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帥張傳之遣人來相致將以七言次韻答之三首 其三
媿無庭論發(fā)奇樽,閑放騷人大小言。
徐孺真能下蕃榻,孔公尚記出膺門。
赤霄覽德聊追鳳,滄海尋仙更踏鯤。
華發(fā)蕭蕭公健在,一將金奏洗哇繁。
媿無庭論發(fā)奇樽,閑放騷人大小言。
徐孺真能下蕃榻,孔公尚記出膺門。
赤霄覽德聊追鳳,滄海尋仙更踏鯤。
華發(fā)蕭蕭公健在,一將金奏洗哇繁。
慚愧沒有在朝廷上的高論能開啟奇思妙想,只能閑下來讓詩人說些大小不同的話語。徐孺子真能讓陳蕃放下榻來接待,孔公還記得走出李膺的家門。在高空中看到有德行的事物姑且去追逐鳳凰,到滄海中尋仙還要去踩踏巨鯤。您頭發(fā)稀疏但身體康健,用一場高雅的音樂演奏來洗去那些繁雜低俗的聲音。
媿:同“愧”。庭論:在朝廷上的議論。奇樽:開啟奇思妙想,樽有開啟之意。騷人:詩人。大小言:大小不同的言論。
徐孺:指徐孺子,東漢名士,陳蕃為豫章太守時,不接待賓客,只為徐孺子特設一榻,徐孺子走后就懸掛起來。蕃榻:陳蕃的榻。
孔公:一般泛指有名望的人。膺門:李膺的家門,東漢李膺名望很高,被他接待的人稱為登龍門。
赤霄:高空。覽德:看到有德行的事物。追鳳:追逐鳳凰,鳳凰是祥瑞之鳥。踏鯤:踩踏巨鯤,鯤是傳說中的大魚。
華發(fā):花白的頭發(fā)。金奏:指高雅的音樂。哇繁:繁雜低俗的聲音。
具體創(chuàng)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題看,是張傳之派人來邀約,詩人以詩作答。當時可能處于一個有一定文化交流氛圍的環(huán)境,詩人可能感慨自己的境遇,同時對張傳之有所期許或表達敬意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自身感慨及對對方的情感。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,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(yǎng)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詩詞創(chuàng)作風貌。
離宮疊島象瀛洲,飛蓋仍追鄴下游。樹里晴云迷畫舫,城邊春月吐朱樓。鯨鬐漸隱千年石,龍首新疏九折流。莫怪仲宣先辟席,諸君賦豈減應劉。
十里橫山帶藕塘,雞聲溪上曉蒼蒼。青蛾悄映荷花日,屬玉群飛菰米香。吳苑樓臺今古壯,越城簫鼓水云長。范園最是秋光美,甘菊留人不論觴。
庭前惆悵菊花殘,曉起不勝風露寒。萬骨煩冤埋劍外,九年離別憶長安。嗈嗈空羨蘇門嘯,寸寸同嗟蜀道難。試向玻璃江上望,漫天大雪一漁竿。
君住江南我江北,關河千里萬里隔。一朝振翮起翱翔,同逐春風游紫陌。是時英俊天下來,南宮角藝何壯哉。豈意主司濫收采,繆將寸木升崇臺。君持木鐸向溫邑,曾問士風解愁寂。我亦拜恩歸讀書,卻抵滎陽問家室。滎陽溫邑隔大河,相尋一葦曾經過。嚴親今歲官河內,往來擾擾如奔波。愛君特達好心事,一回相見一歡恣。夏館清談移晝陰,秋齋共宿發(fā)幽思。有時酌我金屈卮,我還荅以二鳥詩。醉來意氣覺奔放,生平肝膽何崛奇。近日分攜隔風雨,羈懷落落向誰語。行將跨馬過君家,寄聲為釀新秋黍。
飛鵬尺鴳計窮通,今古幽人一笑中。等是勞生浮大塊,誰能詭遇詫良工。書堪引睡聊遮眼,酒可祛愁勝作公。此意平章有同社,絕憐相望馬牛風。
守歲對寒燈,寒暄茲夜隔。儂作玉壺冰,愿君如松柏。
已佃深山數畝田,隨時耕種度流年。三間茅屋遮風雨,幾卷詩書學圣賢。忘性每同鷗鳥樂,謀生不為利名牽。心閑可作羲皇睡,明月清風適自然。
秋色無遠近,出門見寒山。卻羨雙飛鳥,天空任往還。
日晏下彤閣,復茲良燕歡。藹藹眾君子,華纓燦峨冠。嘉殽薦時蔬,清觴疾飛翰。鳴琴亦在御,披襟時屢彈。東山莫逾往,幽林靄遐觀。談笑穆清風,芳詞吐幽蘭。愿此樂終夕,佳會良獨難。
湖上鴛鴦飛一雙,人生最苦去他鄉(xiāng)。郎舟撞入荷花里,引蔓牽絲恨更長。
幽徑蜿蜓得月光,小塘沉寂正微茫。與子坐留山影里,一聲啼鳥一斟觴。月色蒙山似水流,使人更憶舊時游。茫茫萬里千山隔,冷冷雙來兩鬢秋。
霧氣初迎日腳開,春光偏傍柳邊回。寒暄消息何人會,十指今朝出袖來。草路無泥未有塵,城南城北總游人。不緣香火來山墅,孤負今年半段春。繞亭怪石小山幽,夾徑低枝壓客頭。幸自一來惟不早,梅花滿地訴春愁。未必錢園似翟園,翟園窠木最宜看。茂松亭下偏明眼,矮檜平鋪翡翠盤。
莫誇地久與天齊,偃蓋誰為樹下棲。更欲影連高頂上,龍蛇千尺動辰奎。
世說元龍空傲氣,誰疑扁鵲是良醫(yī)。閑來不吃皇家飯,截點流光做點詩。
魏苑芙蓉沼,梁臺脩竹園。徐陳游上國,枚馬托名藩。歌賦從容地,追隨優(yōu)渥言。病來謝賓客,歸去臥丘樊。巖穴仍招隱,風塵稍避暄。山疑七里瀨,水似武陵源。背渚排江閣,迎峰架石門。波瀾生枕席,彩翠落琴尊。鴻寶傳遺術,離騷念舊恩。秋風懷帝子,春草憶王孫。勝事幾人共,賞心千載存。相思隔云外,掛樹屢攀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