽僻。方外有名區(qū),峰巒翠如積。其中窅且冥,遼遼塵俗隔。高人海上來,閻浮遍游歷。蚤歲悟三空,冥棲縛禪寂。杖藜入空青,斗室生虛白。人我久己忘,門羅點頭石。雨過寒襲人,云收山在席。孰謂西土遙,於焉真凈域。
雪海迤延窮地界,雪山迢遞際天涯。但為日月光臨處,終不曾偏照一家。
滕口感憧憧。數(shù)遍鼉更倍覺慵。窗外并無檐馬響,丁東。半是怔忪半是風。妙手自空空。已敝羊裘尚待縫。枕畔不成蕉鹿夢,冬烘。半作癡頑半作聾。
有家真是累,混俗亦招尤。去去山中臥,晨興粥一甌。
萬馬環(huán)行幄,平沙走控弦。萬方三日臨,九鼎一絲懸。不有維藩議,將為舉國遷。救時平禍亂,功業(yè)冠群賢。
東風吹雪正紛紛,江上離居欲斷魂。白發(fā)故人緣草徑,錦袍公子款蓬門。凄涼久負東山屐,牢落須傾北海樽。相對不堪悲往事,渡頭燈火送黃昏。
長安城中多大道,滿路香塵風不掃。三條廣陌草斑斑,十二通衢人浩浩。少年結客事遨游,繽紛冠蓋如云浮。朱衣公子金泥障,白馬王孫錦帶鉤。五公七相稱豪貴,貴里豪家誰得似。走馬章臺柳似絲,斗雞下社人如市。涇川渭水轉依微,五陵北去望逶迤。還有閉門讀書者,長年不出長蒿藜。不學城中游俠兒,百年身死何人知。
市誇安樂人如織,故主迎新客。芒鞋短褐舊時裝,今日高車大馬過煌煌。暮收香稻朝羅綺,第宅連云起。幾人下箸厭甘肥,猶有萬家風里未裁衣。
江豚江豚爾何物,吐浪噴波身突兀。依憑風水恣豩豪,吞啖魚蝦頗肥腯。肉腥骨硬難登俎,雖有網(wǎng)羅嫌不取。江云漠漠江雨來,天意為霖不干汝。
城南驚見宋人旗,寄重承麟事已遲。愧似二陵從北狩,非干鞍馬倦驅馳。
匆匆舊我去如飛,既往愚癡諫不歸?;ㄖx尚祈回節(jié)令,人生難盼再芳菲。能離劫厄真鴻慶,未溺風波亦妙微。喜看蒼枝仍秀茁,閑將笑眼對秋暉。
十年依舊破衫青??諘齐肪c。但知心似玉壺冰。牛衣休涕零。聊蹇傲,莫升騰。毋為附驥蠅。前山可數(shù)且徐行。不須催去程。
華發(fā)垂垂到鬢髾,青春故故把人拋。生同失木狙分芋,不及知風鵲有巢。楚澤生涯千樹橘,杜陵破屋幾重茅?此時歸老南山下,不夢朱干舞玉梢。
一樂堂懸百丈峰,郎君仙桂大夫松。春蘿翠滴宮袍色,若個瑤臺十二重。
眾山矗矗如排空,左錯右互肝肺重。嵐氛滃地似無足,上有樹杪浮菁蔥。兩厓擘鐵泉迸玉,中見百丈垂長虹。煙江沈沈納此瀉,天影浩蕩吞孤篷。君澤君澤具此胸,我謂圭遠將無同。高堂突兀出奇觀,巴蜀落眼何時通。我家茅堂不稱是,君家晝錦宜縣中。因之卷贈報昨辱,一軸百里吹長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