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日 其一
悠悠兩高峰,眇眇見落木。
病余老身倦,登樓謾伸蹜。
茲晨有何味,酒面欲泛菊。
常年得重九,高興必征逐。
誰知嬾出門,搔發鬢已禿。
子云雖識字,君平唯賣卜。
坐久風頗怒,新霜夜來肅。
悠悠兩高峰,眇眇見落木。
病余老身倦,登樓謾伸蹜。
茲晨有何味,酒面欲泛菊。
常年得重九,高興必征逐。
誰知嬾出門,搔發鬢已禿。
子云雖識字,君平唯賣卜。
坐久風頗怒,新霜夜來肅。
兩座高峰在遠處悠悠矗立,隱約可見落葉飄零。病后身體疲倦衰老,登上高樓只是隨意舒展一下身體。今日早晨有什么趣味呢,酒面上正泛起菊花的影子。往年到了重陽節,總是興致勃勃地出游。誰知道如今懶得出門,撓頭發現鬢發已經稀疏。揚雄雖然博學識字,嚴君平也只靠賣卜為生。坐久了風刮得很猛烈,昨夜新降的霜讓空氣變得肅殺。
悠悠:形容山峰遙遠的樣子。
眇眇:隱約、微茫的樣子。落木:落葉。
病余:病后。老身:詩人自指。伸蹜:伸展身體。
酒面欲泛菊:古代重陽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。
重九:即重陽節,農歷九月初九。征逐:指交往、出游。
子云:揚雄,字子云,西漢學者、文學家。
君平:嚴君平,西漢隱士,以賣卜為生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“病余老身倦”可以推測,詩人此時身體欠佳,處于衰老狀態。可能是在重陽節時,回憶起往年的活動,感慨自身的變化和時光的流逝,從而創作了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病后衰老、心境落寞之感。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,通過對比和借景抒情的手法,將內心的感慨表達得淋漓盡致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時期的真實心境和創作風格。
紫府開樽召眾賓,更令妖艷舞紅裀。曲終獨向筵前立,滿眼春光射主人。
欠伸殘夢雪髼松,只等三茅午夜鐘。傳鑰省門星斗濕,不知春已轉蒼龍。
聞師采藥向江南,禪衲親持使者驂。鹿獻野花來寶地,龍偷海藏出珠龕。丹砂傍石分秋水,靈草和煙度嶂嵐。此日歸來進天府,芝云朮露曉曇曇。
大王事獯鬻,勾踐亦事吳。以此慰吾主,能屈誠丈夫。一慚之不忍,而終身慚乎?勿云情難堪,且復安須臾。
纂纂稱天茁,離離見土毛。知非豐歲寶,聊佐野夫饕。落處寧為瓠,投來頗類桃。米家圖矮樹,怪爾矗云高。
仕宦常畏人,退居還喜客。君來輒館我,未覺雞黍窄。東坡有奇事,已種十畝麥。但得君眼青,不辭奴飯白。
殘雪初消太液前,御溝晴日柳如煙。披香殿上承恩早,千縷黃金拂御筵。
細雨斜風都不管。柔藍軟綠煙堤畔。鷗鷺忘機為主伴。無羈絆。等閑莫許金章換。
花落飄碎瓊,果熟染黃蠟。張君鼻觀間,莫著蘭麝雜。
清溪盤百曲,虹影駕橫槎。春事怨行客,夕陽啼亂鴉。山明分眾木,天闊散悲笳。卻羨僧家勝,推窗瞰水涯。
夜深誰伴中庵。太初巖。滿酌一杯,和月吸濃嵐。瓊露滴。霜鬢濕。興方酣。不覺河傾東北,月西南。
淑德承明舊,徽音固有來。據龍符圣嗣,合劍會軒臺。玉冷衣銷馥,鸞昏鏡集埃。傷心國西道,寂寞送車回。
過雨湖山紫翠旁,桂花香透藕絲裳。不知綵筆蠻箋上,和到關雎第幾章。
窗外群蛙久不鳴,夜來忽聽滿池聲。客心且喜逢冬暖,天意猶當放晚晴。塵勞事,莫關情,清風皓月共忘形。夭桃應妒芙蓉色,故發鮮花照眼明。
天命將安歸,要觀人所與。茍能得一士,豈不勝多許。貍守雖寫形,聊以辟群鼠。持危誰同心,相倚譬蛩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