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和卿丈
去年中秋時,同上東大樓。長風吹綠尊,溪光與云浮。
已而適異縣,吊古尋隠幽。豈伊邂逅懽,亦足寫我憂。
嚴霜沍冬日,再會尤綢繆。平生無是夢,一旦眼底收。
祇今孤山下,交游如故不。蕭蕭丹葉飛,憑高眇離愁。
諸老日凋謝,疇知敬前修。夫君從李呂,此意千載休。
去年中秋時,同上東大樓。長風吹綠尊,溪光與云浮。
已而適異縣,吊古尋隠幽。豈伊邂逅懽,亦足寫我憂。
嚴霜沍冬日,再會尤綢繆。平生無是夢,一旦眼底收。
祇今孤山下,交游如故不。蕭蕭丹葉飛,憑高眇離愁。
諸老日凋謝,疇知敬前修。夫君從李呂,此意千載休。
去年中秋的時候,我們一起登上東大樓。長風吹拂著酒杯,溪水波光與云朵一同浮動。不久后我到了別的縣,憑吊古跡探尋幽隱之處。這哪里只是偶然相遇的歡樂,也足以排解我的憂愁。寒霜凍結了冬日,再次相會情誼更加深厚。平生都沒做過這樣的夢,如今這場景一下子就呈現在眼前。如今我在孤山下,昔日的交游還像從前一樣嗎?蕭蕭的紅葉飄落,登高遠望更添離愁。老人們一天天凋零,誰還懂得敬重前賢。您追隨李呂的風范,這份心意千古流傳。
綠尊:綠色的酒杯,代指酒。
適:到,往。
隠幽:幽隱之處。
伊:句首助詞,無實義。
寫:消除,排解。
沍(hù):凍結。
綢繆:情意深厚。
眇:通“渺”,遠,這里有增添之意。
疇:誰。
前修:前賢。
李呂:可能是當時有名望的人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可推測,詩人先與友人在中秋相聚,后分別到了不同地方,在某個冬日再次相會,之后詩人在孤山下觸景生情寫下此詩。當時可能社會上一些前輩人物逐漸離世,詩人有感于這種變化和友情的珍貴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對前賢的敬重。其特點是情感真摯,通過回憶與現實的交織展現心境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傳統的尊崇。
籬前相并兩株桃,一株正發一株落。我來藉草坐殘英,柔茵錦薦深沒腳。微風吹此嘉春聲,萬葉鱗鱗顫欲脫。君看鄰桃媚風笑,不見此花飄悉索。彩雪飏飏作陣飛,玉手盈盈撫吾眉。如春之淚悲能揮,側聽啜泣聲幽微。玫瑰樹側空相陪,飽裂紅裳艷而肥。此花此淚染其衣,茫昧不覺自歡嬉。坐久傷心酸兩目,滿身花影休頻拂。起來獨自繞花枝,枝上馀英尤難讀。落者誰歟兄弟行,今日彼落明我戕。豈如連袂相扶去,強如獨抱枝頭香。鄰桃怨我“有厚薄,咫尺不顧我豈惡?俊色昌姿正當時,蔫粉萎蕊甚可樂”?“報汝盛處毋驕狂,開者安知落者傷。不日風雨子歸處,我亦與子窮彷徨”。
秋林烏鵲冷無喧,永夕清輝接笑言。石映七星趨客履,槎還八月泛公門。霓裳近拂南州榻,桂幄高開北海樽。拚醉自慚歌湛露,使君風誼滿乾坤。
紫泥封后玉堂歸,閣吏鉤簾午漏稀。花事直于今爛漫,賞心猶自惜芳菲。官廚次第傳宮醞,城日參差散錦帷。不似維揚讖金紫,年來春色滿黃扉。
紅塵不解送詩來,身在煙波句自佳。銀漢光中有詩客,玉虹背上曳芒鞋。
分司冠動神羊影,江渚舟沖白鷺群。見說武昌風日好,楚王宮殿藹晴云。
姿容瑰偉業通書,忍作鄉邦章句儒。王佐有才匡帝德,詎緣兵法授虬須。
骨雖清而不枯,貌雖豐而不腴。有田與廬,誦詩讀書,恂恂乎美且都。
五公舊譜漢庭傳,之子飄飄去學仙。山里牧羊成白石,云間騎鶴上青天。黃庭夜月迎三疊,綠綺秋風度七弦。拂袖京塵留不住,別離可奈落花前。軒轅云裔越公家,學道青山幾歲華。仙覓安期曾授棗,詩成湘子解開花。金砂擬煉長生藥,銀海初回遠使槎。二十四巖明月夜,簫聲何處落煙霞。
層檐矗矗枕滄波,勢入空青欲蕩摩。贊化卻堪旋斗柄,洗兵還可挽銀河。山形薄暮雙螺出,野氣經春萬馬過。王事關心歸未得,倚闌東望白云多。
月明如水浸碧苔,化蝶爭無一夢來。但覺膠珠流隱約,空馀錦字讀環回。春蠶已作團團繭,蠟炬猶燒寸寸灰。欲寫柔情深似海,只今翻悔兩相偎。
心在淮山下,身行湘水中。喜拋馀子去,恨不故人同。舊隱勞征夢,浮名任化工。衡陽春漸暖,終欲伴歸鴻。喜脫諸公忌,愁違李與談。離群江以北,吊影楚之南。世故更千萬,心朋只二三。果能容我與,終共結茆庵。
巫山高,望不極,十二危峰倚天碧。陽臺神女徒盈盈,艷質妖容果誰識。襄王荒怪不足徵,宋玉微辭豈堪惜。至今云雨自朝昏,山鬼哀猿叫蒼壁。
結客千金盡,酬恩一劍存。羞為狗盜伍,不傍孟嘗門。
愁多應怪獨醒人,心事全憑曲米春。醉后逢花堪一笑,狂來曳杖卻成真。
聞說茲山險,晨興趁馬蹄。峰奇云斷續,徑仄石高低。春色疑來鳳,鐘聲何處雞。不堪愁絕處,殘綠草萋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