偈頌二十五首 其八
心念分飛,如何措手。
趙州狗子佛性無,只個無字鐵掃帚。
掃處紛飛多,紛飛多處掃。
轉掃轉多,掃不得處拚命掃。
晝夜豎起脊梁,勇猛切莫放倒。
忽然掃破太虛空,萬別千差盡豁通。
心念分飛,如何措手。
趙州狗子佛性無,只個無字鐵掃帚。
掃處紛飛多,紛飛多處掃。
轉掃轉多,掃不得處拚命掃。
晝夜豎起脊梁,勇猛切莫放倒。
忽然掃破太虛空,萬別千差盡豁通。
心念四處紛飛,不知如何下手應對。趙州和尚說狗子沒有佛性,就這一個‘無’字如同鐵掃帚。掃的時候紛飛的念頭更多,念頭紛飛多的地方就去掃。越掃越多,掃不掉的地方就拼命去掃。日夜挺直脊梁,勇猛精進切不可懈怠。忽然間掃破了整個虛空,所有的差別和隔閡都豁然貫通。
心念分飛:指人的念頭四處散亂紛飛。
趙州狗子佛性無:趙州從諗禪師有個著名的公案,有人問他‘狗子還有佛性也無’,他回答‘無’。
鐵掃帚:這里將‘無’字比作能掃除塵念的工具。
拚命:即拼命。
豎起脊梁:比喻振作精神、勇猛精進。
太虛空:指廣闊無垠的虛空,這里代表一種混沌、迷茫的精神狀態。
萬別千差:指各種差別、隔閡。
偈頌是佛教中用于表達教義、修行感悟的一種文體。這首偈頌可能創作于禪學興盛的時期,當時的修行者注重通過公案、機鋒等方式來領悟佛法。作者可能是一位修行者,以這首偈頌來激勵自己和他人在修行中勇猛精進,掃除內心的雜念,追求覺悟解脫。
這首偈頌主旨是勸人在修行中要堅持不懈地掃除雜念。其特點是用形象的比喻和直白的語言闡述禪理。在禪學文學中,它以獨特的方式展現了修行的過程和境界,對后世修行者有一定的啟發作用。
姬公負扆時,流言固多有。
東山久不歸,跋前且疐后。
乃其吐握心,靡替彌永久。
滄溟每納污,巨澤恒藏垢。
所以福履綏,慶流如川阜。
寄語遐征人,此義亦當剖。
曉起泥云屏,宿酒才醒。櫻桃紅褪竹光青。昨夜薔薇花上雨,隔著窗聽。
散步數芳馨,日上簾釘。檐牙殘溜一星星。愛惜玉池蓮葉底,長遍浮萍。
彤管助香奩,紅豆慵拈。西山爽氣上眉尖。金粉雕零王謝燕,飛入茅檐。
雨夢隔珠簾,云暖風纖。玉臺人老未應嫌。水殿鴛鴦阿閣鳳,何憂鶼鶼。
乍?回亭午,
云生葉葉低。
輕云將雨足,
侵入夕陽西。
步屟春風里,閑花到處香。
輕云過水濕,殘月下山涼。
路失遺樵辨,林深古寺藏。
扶筇能濟勝,潘岳鬢毛蒼。
勝士由來挽不前,
肯臨高興復翩然。
浮云可籋真天馬,
應笑駑駘走市廛。
晚妝欲罷,更把纖眉臨鏡畫。
準待分明,和雨和煙兩不勝。
莫教星替,守取團圓終必遂。
此夜紅樓,天上人間一樣愁。
乘云仙馭遠,出震帝圖新。
百辟瞻元宰,繁機仗老臣。
中天扶日月,拱極失星辰。
終始先朝遇,勤勞至沒身。
牯嶺街上稱繁盛,
士女摩登接踵行。
一食萬錢奚足怪,
中西百貨夸爭榮。
蕉衫槿帽。趁古水百折,花陰移棹。八九點鷗,引入仙源,香風繞。
乞漿崔護今番到。也迷卻、重門深杳。竹間楊外,紅情不斷,解迎人笑。
真好。苔行莎坐,拓耕屋只在、云根石杪。自有桃娘,挽櫻評柳,都休了。
收殘黃壟獐牙稻。便料理、秋磯蓑釣。醉眠船尾罾頭,醒來月小。
華發蒼頭,年年更變,白雪輕犯雙眉。六旬過四,七十古來稀。問柳尋花興懶,拈筇杖、閑繞園池。尊中有,青州從事,無意喚瓊彝。
人生,何處樂,樓臺院落,吹竹彈絲。奈壯懷銷鑠,病費醫治。漫道琴弦綠綺,游魚聽、山水誰知。盤洲怨,盟鷗閑闊,瘞鶴立新碑。
墓樹叢鴉鬧曉更,周遭小市簇孤城。
倒流水激魚兒上,過渡人稀艇子橫。
歸去詩情殊跌宕,春來酒量亦崢嶸。
個中便得江山助,可是工夫次第成。
情深不惜明珰解。淚珠還沁鮫綃在。云裊翠翹低。沈沈蕙思迷。
畫橋秋色淺,落葉重門掩。別久倍思量。錦衾初夜長。
波漲朱闌外,山明綺席前。
畫橈飛彩鹢,紅旆照清漣。
東閣隨開府,佳賓盡謫仙。
夕陽歸騎外,芳草綠綿綿。
上醫醫國豈無方,
讜論扶持弱必強。
屹若中流為砥柱,
男兒如此是真剛。
征行過孤壘,寂寞已千年。
馬病霜菅瘦,狐鳴古冢穿。
煙塵身欲老,金石志方堅。
零落英雄盡,何人共著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