晁家觀葉少蘊朱希真詩帖尹家諸賢書尺
摩挲石林帖,太息巖壑詩。
竹院茶話久,方齋酒行遲。
南游耆舊盡,北客子孫知。
聚集麥秋日,飄流槐夏時。
摩挲石林帖,太息巖壑詩。
竹院茶話久,方齋酒行遲。
南游耆舊盡,北客子孫知。
聚集麥秋日,飄流槐夏時。
輕輕撫摸著石林居士的詩帖,不禁為那描繪巖壑的詩篇嘆息。在竹院里品茶長談許久,在方齋中飲酒的節奏遲緩。南方游歷中那些年高望重的人都已離世,北方來客的子孫后人卻知曉這些。大家在麥熟的夏日相聚,又在槐樹成蔭的夏天四處飄流。
摩挲:用手撫摸。
石林:指葉少蘊(葉夢得),號石林居士。
太息:嘆息。
耆舊:年高望重的人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可能處于社會變遷時期,一些前輩文人離世,詩人在與他人相聚和交流中,看到詩帖和書尺,引發對往昔的回憶和對當下的感慨。
這首詩主旨是借觀詩帖和書尺,抒發對前輩文人的懷念和對時光人事變遷的感慨。其特點是情感真摯,借日常場景和時令變化來抒情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和情感狀態。
樓上簫聲欲斷魂,仙官分與一枝春。旋摧妝額添新樣,細撚香須數玉塵。月下精神宜淡貯,雪邊肌體更清勻。老來花事無消息,只有君詩當寫真。
粉署春已晚,黃鸝時復鳴。落花蕩輕吹,繁木翳新晴。好語多聯續,馀音入紫清。鳳凰池上客,一曲送新聲。
憶昔年少壯思多,長吟蘇子雄豪歌。夢隨穆王游八極,無懼江湖有風波。奔忙中歲情漸改,北上大漠南浮海。西逐日落醉伊犁,東接日出吊興凱。歸來萬事不掛心,雄豪終解超然音。我所思兮知何處,京畿紅塵萬丈深。相宜直須二三子,素閣之間開素襟。
似聞媒妁倩天孫,跳脫雙雙結兩鴛。為恐蓬萊風雨惡,星河遙隔定仙婚。
云龍山下黃茅岡,秋風破帽聊相羊。徐州太守遺石床,煙花十萬皆微茫。白龍帝鄉千里長,有客好事遙相望,高歌不乏太守狂。
一枕昏昏若醉鄉,云收霧散月臨窗。幽人睡足自驚覺,云在青天月在床。
臈意深難盡,春光緩未回。日馀歸案牘,天闊僅樓臺。寂寞耽吾黨,榮華逐世才。莫為殘漏惜,過爾易徘徊。
早因休沐出承明,又見彈冠上帝京。芳草五湖初放棹,華林三月細啼鶯。浮云莫嘆當時事,零雨還傳舊日名。二十年前題漢柱,為君飛動不勝情。
年逾三十失夫天,潔白堅持誓不遷。教子功勤名已遂,治家清儉業能全。壽登耋耄違榮養,夢入蓬萊位列仙。宗伯銘文昭百世,更無遺恨到重泉。
自閉藤蘿閱古方,茂陵歸臥著書長。昔時意氣今誰在,獨抱清羸付藥王。
一本分來花嶺頭,年年留得殿清秋。天雞未喚扶桑日,已有霞光照海樓。
何處能忘棋,乾坤紙局移。蛛機斜復整,蜂陣合還離。彈橘留芳驟,弛柯透異岐。墅亭誰愛日,孤壘意彌遲。
客到無留處,情乖懶見人。床頭多病衲,殿角一閒身。夜色秋旻凈,泉聲曉夢真。昨聞江上信,又阻白門津。
誰似燕中馬自然,藥囊蓑笠但隨肩。生憎董奉多牽系,不愛人間賣杏錢。
妙選昭陽進,羞花妒六宮。行階蓮落地,隨御柳含風。按舞天光近,徵歌燭影紅。夜深金殿合,環佩月明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