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日雜興 其六
種田圖得米,終歲亦勤勞。
當春把鉏犁,和風滿東臯。
豈忘水旱憂,流離至逋逃。
未必可就食,往來徒嗷嗷。
種田圖得米,終歲亦勤勞。
當春把鉏犁,和風滿東臯。
豈忘水旱憂,流離至逋逃。
未必可就食,往來徒嗷嗷。
種田為了收獲稻米,一年到頭都很勤勞。春天拿起鋤頭和犁具,和風吹滿東邊的田野。怎會忘記水旱災害的憂慮,可能會流離失所成為逃荒者。逃荒也未必能有飯吃,來來往往只是空自哀號。
圖:謀求。
鉏犁:鋤頭和犁,泛指農具。
東臯:東邊的田野。臯,同“皋”,水邊高地,這里泛指田野。
逋逃:逃亡,流亡。
嗷嗷:哀號聲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,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,當時社會可能存在水旱等自然災害,農民生活困苦。詩人看到農民辛勤勞作卻難以保障生活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反映農民生活的艱辛和無奈。其突出特點是寫實,真實展現了農民的生存困境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,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況,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。
日落罷玄草,長廊一徘徊。山月出未出,幽人來不來。
盡日山中行,謂是山中客。及逢往來者,總負茲山色。
玉蕊霞苞六附全,一時分散合無緣。風前敗興休當立,窗下關愁且背眠。田氏義亡同五百,唐宮怨放及三千。無人相喚江南北,吹滿西興舊渡船。
不出國門看五洲,萬邦風物一眸收。嘆觀造設如神旨,訝看廬庭別俗流。益世新招隨處見,久期舊夢此番酬。語言膚色相逢異,恍在天方城里游。
朔雪炎風共此年,中原父老亦堪憐。豎儒屢遣祈求使,大將空持殺伐權。忠誼有碑書大節,奸邪無面見重泉。至今宰木猶南拱,遺憾西陵是墓田。
誅茅祗合老僧龕,一笑欣陪麈尾談。天末冥鴻方避弋,遼東白豕忍懷慚。折腰我已宦情薄,嚼蠟誰言世味甘。萬事轉頭俱夢幻,試將此語靜中參。
寒云漠漠樹蒼蒼,瘦馬頻驅古坂長。版籍初歸周德化,山川終屬晉封疆。地連虢國風煙合,路入閒田草木荒。送客重嗟興廢事,清笳吹恨滿離腸。
山中多白云,棲我亭前樹。日暮度前村,又與東風遇。
鳳棲巖傍鳳城封,壓盡羅浮四百重。高士結蓬歌白雪,游人抵掌叩玄蹤。徑開蘿薜煙波近,池聚星辰杖履逢。萬仞峰頭懸壁立,頓令翹首望颙颙。
自傍青牛種早粳,炊來玉屑滿盆香。休論服日餐霞事,只此延年第一方。
添火烘蘭,推窗眺雪,浮生卅六今宵。一自流離,五年怕聽弦簫。東風不似江南遠,早垂楊、綠到長條。伴微忉、燈紅如豆,破我無聊。誰遣桑乾輕易渡,又新愁萬斛,重壓眉梢。羈人思婦,兩地一樣為勞。胡塵終見神州掃,過長夜、仍有明朝。會翛翛、同醉葡萄,細揾羅綃。
鼠偷狗竊敢炰炰,爭信貔貅已締交。將疊連珠調鵲角,擬追逐日試蒲梢。序移玉律陰風急,氣應金商太白高。惜別折沖尊俎地,莫容南牧越臨洮。
東山謝安石,答爾張汝弼。我漸曠達風,未免風流癖。起來濟蒼生,談笑安王室。爾獨不聞白眼王金陵,平生廉謹冠世名。得君不啻魚水樂,甘心乃從狐鼠朋。只手上遮天眼黑,縱橫顛倒縣蒼生,遂令磬石如浮萍。乃知士當存大節,瑣瑣小器何足稱。爾生濂洛后,述途見日星。當自得師報明廷,何須戲與我爭衡。東山石無語,落日天冥冥。
落拓添霜髹,艱難負玉容。浮萍身世任西東。慣看關山雪霽夕陽紅。故國天涯遠,朱樓冷月中。今宵夢魂與君同。又是一年秋盡盼歸鴻。
青陽俶載,白日孔昭。草生于野,華發于條。隨氣成形,或蕊或翹。眷眷興懷,中心飄搖。麥有雉雊,藻有魚跳。嚶鳴在樹,磬管簫韶。駕言出游,以猶以陶。皤不可髫,籜不可夭。自非松柏,不能后彫。來者弗畏,往者其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