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琴
以彼發此意,因此知彼聲。
山川既閑遠,天地亦清寧。
獨撫曲空奏,相宣調易成。
何由俗子愛,宜是老夫驚。
以彼發此意,因此知彼聲。
山川既閑遠,天地亦清寧。
獨撫曲空奏,相宣調易成。
何由俗子愛,宜是老夫驚。
用這琴音引發內心的情思,憑借琴音知曉琴者的心境。山川寧靜而幽遠,天地也清澄安寧。獨自撫琴空自彈奏,琴音與心意相和曲調容易形成。哪會受到世俗之人喜愛,應該會讓我這老者驚嘆。
以彼發此意:用琴音引發內心的情感。
閑遠:寧靜幽遠。
相宣:相互呼應、調和。
俗子:指世俗之人。
具體創作背景不詳,但從詩中可以推測,詩人可能處于一個寧靜的環境中,獨自撫琴,有感而發。或許當時社會世俗風氣較重,詩人以琴音寄托自己的高雅志趣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琴音的獨特感悟和高雅追求。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,情感表達直接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藝術品味。
偶然乘興一登樓。江色俯晴流。試看千山楓老,無奈又殘秋。
云影碧,晚峰浮。雁聲悠。欄桿倚遍,地上天邊,何處消愁。
游子言歸戴主恩,庭萱遙想露華繁。八旬將屆稱觴日,十載初招陟屺魂。屈指承顏思縮地,先朝寄鯉祝加飧。慈闈憶我還殊甚,飛夢時時見倚門。欲獻高堂一物希,空囊惟辦老萊衣。思鱸歸隱嚴陶鲊,解組還初惕孟機。養是恒言今始逮,耕為子職永相依。懸知饑渴關親甚,念易雞豚待聿歸。昔年扶侍戀居諸,嶺海燕吳色笑舒。游紀東征曾作賦,情牽北望久懸輿。頗嫌孝養資征檄,不信瞻依忍絕裾。母子余生將互倚,終焉豈獨愛吾廬。不因予假蹈棲遲,特詔迎親天寵滋。自古貤恩膺紫誥,幾曾召養賁綸絲。仆夫未駕光先被,子姓分榮乘永垂。介壽承歡歌帝德,能令菽水勝瓊飴。力竭胼胝復治戎,呼親無計托征鴻。我生分向離愁盡,子舍翻疑隔世通。燈下低徊開喜燼,堂前灑掃繞熏風。鬢霜攬鏡還成懼,恐動哀憐減泄融。教忠母訓似嚴君,夷險諄諄勵立勛。敢效閑居夸晏樂,差將無死答恩勤。聞歸款信思難定,溯別悲欣轉莫分。一夕凝思渾若歲,頻年何以度憂熏。昨秋朝暮望歸人,今日南鴻傍逐臣。憤切時艱遑偃仰,情于天聽釋邅迍。凊溫遲暮猶無子,生死維持賴有親。何事依云空佇立,雙眸已入畫溪春。三褫端因教孝寬,一□冀以報劉歡。北山于役仍堪隱,斕彩兼冠不用彈。仰托春暉華尚白,俯全方寸質猶丹。君親大德咸無極,向日循陔意不闌。
朅來快閣慰吾意,更說觀山傳舊年。
不憚筍輿穿草棘,只知野叟足林泉。
半空嵐影掛檐外,一徑涼飔過酒邊。
料得涪山為拈出,當時千尺不應然。
今朝無意訴離杯,
何況清弦急管催。
本欲醉中輕遠別,
不知翻引酒悲來。
策杖何從出世氛,避人深識海鷗群。
明珠暗道皆叢怨,磐石虛名誰復聞。
蘭畹不供騷客佩,松風時播隱居文。
從游獨近朱明路,已小羅浮四百君。
夜初乘興上城頭,
白玉蟾蜍碧玉天。
爽曠襟懷誰得似,
謫仙身世豈非前。
每喜高情語甚真,
讜言亹亹贊天鈞。
不殊林下忘形態,
定是因中地位人。
長途腰腳倦,且喜罷征鞍。
日落霜猶濕,風多火亦寒。
菘經春雪軟,酒得故鄉難。
慷慨挑鐙坐,三更意未闌。
人生不滿七尺軀,其志乃欲奠地維,立天樞。
智窮力竭安所就,里巷小兒往往起而笑其愚。
天不可作曲蓋倚,地不可作磨盤舞。
夸父追日終野死,何況一夫蹇蹇欲與造物相撐拄。
北叟移山期子孫,上帝聞之畏其言。
吾徒作事須如此,要使精誠貫九閽。
行路難,行路難,君不見龍逄比干身已死,當時誰說有忠肝。
勞役獲幽賞,炎荒慰此行。
桃花春塢靜,松葉石梁清。
路逐溪聲得,山如人意成。
晚霞生積翠,斜日鳥邊明。
被郊芳草正萋萋,
斗酒雙柑到處攜。
二曲亂嘶紅叱撥,
九衢爭唱白銅鍉。
玉妃裝卸,天上瓊枝亞。
立盡東風明月下,露井初開昨夜。
結伴閬苑飛仙,上清淪謫塵寰。
萼綠華來無定,羽衣不耐春寒。
相門韋氏在,夫子獨聲名。
歲暮遠為客,憐君如弟兄。
聽歌驚白鬢,飄轉任浮生。
同調嗟誰惜,悠悠滄海情。
五天竺國,東震旦土。
傳佛心宗,無本可據。
無本據,一葦橫趨,大江東去。
人意天公則甚知。故教小雨作深悲。桃花渾似淚胭脂。
理棹又從今日去,斷腸還似去年時。經行處處是相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