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杖投錢唐江
爾自黃源嶺,相從到上都。
扶持千險阻,策掖萬崎嶇。
鳳沼波應煖,龍門路不迂。
便須齊變化,霈澤濟寰區。
爾自黃源嶺,相從到上都。
扶持千險阻,策掖萬崎嶇。
鳳沼波應煖,龍門路不迂。
便須齊變化,霈澤濟寰區。
你從黃源嶺開始,就一路跟隨我到了京城。一路上扶持我度過無數艱難險阻,幫我走過萬千崎嶇道路。鳳凰池的水波應該是溫暖的,通往龍門的道路并不曲折。你應該和我一起變化,普降恩澤救濟天下。
黃源嶺:地名,具體所指待考。
上都:指京城。
策掖:扶持。
鳳沼:指鳳凰池,在唐、宋時指宰相所在的中書省。
龍門:比喻聲望高的人的門第。
霈澤:充沛的水分,比喻恩澤。
寰區:天下,人世間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歷經艱難到達京城后,有感于祝杖一路的陪伴,結合自己即將面臨的官場機遇,從而創作此詩,表達自己渴望在官場施展才華、造福百姓的心境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未來仕途的期待和濟世情懷。其特點是將祝杖擬人化,情感表達直接。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,但能反映當時文人渴望建功立業的普遍心態。
試問枝頭知未知,豈堪惆悵憶當時。洛陽簫管終難盡,只是人心有盛衰。
國學尚存幾大師,古今融會不阿時。對書一事堪稱樂,筆意清新健可知。
一心閑處忙,四體山行瘦。荒吹破夢歡,孤枕逼檐霤。山靈無好情,梅天多異候。主僧嗔客留,仆子呼天漏。云不十丈高,泥凡尺馀厚。縱有健馬驢,揮鞭豈能驟。
出城亦有山,春至樹蓊郁。雖不知其名,同此故鄉綠。微雨蒙天來,既下散而輻。及地成柔煙,游移變林麓。時復驚風吹,一剎去莫贖。謂非我鄉景,是我瞽無目。夭夭風樹搖,渰渰流水續。樹間一鳥飛,鳴鳴過水曲。今古不異春,南北同一曲。我欲舞新聲,古人扼我足。煌煌木棉花,迄未入我目。想像花開時,巨火向天燭。嶺南有奇寒,迨我來始撲。此體涼如冰,欲向骨中縮。
東風才解凍,農事已開端。田夫競力作,不獲須臾安。淵明于是時,亦豈容坐觀。日出負耒去,入夜乘牛還。寧不憚勞苦,要得逃饑寒。顧我獨何幸,雖知稼穡難。逢秋但一飽,此外了不干。回首視淵明,已是增汗顏。那堪萬事拙,只得長掩關。誦公穫稻句,倍為公興嘆。
常寄羲皇夢亦嘉,迷茫甲子數年華。心如皎月原無我,門有青山便可家。偶拓小園添菜把,恰臨流水種梅花。孫枝蹀躞隨行慣,已學涂鴉雁字斜。
嬴秦烈焰掩全齊,誰遣君侯更向西。關上月明關下路,英雄千古怨晨雞。
有欲情俱幻,無為道始尊。云眠散幽帙,青山月照門。
阿翁鬢發巳星星,游子何心更遠征。昨夜客?風雨冷,寒衣收拾寄行營。
山人卜筑城西郭,日日西山爽氣來。細雨濛濛丹磴濕,晴云裊裊翠屏開。階前蔓草穿書閣,石上松林覆奕臺。況有春湖可乘興,他時須作泛舟回。
三四奇峰傍短亭,一巖春色冠圖經。四時吞吐西江水,萬古森羅北斗星。日月馀輝通澗竇,煙霞微徑上青冥。嶺南惟此興王地,好與邦人作畫屏。
深水清且廣,淺水狹且濁。君子志高遠,曲士甘齷齪。聊且登我舟,舒此千里目。四野一何遠,河山間平陸。川原麥苗秀,蒼然多佳木。況與平生者,日夕相與樂。開襟彈素琴,綺弦和其曲。宣尼不言命,詹尹徒事卜。層霄奮長翼,修途騁高足。庶幾遠大志,久要義所勖。
紫氣函關客過迎,誰堪起舞應雞鳴。千年泰華東西色,萬里江河日夜聲。自是文章生骯臟,豈容吾輩聚崢嶸。尤憐奉使還徐干,金馬何心老帝京。
雪花四出剪鵝黃,金屑千麩糝露囊。看去看來能幾大,如何著得許多香。夢騎白鳳上青空,徑度銀河入月宮。身在廣寒香世界,覺來簾外木犀風。
珠簾綠纈紫葳蕤,小鳳頭軒花下移。長信宮前宣使急,平陽促馬赴瑤池。