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林叔己詠揚守福壽林塘之韻
史君幽趣鐘靈臺,胸中圖畫如天開。
居閑薄發林塘勝,根原福壽兩山來。
石骨旁峙虎蹲踞,泉脈下繞龍瀊洄。
高低隨巧結亭榭,收拾造化成錦堆。
緋黃紫綠獻態度,纖洪濃淡敷條枚。
四時春色常在目,噓咻無用鄒律催。
那知禁林鳳池上,須君緩步鏘鳴瓌。
詎容袖手此山下,龜朋鶴侶相追陪。
史君幽趣鐘靈臺,胸中圖畫如天開。
居閑薄發林塘勝,根原福壽兩山來。
石骨旁峙虎蹲踞,泉脈下繞龍瀊洄。
高低隨巧結亭榭,收拾造化成錦堆。
緋黃紫綠獻態度,纖洪濃淡敷條枚。
四時春色常在目,噓咻無用鄒律催。
那知禁林鳳池上,須君緩步鏘鳴瓌。
詎容袖手此山下,龜朋鶴侶相追陪。
史君高雅的情趣聚焦于靈臺,他胸中的圖景如天空般展開。閑居時稍稍展現林塘的勝景,其根源來自福壽兩座山。石骨在旁像老虎蹲踞,泉脈在下如蛟龍盤繞回旋。依地勢高低巧妙建造亭榭,將自然造化匯聚成如錦的堆景。花草樹木以紅、黃、紫、綠呈現姿態,粗細濃淡的枝條遍布。四季的春色常入眼簾,無需鄒衍的律管吹奏來催發。怎知在禁林和鳳池之上,正需要您從容前行,佩玉鏘鏘。怎能讓您在這山下袖手閑居,與龜鶴為伴相互追隨呢。
史君:對州郡長官的尊稱。
靈臺:指心。
薄發:稍稍展現。
瀊洄:水流回旋的樣子。
鄒律:相傳戰國時鄒衍吹律,能使地暖而禾黍滋生。
禁林:指翰林院。
鳳池:即鳳凰池,指中書省。
鳴瓌:佩玉相擊發聲,瓌指美玉。
詎容:怎能容許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可能是詩人與林叔己唱和之作,當時史君在福壽林塘有一番營造,展現出獨特的景觀,詩人為此寫詩贊美并期望史君能在朝廷有所作為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福壽林塘的美景和史君的情趣才華,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,運用多種表現手法。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唱和、贊美自然與人物的創作風尚。
春來每日晴明少,送客城陰騎馬遲。返照沙邊寒欲斂,行云江上曉頻移。謾勞藥裹供愁病,且折花枝當別離。故里交親如問訊,石泉山月負幽期。
碧天云散月三更,人在紗窗夢欲成。燈焰有花隨蝶化,簟紋如水怕蛩鳴。錢唐謾聽當年曲,巫峽空含此夜情。檐馬無端又驚起,滿懷幽恨不分明。
游山瓢具竹邊安,石鼎松邊瀹鳳團。更向梅邊觀鶴舞,好將模作畫圖看。
泱漭空原返照開,杖藜村徑暮徘徊。霜苗迸土纖纖出,風葉辭林宛宛回。扶病可須重載酒,住家何必更登臺。青鞋布襪滄波岸,白石歌殘意轉哀。
十畝筼筜翠作堆,個中宜著小亭開。坐間正挹雙溪水,行處中分一徑苔。清愛四圍鳴劍筑,貴慚平地起樓臺。愿言長作林泉主,一任諸公載酒來。
誰倩麝煤涂作云,散成珠玉落紛紛。一池淥水翻荷細,十里膏風催果勤。閒榻緩招涼半枕,新梅漫煮夢微醺。生涯如此真堪味,任爾嘈嘈豹腳蚊。
虛亭蒼翠間,煙霞變奇景。微鐘起梵音,空潭自清影。行來竹靄深,坐久松風靜。冥然道心生,倏爾塵緣屏。吟眺猶未闌,殘陽在西嶺。
鼻孔當陽曾嗟卻,眼睛在眼費追尋。一朝眼在鼻孔上,和得靈空雪子吟。
周颙宅作阿蘭若,婁約身歸窣堵波。今日丹青拜荊國,草堂香火已無多。
學傳東阜舊家聲,稷下蘭陵獨老成。前輩儀刑觀晚節,后生狂狷異中行。童顏肯信童心在,鶴發偏宜鶴夢清。吾郡斯文應不墜,藤溪溪上月常明。
梅生去國愁吳市,三徑君恩此亦饒。白發有時麋共往,青天無伴鶴堪招。惟將涕淚酬先帝,實見弓旌下圣朝。藜藿豈遺堯舜世,江湖容爾許由瓢。
蕙心紈質。零落香魂迷楚澤。空谷跫音。風雨凄凄恐不任。騷懷九畹。無分移根栽上苑。俠骨柔腸。異代相望引恨長。
到祠七十二云扉,俯視齊州一粟微。萬樹挾風濤洶涌,千峰倚漢石嵚崎。銀河垂屋天如近,瑤斗當壇夜有輝。欲與浮丘談舊事,瓊樓高處未能歸。
金谷游情,消磨不盡。軟紅香里雙鴛印。蘭膏步滑翠生痕,金蓮脫落凌波影。蝶徑遺蹤,雁沙凝潤。為誰留下東風恨。玉兒飛化夢中云,青萍流水空仙詠。
北風日日河冰壯,愁病思君萬里行。江上歸帆何日到,天涯旅夢幾回成。青春自改浮云色,幽谷虛傳好鳥聲。逋客總貽猿鶴笑,故山空系薜蘿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