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王郎中五首 其一
早得名師友,淵源正不他。
持身莊以重,接物簡而和。
游夏文章學,求由政事科。
朝聞今可矣,為恨復云何。
早得名師友,淵源正不他。
持身莊以重,接物簡而和。
游夏文章學,求由政事科。
朝聞今可矣,為恨復云何。
早年就得到了優秀的老師和朋友,學問的根源純正沒有其他旁門。立身莊重又穩重,待人接物簡約且溫和。有著像子游、子夏一樣的文章學問,具備如冉求、仲由般的從政才能。如今早上聽聞了道理(指離世)也算是可以了,可留下遺憾又能說什么呢。
淵源:指學問、技藝等的根源。
莊以重:莊重而穩重。以,連詞,表并列。
接物:與人交往。
游夏:指孔子的學生子游和子夏,二人以文學著稱。
求由:指孔子的學生冉求和仲由,二人以政事見長。
朝聞:出自《論語·里仁》“朝聞道,夕死可矣”,這里有離世之意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推測是王郎中去世后,作者為悼念他而作。當時王郎中可能在當地有一定的聲譽和影響力,其離世讓作者深感惋惜,故而寫下此詩表達哀思與敬意。
這首詩主旨是悼念王郎中,突出了他品德高尚、才學出眾的特點。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王郎中的形象,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傳統的挽詩風格,體現了對逝者的敬重與追思。
重門深鎖一燈昏,十載交情此夜論。
諫草問君焚幾度,窮途見子謫三番。
疏窗時有驚風入,晚樹猶聞宿鳥喧。
咫尺堯天傳玉漏,圣明不久布洪恩。
客舍悲秋秋有痕,平倭十策向誰論。
從來紅粉青衫淚,末世官僚地主魂。
北里詩歌淹日月,中華兒女挽乾坤。
狗頭霸跡君知否,江北江南處處存。
捷書遲報已驚神,不分龍公巧障人。
傾倒從頭慳澀雨,破除當面艷陽春。
有園未賞陰連屋,無地言歸水拍津。
報道纖埃歸洞壑,本來山色任橫陳。
瑤臺絳節游皆遍,異果奇花香撲面。
松窗夢覺卻神清,殘月林前三兩片。
不比深山空谷翁,人間冤債日相逢。
大須勤拂當臺鏡,莫道南宗笑北宗。
種種心生種種危,急須毒手下鉗槌。
要令獨坐空齋里,打出人間萬弩圍。
客里身同不系舟,依人心緒怕登樓。
關山萬里驚兵馬,云漢雙星會女牛。
玉露明朝方是淚,銀河此夕不知秋。
歡情自古年年有,何用相看兩地愁。
十年奔走,向紅麈、何處可尋蓬島。一枕青瓷驚夢起,幻跡都如掃。
七返還丹,千齡大藥,昧者難精討。餐霞伴侶,飄然遙在天表。
長生須住仙村,誅茅賀廈,迥出層云抄。翠水藍岑渾不夜,紫府丹丘常曉。
玉豉金鹽,璚英珠液,種種供難老。乖龍莫懶,為我先耕瑤草。
上界峰頭臥赤霞,
秋深明月冷蒹葭。
天風吹落霓裳曲,
散作湖邊桂樹花。
抱古向天語,姚灣一士癡。
逢迎銜淚月,飛出寫云詩。
笛冷城頭客,巢安葉底兒。
掛霄明寸夢,過有羽衣知。
曾伴君王踏落紅,鐵蹄濺起百年風。
定知霸氣無人蓋,除卻虞心幾個同?
雷電陡生云隙里,旌旗都偃血渦中。
江山只為英雄惜,何物劉三準又隆。
千樹東風滿上林,
九重春意待君深。
孤舟一片梅花月,
照見離明萬里心。
海上靈山孕神秀,萬木蒼蒼碧云溜。
山頭霽色襯朝霞,樹里嵐光宜晚照。
塵囂迥隔絕纖埃,金仙之宅如蓬萊。
神房半自花間出,定室多從松下開。
勝槩岧峣真絕境,目極神馳與俱永。
飛巖踏上聽天雞,疊巘攢云愁半嶺。
終南太華休爭奇,其中佳趣人不知。
巖扉靜掩薜蘿月,法水光涵祇樹枝。
不用傷心怨遲暮,且須載酒隨玄度。
玉堂詞客解長歌,揮灑何須便歸去。
自笑狂吟非等倫,麗句從來貴有鄰。
他年詔許還山日,結社應須訪舊人。
直下是,直下是。
賺殺人,疑殺你。
上是天,下是地。
君子何嘗去小人,
小人如草去還生。
但令鼓舞心歸化,
不必區區務力爭。
凈掃蒼苔一徑荒,捲簾寂寞欲斜陽。
新蒲切就椰杯覆,香茗烹馀石鼎涼。
渡口云歸龍已去,行邊煙渺鶴相忘。
暮江惆悵空搔首,江水滔滔恨更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