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梅韻
不妨雪壓與霜糊,友結松筠鄙橘奴。
特放孤標先煖覺,肯隨眾卉望寒逋。
疑將冰月為精爽,端借瓊瑤琢體膚。
闖出一元生物意,從茲引領萬容姝。
不妨雪壓與霜糊,友結松筠鄙橘奴。
特放孤標先煖覺,肯隨眾卉望寒逋。
疑將冰月為精爽,端借瓊瑤琢體膚。
闖出一元生物意,從茲引領萬容姝。
梅花不妨承受雪壓和霜打,與松竹結為好友而鄙視橘樹。它獨自展現出超凡的風度,率先感知到暖意,怎肯像眾多花卉那樣畏懼寒冷。懷疑它以冰雪明月為精神,分明是借美玉雕琢了身軀。它開啟了一元復始萬物生長的生機,從此引領著百花盛開。
糊:涂抹,這里指霜覆蓋。
松筠:松和竹。筠,竹子的青皮,借指竹子。
橘奴:橘樹。
孤標:指超凡的風度、品格。
煖:同“暖”。
寒逋:逃避寒冷,這里指畏懼寒冷的花卉。
精爽:精神。
瓊瑤:美玉。
一元:指宇宙開始,萬物生長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但從詩的內容來看,可能創作于冬季,當時詩人看到梅花在惡劣環境中獨自綻放,深受觸動,從而借詩表達對梅花品格的贊美。詩人或許在生活中也面臨著一些困境或挑戰,以梅花自喻,表明自己堅守高潔的志向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梅花的高潔品格和引領生機的作用。其突出特點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描寫,塑造了鮮明的梅花形象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,但展現了詩人對美好品格的追求和獨特的審美情趣。
九月九,一句話。有準繩,無柄把。惟有陶靖節知縫罅,悠然見南山,笑傲東籬下。
年少誰如子,他鄉怯病身。春風滿歸路,幾日罷征輪。塵合青山遠,河開碧樹新。故園如見月,應念未歸人。
白鼉鳴。龜背平。南郡城中可長生。守死不去義無成。
光陰虛度幾重陽,歷歷回思付故鄉。霜逼楓林千樹赤,風催菊蕊一籬黃。詩情不管人情亂,游興聊同酒興狂。此日登高臨絕頂,塵寰俗慮已全忘。一天秋訊又重陽,無限羈愁客念鄉。滿徑翻飛楓葉赤,半籬燦爛菊花黃。白衣送酒人何在,烏帽隨風興太狂。折得茱萸頻眺望,家山故事未能忘。
已報羅浮四百君,君歸重挹翠氤氳。金精不嫁長被發,玉樹無親但抱云。象數早從仙易得,文章應使世儒聞。芙蓉砂好皆塵垢,丹灶何勞吐紫芬。秦風最善詠蒹葭,我亦伊人在水涯。南越重來應有主,朔方一別遂無家。仙人棲托元東莞,令子弦歌是白華。同在瀟湘吾獨返,相思頻寄海天霞。
人日過禪寺,言脩凈業緣。鳥鳴檐樹簇,云護佛燈圓。佳節尋僧遣,新詩洗研傳。往來惟寄跡,即此悟真詮。
火龍精幻出金丹,大如雞卵小粉團。色如十八學士醉后顏,味比細柳將軍烈不酸。佳名別號十七種,五月涼風滿樹殷。美人素手一擘破,恰如水晶落金盤。翻思一騎紅塵里,七日涪州來禁地。楊妃半醉沉香亭,粲然一笑啟玉齒。梁侯稱柿張公梨,世間百果安及之。珍羞不及宗廟薦,至味徒為凡口滋。盧橘楊梅三舍避,妖桃郁李翻見棄。根移瀛海豈側生,種向炎荒非得地。九齡一賦倡絕和,從此芳名遐邇播。子瞻平生知味人,南來日啖三百顆。賢才遭際自有時,請看嶺南荔枝果。
袖手飛雪前,徒有風雅渴。久親無言子,此興今莫遏。兩君壯藻思,詩柄專殺活。可須龍伯睡,驪珠乃平奪。長翁久荒廢,坐受兒女聒。愁城正合圍,醉鄉況禁謁。詩來起我敬,一嫡眇眾孽。此雪更此詩,清晤乃細閱。晶熒盤走圓,便旋玉為屑。汛掃無惡氛,肯綮有妙割。解頤得匡鼎,和羹本商說。技癢吐復吞,正恐誚燕說。山城僧舍似,休務況佳節。可疏觸寒過,一笑卷蕉葉。作詩供捧腹,巴唱酬白雪。窮臘缺膏潤,何異客病渴。龍伯供雪事,落勢不受遏。繽紛一再馀,旋報焦卷活。去年痛無年,回首氣尚奪。流亡何紛紛,哀訴良聒聒。為民倒陳紅,擬效叫閽謁。繡衣肉骨手,大帚掃妖孽。貸金今可償,復許歲再閱。秦越作肥瘠,德人終不屑。協氣非挽回,何以救方割。想聞三白訊,把酒顏為說。嗣歲屈指計,老農聚頭說。團欒飽餅饦,市鬻追時節。忍思狼狽初,草木茹根葉。苦樂倚伏間,此恥幸一雪。平時豪飲興,人議老羌渴。駿蹄就康莊,中有溪澗遏。俛仰三十年,僅作扶病活。樂事生無幾,造物忍見奪。謝安晚多感,正賴簫鼓聒。胡姬賣酒地,緬想不容謁。即今少年夢,尚苦法士孽。兩君詩酒豪,將壇最閥閱。左顧得投轄,勝譚看吐屑。雪天仆為更,盤飯鮮粗割。共憐后山窮,塊處但禪說。一飽共此客,矜向鄰里說。問疾不厭頻,他費尚可節。官涂計離合,江海浮一葉。別期后歸燕,光陰等消雪。
鎮日杜門臥,支離半榻間。生難辭老死,病亦得安閒。已覺世緣淡,寧嫌藥力慳。疏欞看晚菊,憔悴意相關。
沈瀆橋邊逢故人,酒船邀我無何濱。從前欲說風濤事,風濤風濤難重陳。
奪取天機妙,夜半看辰杓。一些珠露,阿誰運倒稻花頭。便向此時采取,宛如碧蓮合蕊,滴破玉池秋。萬籟風初起,明月一沙鷗。紫河車,乘赤鳳,入瓊樓。謂之玉汞,與鉛與土正相投。五氣三花聚頂,吹著自然真火,煉得似紅榴。十月胎仙出,雷電送金虬。
于今。升沈。天心。久難諶。須暗。幽人靜中澄虛襟。看他風雨蕭森。煙滿林。世態恁巘嵚。一任紛錯商與參。素心寄處,三尺鳴琴。素心快處,明月空山翠陰。上蒼蒼兮千尋。月娟娟兮宵深。幽蘭香被岑。茲焉為知音。此外渺難禁。豁然長嘯鸞鶴吟。
扁舟晴泊枉渚沙,葦苗滿目稀人家。夜江漠漠星橫斜,東風吹鬢憐春華。隔江誰舫寂無嘩,數聲悲響空中笳。響徹碧霄哀更加,悠悠綠水天一涯。
白蘋洲畔,紅蓼岸頭。漁人得意,撥動孤舟。飛起一行兩行塞雁,漾開七個八個沙鷗。絲綸在手,隨放隨收,時有金鱗上直鉤。
吳天子,當西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