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周次公俞伯輝余子壽共飲
煮餠了長夏,飽外非所憂。既和以滑甘,亦用冷煖投。芼之蔬茹嘉,一筯真良謀。
風軒置盆水,簾虛漾林幽。更催石鼎煎,瀹此茗雪甌。且足為口腹,庶得少遲留。
山房無六月,微涼已颼颼。庚伏始云中,不日天下秋。
善來二三友,閑身宜自由。步可著兩履,泛可掉扁舟。
破壁委窮巷,孤城帶芳洲。初傳多黍稌,忽詔捕螟蟊。
但畏妨我詩,恒饑思難抽。
煮餠了長夏,飽外非所憂。既和以滑甘,亦用冷煖投。芼之蔬茹嘉,一筯真良謀。
風軒置盆水,簾虛漾林幽。更催石鼎煎,瀹此茗雪甌。且足為口腹,庶得少遲留。
山房無六月,微涼已颼颼。庚伏始云中,不日天下秋。
善來二三友,閑身宜自由。步可著兩履,泛可掉扁舟。
破壁委窮巷,孤城帶芳洲。初傳多黍稌,忽詔捕螟蟊。
但畏妨我詩,恒饑思難抽。
煮餅度過漫長的夏日,吃飽之外便沒其他擔憂。餅既有著滑潤甘甜的口感,又冷熱適宜。配上美味的蔬菜,吃上一筷子真是好選擇。在有風的軒廊放置一盆水,簾子虛掩,蕩漾出林間的幽靜。更催促著用石鼎煎茶,泡出這如雪的茶湯。暫且滿足口腹之欲,或許能稍稍停留。山中的屋子感覺不到六月的炎熱,已有微微涼意。三伏天從云中開始,不久天下就將迎來秋天。幸好來了兩三位好友,清閑之身本就該自由。步行可穿上鞋子,出游能劃著小船。破敗的墻壁位于偏僻小巷,孤城連著芬芳的沙洲。剛開始傳來豐收的消息,忽然又下詔捕捉害蟲。只擔心影響我寫詩,常常餓著肚子靈感也難涌現。
煮餠:即煮餅,一種面食。
滑甘:滑潤甘甜。
煖:同“暖”。
芼:用蔬菜拌和。
筯:筷子。
石鼎:石制的煮茶器具。
瀹:煮,泡。
茗雪:指茶泡出的白沫,形容茶湯。
庚伏:即三伏,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統稱。
黍稌:泛指糧食作物。
螟蟊:兩種害蟲,泛指農作物害蟲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中可知是夏日六月,詩人與友人相聚于山中。當時社會可能處于農業生產時期,既有豐收的期盼,也面臨著害蟲的威脅。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,與友人享受著閑適生活,同時也關注著農事和自身的創作。
這首詩主旨是展現夏日與友人相聚的閑適生活,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、生活氣息濃厚。它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生活場景和詩人的心境,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,但為研究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文人心態提供了一定的資料。
旗偃黃花嶺,笳沉白草溝。武安勤饗士,太尉暇登樓。霸氣沙陀早,軍聲陰館秋。無須黃老術,儒將自風流。
澗草萋萋綠,林鶯恰恰啼。汀沙過雨便無泥。換得芒鞋隨意、到前溪。浦溆渾堪畫,云煙總是題。江湖老伴一蓑衣。真個斜風細雨、不須歸。
嗣皇登位始凝旒,巨盜尋并相印收。漢室有靈誅賊冀,舜廷無患放兇兜。猿狙豈稱周公任,豺虎猶寬巷伯投。愿斬都衡謝天下,不然何用正王猷。
東籬千古意,今在野橋東。乘興者何客,忘機有此翁。關河雄鎮后,風雨醉吟中。我亦開吾徑,秋來得幾叢。
游人方舍俗,釋子復開關。白拂支頤久,清言酌茗閒。書難窺豹管,墨是出雞山。若杜毗邪口,誰傳出世間。
天上房星空不動,人間畫馬亦難逢。當年筆下千金鹿,此日窗前八尺龍。
姑蘇城下別兵前,水北云南事可憐。一紙書來開不得,傷心猶恐說當年。
王郎五月赴鹽亭,十丈官船酒滿瓶。稍待涼風吹木葉,老夫東下看滄溟。
輕盈掌上艷陽新,再睹昭陽殿里人。誰說六朝金粉盡,一身當得秣陵春。
偶入紅塵憶去年,逢君如飲惠山泉。洞簫行酒庭無暑,廣袖淩風客欲仙。別后誰持霜下蟹,愁來獨聽夕陰蟬。交游海內論知己,巫峽秋深隔楚天。
錢清地古思劉寵,泉白堂虛憶范公。印綬紛紛會稽守,誰能無愧一賢風。
紫綬紅襟倚曉暾,披圖猶憶別時言。天涯縱展淩霄志,心尚長藤系故園。
讀盡天下書,胸中無一字。學究解談禪,心空先及第。前有陳尊宿,后有陳居士。兩采合一賽,非同亦非異。在家如出家,在世如出世。童心壯志等前塵,慧業文人任游戲。儒冠挽取樺皮冠,制義還他第一義。腳跟踏破不二門,聞薰直入三摩地。自從親見作家來,諸方拭目推宗雷。靈山一會儼然在,睹史陀天首重回。大笑出門留不住,分明記得來時路。青云雙塔鎖千松,種松道者今何去。珍重毗耶久默人,留得帆園末后句。三生石上好重來,相逢更有商量處。
美人遙在五云端,梁月長懸夢里觀。遙持一幅蕭疏意,共向天涯結歲寒。
春來日日風成陣。桃李飄零盡。樹頭樹底覓殘紅。只有郭西梨雪、照晴空。酬春須得如川酒。酒債尋常有。葛巾欹側倩人扶。大似浣花溪上、醉騎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