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一病中見寄和韻答之
愛酒阮宣杖,倦行陶令輿。
閑投本無意,垂老亦何居。
萬事付杯水,一貧唯飯蔬。
秋懷苦相望,幽寺挾殘書。
愛酒阮宣杖,倦行陶令輿。
閑投本無意,垂老亦何居。
萬事付杯水,一貧唯飯蔬。
秋懷苦相望,幽寺挾殘書。
像阮宣一樣愛酒常持杖,似陶潛般倦于行走坐乘車。閑來投詩本就沒別的心意,到了晚年又能安居何處?把萬事都交付給杯水,貧窮得只能以粗茶淡飯度日。秋日里苦苦地相互思念,在幽靜的寺廟中伴著殘舊的書籍。
阮宣杖:阮宣是晉代人,性好酒,常攜杖出游,此處借指愛酒之人。
陶令輿:陶令指陶淵明,這里說像陶淵明倦于行走而乘車。
垂老:臨近老年。
付杯水:把事情看得像杯水一樣微不足道。
飯蔬:以蔬菜為食,指生活清苦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從詩中可推測,詩人晚年生活清苦,友人鄭一在病中寄詩給他,他便和韻作答。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看淡世事、安于清貧的生活狀態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自身晚年的生活感悟。其特點是用典自然,意境清幽,情感真摯。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淡泊豁達的精神境界。
風裊游絲系玉瓶,花朝卜夜敝云屏。雄譚清奪吳趨曲,列宿光連處士星。山簡狂來聊寄傲,銅鞮歸去醉宜聽。春深修禊期同往,荏苒紅塵厭獨醒。
種橘洲邊何似好,離離丹實斗鮮新。千頭豈為封侯比,留得芳香噀后人。
晝日如炊夜欲霜,杪秋南國景非常。十年飲遍漓江水,又折幽香舊路傍。
我行溪上路,行云為徘徊。天高北風惡,叫叫鴻雁來。起望杜若洲,渺渺絕沿洄。孤芳據其勝,修潔無纖埃。俗子不敢近,石梁尚崔嵬。我如剪翎鶴,老志空低回。又如渴蠹木,枯根莽難培。巧拙有定賦,神功若為栽。持此欲叩君,溪寒雪皚皚。
爭米何心問斗城,聚蚊底許太狂生。未遑餼粟如子罕,謾復公言付阿平。緩我愁腸千縷結,羨君筆力萬鈞輕。何時去上中和頌,卻用詩情寫物情。
茲山若培塿,名跡擅遐荒。中天挺孤秀,佳氣接溟茫。昔人亦奇尚,時節集朋觴。豈無賢達會,歲往事多忘。我來屬仲夏,南陸吐朱光。暑雨喜初霽,輕飔吹我裳。良友期紉茝,金玉發佳章。為歡既不淺,履險固其常。緬思峴首客,陵谷意何長。
宋室誰興花石綱,奸臣不管國將亡。泊舟聞說名花石,倉卒令人倍感傷。
屋上滴清泉,屋下生喬木。中有無心云,閑與人相逐。
宴罷司空宅,舟回笠澤濱。霞明雞誤曉,沙白鷺迷津。蝦菜湖鄉味,羊裘客路貧。篷窗閒立久,月色正宜人。
煙巒數髻鏡中孤,水畔帆檣一點無。錯道曲終人不見,包山洞達洞庭湖。
史實不可改,史觀增歧惑。塋草憐詞臣,朝夕弄顏色。亡胡哭陰山,得喪今猶惑。彼蒼造文明,消長無憂色。
珍禽來異域,分賜出雕籠。稟質生尤異,能言類莫同。宴游逢盛世,恩眷自宸衷。感激應無極,懷思意不窮。
強作解人近大癡,隨緣文字報相知。廿年魄落紅魔劫,一卷壺崩白話詩。抱打人間堪憤事,高吟巖口噴漿時。欲求防“偽”除“多詭”,入骨傳神恐不支。
合下金相氣質渾,更參諸老遍宗門。箕山再得顏回婿,榮國還生孔子孫。學問不趨岐路徑,文章祇好古罍尊。至今尚得詩書力,一氣清明中夜存。
夾道槐根孔世家,兩行飛蓋影欹斜。要承濃渥千年蔭,不愛秋黃八月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